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還只是個孩子!
- 大明:戰神之子,俺享受享受咋了
- 說與東風聽
- 2101字
- 2024-12-26 00:00:00
第十八章我還只是個孩子!
常森身體一僵。
他身后的徐輝祖臉上血色霎時褪盡。
屋子里,朱元璋豎著眉,沉聲:“哪個小蟊賊,還不趕緊給朕滾出來,難不成想讓朕親自來請?”
殿中數位大臣紛紛回頭,往殿門外看。
常森扼腕,倒霉!
他咬了咬牙,站直身體,理了理衣服,整理好表情后,拉著徐輝祖邁著輕快地步子,眉開眼笑地往里走。
在眾臣詫異的目光中,徑直走到殿中,落落大方地跪下磕了個頭。
“常森磕見上位!”
聲音清脆,絲毫不像是做錯了事的。
朱元璋看到他時,眉角便是一抽。
等他抬起頭,故意板著臉,沉聲:“常森,你知不知罪。”
“罪?”
常森一臉迷茫:“敢問上位,我有什么罪?”
“哼,還敢不認!你偷聽朕與大臣說話,你想干什么?”朱元璋面色威嚴,一雙虎目凜然也瞪在常森,無形的壓力,在殿中散開。
一眾大臣悄悄對視一眼。
常森的余光中,捕捉到有人試圖出列。
但腳才邁起,朱元璋就抬了手去。
那只腳微微一頓。
猶豫片刻后,又默默收了回去。
龍座上,朱元璋放下手。
他依舊冷冷地注視著常森。
他在等常森的回答。
如果這個答案,不能讓他滿意,那今天常森這頓罰,是免不了的。
要不然往后誰都可以往門外一蹲,就開始偷聽朝事,那這大明還有什么規矩可言?他皇帝還有什么威嚴!
常森頭一歪。
滿臉不解。
“上位,我沒偷聽啊,我是聽說徐伯伯來了,想來見見他,誰知道就正好遇到上位跟各位大人談朝事。”
常森張嘴就來。
徐輝祖震驚側頭看向他。
欲言又止了片刻,默默收回視線,乖順著跪著。
假裝自己什么都沒聽到。
朱元璋給氣笑了。
這么說自己還冤枉他了。
不過……
朱元璋忽然想起,就在前幾天,朱標急匆匆地找到他,說云南的事。
對于云南,朱元璋一直抱著,能和平解決就盡量不要動武。
大明開國不過十多年。
百姓想穩定,朱元璋也不想輕易用兵。
可他派往云南的數名使臣,卻都被對方當場斬殺,還梟首示眾了。
朝中主戰派更是群情激昂。
但朱元璋心里依舊有些搖擺不定。
而朱標卻告訴他,既然云南不愿意降,那就打。
與其派使臣去白白送命,不如派遣軍隊,直接把云南拿下,徹底歸入大明。
當時朱元璋聽完,還驚訝了一下。
因為在此之前,朱標跟他一樣,都在猶豫。
誰知才過了這么點時間,朱標竟然想通了。
他詫異問朱標:“你為什么會有如此想法?”
誰知朱標竟然告訴他,說是因為常森說的一番話。
朱標甚至還學著說了一遍。
朱元璋當時聽完,覺得還挺有道理。
可……朱元璋看著面前這個十多歲的小娃娃,心里閃過濃濃的懷疑疑。
這些話,真是這小子說的嗎?
倒不是朱元璋不信朱標,實在是他不相信常森。
這小子惹是生非挺有一套,但學習……
朱元璋想想太傅告的狀他就頭疼。
就這,能說出這么見地的話?
朱元璋怎么想怎么不信。
今天正好也在商議朝事,不如試試他?
說干就干。
朱元璋神色一冷,目光沉沉地看著常森。
“常森。”
叫得常森心肝兒一顫。
他表面乖乖地“哎”了一聲,心里淚流滿面。朱元璋怎么還不放他走?
謊話他都編得如此有誠意了。
按常理來了說,朱元璋不應該笑罵自己幾句,就揮手將自己給趕走了嗎?怎么還突然變了臉色呢。難道自己剛才的謊言,沒編好,露餡了?
他正想著,便聽朱元璋繼續:“今日各位朝臣跟朕說,移民之策有傷農之根本,而且在移民過程中,不少百姓家離子散,還有不少百姓死于移民途中,讓朕中止移民,你覺得,這個建議如何?”
常森嘴角一抽。
這問題,是該問他的嗎?
他就是個小孩子啊!
這題超綱了!
“上位,這個問題……”
“答不出來就去太子那里領罰。”
常森拒絕的話,瞬間咽了回去。
既然不能不答,那就隨便答吧。
反正他答了就行。
他是小孩子,胡說八道很正常的吧。
常森兩眼一閉嘴一張:“我覺得……”
“瞎說也得去。”
朱元璋語氣幽幽,就這么看著他。
常森:“……”
常森瞬間抓狂。
這到底怎么回事啊?!
他沒暴露什么吧?
朱元璋為什么突然要他,回答這么不符合他年齡范圍的問題??
可事已至此,為了不受催殘,這題他還真得好好答一答了。
他低下頭,開始沉思。
大明第一次移民,始于洪武三年。
一直持續到永樂十五年。
歷經了數十年。
而原因么,無外乎中原人煙稀少而稀少,這其中,連年的事事,占了很大部分原因。當時中原的情況,說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都不為過。
再加上山西那邊因地利的原因,戰火并沒有燒過去,導致山西地區物資豐富。
又吸引了很多中原百姓,千里迢迢地舉家搬遷。
于是中原地區便形成了良田千里,卻無人耕種的情況。
在洪武十四年時,也就是今年,朱元璋又搞了次人口普查。
打開一看,不得了,山西的人口幾乎占了全國一半以上。
而中原都快沒人了。
這還了得?
而華夏本就是農耕大國。
這么多的良田荒著,那得損失多少資源啊?
所以移民就顯得勢在必行。
但是呢,這么一來,百姓就會被迫分離,更有死于移民途中的。
再加上這陣仗也挺大,朝臣與百姓反對也是正常。
常森斟酌著,以一副小孩子的口吻說道。
“上位,我覺得,移民還是得移,我聽說中原地區的良田很多,但現在都沒人種了,要是沒有百姓種的話,那我們吃什么?不過百姓從那么老遠的地方移過來,不知道要走多久,在途中肯定也會花不少銀子,這路費肯定要給點的,要不他們半路就得餓死病死。”
“親人被迫分離,那他們肯定不愿意啊,半路逃路的肯定也會有。還有沿途州郡的支持,以及目的地的接收與安置,我覺得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常森說完,滿殿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