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昆侖山下紅綠姻緣

張輝,黃河岸邊的有志青年,1962年出生在黃河灘區一個名叫柳林村的小村莊,擅長繪畫,愛唱民族音樂的歌。1980年高中畢業之后,抱著對祖國的愛投入軍營的懷抱,被分配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昆侖山上保衛邊疆。

瑪麗莎,XJ維吾爾姑娘,一個維吾爾音樂歌手。XJ烏魯不齊人,1963年出生,民族大學音樂系畢業,中學音樂教師。

一次部隊中學元旦聯歡晚會上,二人組合演唱歌曲《雪蓮花》而結緣,走上戀愛之路……

到了談婚論嫁的季節,部隊批準了張輝的結婚申請。

一個元旦聯歡晚會上,部隊為他們組織了集體婚禮……

張輝和瑪麗莎演繹了一個民族大團結的浪漫愛情故事……

昆侖山!

雪蓮!

黃河!

長城!

綠水青山!

白雪綠草!

見證了一個家國情懷的愛情故事……

——題記

《昆侖山下的紅綠姻緣》

在華夏大地的廣袤版圖上,黃河如一條蜿蜒的巨龍,奔騰不息,滋養著沿岸無數的生靈;而在遙遠的西北邊陲,昆侖山巍峨聳立,像一座沉默而堅毅的守護者,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與戍邊的忠誠。就在黃河岸邊與昆侖山下,一段跨越民族、飽含家國情懷的浪漫愛情故事,如同一首悠揚的贊歌,傳唱在人們心間。

張輝,1962年出生在黃河灘區那寧靜又略顯貧苦的柳林村。村子不大,四周是一片片隨風搖曳的蘆葦蕩,黃河水的濤聲是村民們生活的背景音樂。自幼,張輝便展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他對繪畫有著獨特的領悟力,一支畫筆在他手中,仿佛能賦予萬物靈動的生命。他畫黃河的波瀾壯闊,畫岸邊勞作的鄉親,畫夕陽下錯落有致的村舍,每一幅畫都飽含著他對家鄉深深的眷戀。

除了繪畫,張輝還癡迷于民族音樂。那些悠揚的旋律,帶著濃厚的民族風情,總能讓他沉醉其中。閑暇時光,他總會站在黃河岸邊,迎著風,放聲高歌,那清亮的嗓音和著黃河水的潺潺聲,飄向遠方。1980年,高中畢業的張輝,懷揣著對祖國滿腔的熱愛,毅然決然地告別了熟悉的黃河岸邊,投身到了軍營的懷抱。他被分配到了祖國西北邊陲的昆侖山上,那里條件艱苦,高寒缺氧,常年被冰雪覆蓋,但張輝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他知道自己肩負著保衛邊疆的神圣使命,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關乎著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

而遠在XJWLMQ的瑪麗莎,1963年出生在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維吾爾族家庭。她自小就對音樂有著非凡的感知力,那維吾爾族傳統音樂里的熱情、歡快與深沉,仿佛是流淌在她血液里的音符。她常常跟著長輩們學習各種民族樂器,手鼓在她手中敲打出靈動的節奏,熱瓦甫在她指尖流淌出美妙的旋律。

憑借著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和出眾的天賦,瑪麗莎考入了民族大學音樂系,在那里系統地學習音樂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唱和演奏水平。畢業后,她成為了一名中學音樂教師,用自己的所學,將民族音樂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讓那獨特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將這兩個原本生活軌跡毫無交集的年輕人牽到了一起。那是一次部隊中學的元旦聯歡晚會,為了豐富戰士們和孩子們的文化生活,大家都精心準備了節目。張輝本就愛唱歌,在戰友們的慫恿下,他決定上臺一展歌喉。而瑪麗莎作為學校的音樂教師,自然也被邀請來參加演出。

當主持人報出張輝演唱的曲目是《雪蓮花》時,臺下的瑪麗莎心中一動。這首維吾爾族歌曲,承載著家鄉人民對雪蓮花的贊美與向往,它象征著純潔、堅韌和美好。張輝那略帶黃河邊口音的普通話報幕,讓瑪麗莎不禁好奇,這個來自遠方的戰士會如何演繹這首家鄉的歌呢?

音樂響起,張輝一開嗓,那醇厚而又飽含深情的歌聲便回蕩在禮堂里。他把對邊疆這片土地的熱愛,對像雪蓮花一樣純潔美好的向往,都融入了歌聲之中。瑪麗莎被深深打動了,她沒想到一個漢族戰士能把維吾爾族歌曲唱得如此有韻味。等張輝一曲唱罷,臺下掌聲雷動。這時,不知是誰在臺下起哄,喊著讓瑪麗莎也上臺唱這首歌,和張輝一起。

瑪麗莎大方地走上臺,她微笑著看向張輝,兩人目光交匯的瞬間,仿佛有一股電流穿過彼此的心間。音樂再次響起,這一次,兩人共同唱響了《雪蓮花》。瑪麗莎的歌聲婉轉悠揚,帶著維吾爾族音樂特有的靈動與熱情,張輝的聲音則沉穩有力,飽含著深情。他們的歌聲交織在一起,就像黃河水與昆侖山雪水的交融,和諧而美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了這充滿民族風情的旋律之中。

