第62章 滅元論【求追讀】
- 元末爭霸:從紅巾軍起義開始
- 妖精的小肥豬
- 2109字
- 2025-02-07 21:36:58
聽到劉福通的說話,老道也不生氣。
“不知小友是否愿意與我坐下來,找個地方好好說話。”,老道說話的時候很是客氣。
劉福通皺著眉頭想要拒絕,但又想起來來這老道,剛才說的話心里邊隱隱的對老道起了好奇之心,這老道怎么會知道自己造反呢?
“道長,您叫什么名字啊?我好歹也要知道您的名字吧,這樣才能和你一塊去找個地方聊聊啊。”
“老道我啊朱升。”
“朱升?”
劉福通在心里面默念這個名字幾遍,想了想這朱升怎么沒聽說話啊,也沒有淮西二十將和開國六國公里面啊,這就有些稀奇了,這朱升是何等人物啊。
其實(shí)不然,這朱升雖然沒有顯赫的身份,可是他的作用一點(diǎn)都不亞于劉伯溫,他后來成為了朱元璋前期重要的謀士,為朱元璋提出了九字方針,即向朱元璋獻(xiàn)“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為明朝建國和鞏固初期政權(quán)作出重大貢獻(xiàn)。
只不過令人感到不解,為什么朱元璋在開國之后,沒有給他封一個爵位,而是只給了他一個普通的官位。
“小友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只是一個喜歡在四方云游的道人,平時就喜歡看看書,研究一些兵法書籍之類,時間長了便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剛才見小友路過,身上貴氣非凡,我驚為天人,所以才喊住小友,想和小友探討一番,給你一些建議。”
這人想必也是一個非凡的人物,不如趁機(jī)與他處理好關(guān)系,自己手下雖然說是有不少猛將,但還是缺謀士。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光有猛將有什么用,還得有人為自己出謀劃策,這才可以呀。
于是他心中起了招覽之心。
“道長不如我們?nèi)フ覀€酒樓吧,在上面吃一些酒,說說話如何啊?”
“如此正好,我啊最近嘴饞的很,也想品嘗一些美酒。”
老道把地上的龜甲和銅板,都收拾了起來,裝進(jìn)自己肩膀上鏈兜。
“要不我們就去福來客棧吧,正好咱們那些兄弟都在客棧呢。”
徐達(dá)提議,想著首領(lǐng)為什么要和一位老道談天論地,還要和他喝酒,真是想不明白。
“好,就依徐達(dá)所言。”
劉福通很是爽快,當(dāng)即就領(lǐng)著老道和自己手下的幾個人,一起朝著福來客棧走去。
“小二,給我們來一個包間,我們要喝酒吃肉。”
劉福通沖著大堂,喊了一句,然后一位客棧的伙計(jì)說道:“好嘞客官,二樓有上好的雅間,我這就帶你們?nèi)ァ!?
小二在前面領(lǐng)路,眾人跟著他走到了二樓,這小二挑了一個非常好的房間。
“這位客官,這就是上好的雅間,周圍也沒有人不會打擾你們談話,不知這里可行。”
劉福通向兩旁的房間看了看,里面都沒有住人,確實(shí)是一個位置不錯的房間,就點(diǎn)點(diǎn)頭。
“等下送一些酒肉到房間。”
“好嘞客官,您就稍等,先聊著,我這就出去準(zhǔn)備著。”
小二順著樓梯下去了。
“道長請吧,進(jìn)房間咱們幾個慢慢說。”
“好!”
老道撫著胡須,走著四方步進(jìn)入房間。
剛一坐下,劉福通就火急火燎的詢問,“不知道長從哪里得知我的事情?”
“小友要說這件事,那可是巧了。”
“我那日正好在穎州城,然后就看到了你們對阿速巴的行刑。”
“看到了您的長相,所以就記了下來,之后又聽說你們所做的一些事情,老道我是心中大為佩服。”
“今日在泗州城見了小友,所以這才喊住小友,想要和你談?wù)撘环!?
“還請小友莫要怪罪,我在集市上和您說的話。”
“哦,原來是這樣啊,看來我倒是有些多慮了。”
正當(dāng)劉福通還要再說什么的時候,“小友送酒菜的人來了,莫要再說了。”
這時腳步聲從走廊外響起,一直到房門前停了下來。
“客官,您要的酒菜來了,不知道現(xiàn)在要不要上來。”
“快上來吧,不要墨跡了。”
門便被輕輕推開,那小二以及兩個客棧的伙計(jì),端了好些個酒菜放在桌子上面。
“好了,你們?nèi)齻€人可以出去了,我們還有事情要商量。”
劉福通擺擺手,于是那三位客棧的伙計(jì),都出去了順便把門給帶上了。
“道長請吧,這些可就是專門為您準(zhǔn)備的。”
老道也不客氣,就拿起桌子上的木筷。朝著面前的菜夾去。
雖然二人一直在說著一些話,旁邊幾位人這也插不進(jìn)去話,只能默默的聽著還不時的點(diǎn)點(diǎn)頭,以為自己聽懂了。
過了一個時辰,老道吃飽了。
“多謝小友的款待,剛才和小友只是說了一些普通的話,接下來還要說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小友以后想怎么辦?想要怎么樣擴(kuò)展自己的實(shí)力。”
“這……”
劉福通一時語塞,他只想過以后要打下泗州和瀘州府,擁有兩淮馬場,組建騎兵,然后和元軍接著打仗,之后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于是劉福通就把自己的想法,說給老道聽。
“小友有眼力,只不過光打仗還是不行。”
“小又應(yīng)當(dāng)奪取兩淮馬場后,扼住京杭大運(yùn)河,然后揮兵北上進(jìn)攻江南河北行省南部的一大塊區(qū)域,開放糧倉放出糧草,招募流民。”
“而后就不要再繼續(xù)北上了,揮師南下先在南方穩(wěn)住,攻占城池有了自己的基業(yè)以后,再慢慢做打算。”
“高筑城,緩成王,廣積糧!”
“此乃為良策。”
“如果是小友僅僅攻占了兩淮之地,有了自己的馬場,而沒有去扼住京杭大運(yùn)河,也沒有自己的基業(yè),要是分兵揮師北上之后,恐怕要一敗涂地啊!”
“根基不穩(wěn),沒有自己固定的基業(yè),怎么能與元軍的騎兵抗衡呢?”
“元朝之所以可以攻取南宋之地,是因?yàn)榻K宋一朝沒有了燕云十六州,而且也沒有大的養(yǎng)馬之地,根本就不擅長騎兵之戰(zhàn),這只能以步兵對騎兵,這是吃了很大的虧。”
“而終宋一朝,基本上在和遼金元三國對線,吃了很大的虧在騎兵上。”
“雖然他們打勝仗打的多,但是別人來去自由,打不過就跑,你步兵根本就追不上。”
“長此以往,兩軍懸殊只會慢慢就會加大,怎能不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