晚會結束后,張輝鼓起勇氣走向瑪麗莎,有些羞澀地夸贊她唱得好聽,瑪麗莎也笑著回應,說張輝唱得很有味道。從那之后,兩人漸漸熟悉起來,他們開始一起探討音樂,張輝向瑪麗莎請教維吾爾族音樂的特色和演唱技巧,瑪麗莎則好奇地聽張輝講述黃河邊的風土人情,聽他講那些兒時在河灘上玩耍、看著黃河落日的美好回憶。

隨著交往的增多,愛情的種子也在兩人心間悄然種下。他們一起漫步在昆侖山下的小道上,望著遠處終年不化的積雪,瑪麗莎會給張輝講雪蓮花的故事,講在那冰天雪地中,雪蓮花如何頑強地綻放,就像邊疆的戰士們一樣,堅守在這片土地上。張輝則會拿起畫筆,為瑪麗莎畫下她在雪山下的美麗身影,那一幅幅畫里,滿是他眼中的深情。

時光荏苒,兩人的感情日益深厚,到了談婚論嫁的時節。張輝懷著忐忑的心情向部隊遞交了結婚申請,他知道自己和瑪麗莎來自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但他更堅信,他們之間的愛情能夠跨越這些差異。部隊經過慎重考慮,批準了張輝的結婚申請,大家都為這對跨越民族的戀人感到高興,畢竟他們的愛情故事也見證了民族大團結的美好。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元旦聯歡晚會上,部隊為張輝和瑪麗莎組織了一場盛大而溫馨的集體婚禮。禮堂被裝飾得格外喜慶,紅色的彩帶、綠色的植物,交相輝映,寓意著紅紅火火的生活和充滿生機的未來。戰士們和學校的師生們都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幸福時刻。

張輝身著筆挺的軍裝,胸前佩戴著大紅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的目光始終追隨著身披潔白婚紗的瑪麗莎。瑪麗莎那美麗的面容在婚紗的映襯下愈發嬌艷,她的眼中滿是喜悅的淚花,手中捧著一束鮮花,那是戰友們從山下采摘來的,五顏六色的花朵,象征著他們多彩的愛情。

婚禮上,部隊首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稱贊張輝和瑪麗莎的愛情是民族大團結的典范,希望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為祖國的建設、為民族的團結貢獻力量。張輝和瑪麗莎手牽著手,莊重地許下誓言,無論生老病死,無論風雨坎坷,都要相伴一生,守護彼此,守護他們的小家,更要為祖國這個大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婚后的生活,有甜蜜也有磨合。張輝和瑪麗莎尊重彼此的民族習慣,他們的家成了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溫馨港灣。瑪麗莎會教張輝做維吾爾族的傳統美食,手抓飯、烤羊肉串、馕餅等,張輝則會給瑪麗莎講述黃河流域的傳統節日習俗,春節時,他們會一起貼春聯、掛燈籠,把家里布置得充滿濃濃的年味。

而在工作上,兩人也都各自努力著。張輝在部隊里表現更加出色,他不僅出色地完成各項戍邊任務,還利用自己的繪畫特長,為部隊創作了許多展現戰士們生活和邊疆風貌的作品,激勵著戰友們的愛國情懷。瑪麗莎則繼續在學校里培養著一批又一批熱愛音樂的孩子,她把漢族的經典歌曲也融入到教學中,讓孩子們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拓寬他們的藝術視野。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他們迎來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誕生,讓這個家更加充滿了歡聲笑語,也讓他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許。他們希望孩子能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成長,既傳承維吾爾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能汲取漢族文化的精髓,成為一個有擔當、有家國情懷的人。

多年后,張輝退役了,但他并沒有離開這片深愛的邊疆土地,而是和瑪麗莎一起,投身到了當地的文化交流工作中。他們組織各種民族文化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維吾爾族文化,也讓漢族的優秀文化在這里傳播開來。

昆侖山依舊巍峨,雪蓮花依然在冰峰上綻放,黃河依舊奔騰不息。張輝和瑪麗莎的愛情故事,就像一條堅韌的紐帶,將漢族和維吾爾族緊緊相連,他們用自己的生活詮釋著民族大團結的深刻內涵,用那份柔情似水又堅定如磐的家國情懷,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大家看到了在祖國這個大家庭里,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同譜寫著一曲和諧美好的樂章,為祖國的繁榮發展添上一抹絢麗的色彩。

他們的故事,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讓他們明白,民族大團結是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而家國情懷則是每個人心中最寶貴的財富,值得用一生去守護,去踐行。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扬州市| 藁城市| 彭阳县| 达拉特旗| 武穴市| 邳州市| 临泉县| 黔南| 仁怀市| 龙口市| 武清区| 和政县| 巴南区| 白城市| 南江县| 广昌县| 马鞍山市| 阳泉市| 邵东县| 房产| 肇州县| 邯郸市| 华坪县| 海阳市| 五河县| 马公市| 定襄县| 五莲县| 科技| 友谊县| 双流县| 同仁县| 佛学| 罗源县| 竹山县| 扶沟县| 淮南市| 遵义县| 罗山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