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找人是件麻煩事
- 1980:我在書店當文豪
- 魚雨余玉
- 2009字
- 2024-12-23 18:41:50
晚上回去的時候,陳清如特意多交了兩塊錢,帶著一碗肉回家。
想著家里的父母親還沒吃飯,可不能只管自己吃肉,不給他們啊,多自私,他可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的貨色。
黃占秋兩人還在吃飯的時候,他就端上去一碗肉。
說道:“剛剛和舒慶雪出去吃飯,我給你們也打包一份回來。這國營飯店的紅燒肉最好吃。”
兩人真是愣了半秒,陳清如請舒慶雪出去吃飯,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證明兩人都開竅了。
黃占秋說道:“真是,你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吃了就行了,多帶回來一份多浪費,我們兩又吃不了多少。”
一人夾了幾塊嘗嘗,都覺得好吃。
不過黃占秋這人精打細算,留下來半碗,想著明天陳清如和陳建國上班的時候,給兩人一人加點肉在盒飯里面。
陳建國一個月的工資一百多點,因為是編輯,工資鐵定高啊!
不過出去保險外,余下一半,黃占秋都為了陳清如留著,畢竟想著多留一份錢,多給他一點保障。
兩人只有這么一個孩子。
……
不多說,張光年回辦公室兩天時間,把稿件大概的一些細節(jié)給摳了摳。
總的來說沒什么大毛病,但是文章一共十五處,是需要改一改的,老人家想了一會,越看越是如意。
畢竟看書的時候,總會下意識把作者本人,想象成為書中的主角高加林,想著這個小伙子也多半是一位愛學愛上進的青年人。
陳建國拿著一沓稿紙從外面走了進來,放在了張光年的桌子上面。
正好,張光年就有事找他呢。
因為上次,陳建國家里的事情,也找過他幫忙,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對于他家的住址有些熟悉。
問道:“哎!建國啊,我記得你家也算----街的吧?”
陳建國點點頭,說道:“是在那。”
張光年扶了扶眼鏡,這么說來也順路,不用自己特意去找了,便說道:
“我這有個稿子,剛好是這的,好像是--號,你去你那里看看?帶過去幫我給他吧。”
編輯的事情,陳建國都會做,審稿之后,就是讓作者修改一下。
不過光聽這位置不得了了,這不是他家嗎?難道是有人填錯了?多半是號碼填錯了吧。
當然這陳建國首先是不會想到一天天混在書店的兒子,畢竟這幾天他倒是沒有什么征兆,要說大部分人投稿之后都不會一聲不吭,何況有個編輯父親,不得找他修修改改?
他走過去接過稿子。
張光年繼續(xù)叮囑著,說道:“這是一位年輕有為的作家嘞!你見到了替我問好兩句,對了……”
陳建國看到了稿件上面,赫然寫下的筆名“如清”。
這就算是再怎么懷疑自己兒子,那干癟的肚子擠不出二兩墨,陳建國也覺得這板上釘釘了,這不算暗示,都是明示了。
難道真是自己兒子?下鄉(xiāng)改造三年,給腦子都修理好了?
真是神了。
這十幾頁的稿件,少說幾萬字,能過中篇小說稿,也側面證明了,陳清如是有些真實力。
陳建國腦子一直想著這些事情,稿費這種低俗的事情根本入不了他法眼,他更加在意,這到底是不是自己兒子寫出來的。
“好,主編,待會我拿回家找他說說。”
張光年點點頭,說道:“那行,你也忙,記得帶過去就行。對了,抽時間讓他過來一趟吧,我想和他聊聊其他事情,不過要是實在沒時間,你在家里和他商量一下也行。”
雖然不知道寫書的是陳建國的兒子,但是多半肯定應該是他鄰居,遠親不如近鄰嘛,張光年想著讓陳建國幫著忙說些話也更加輕松些。
畢竟陳建國幫忙辦事,出版后面編輯攔加個陳建國名字也無所謂,因為大家都知道主要還是張光年有含金量。
陳建國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面,頓時有些魂不守舍了。
作為老爹的他,當然在意這件事情了,想著回去問清楚,寫書這么久了,不告訴他一聲,連主編都有些看好,多半是真成了。
接著他其實也有些好奇這陳清如寫得什么。
……經過長達半小時的瀏覽,陳建國長舒一口氣。
嘖嘖稱奇了,這tm是我兒子寫的?
說實話,要說不激動也是假的,但是也是越發(fā)懷疑起來,是不是自己兒子給別人頂個名字的。
張平幾人見到陳建國捧著一份從張光年那里來的稿子,也是有些好奇。
畢竟這份稿子,來得珍貴,幫忙辦事,說不定還能蹭點名氣。
說著幾人瞧過來,問道:“陳兄,這稿子是主編的?”
“對,他改了兩天了,讓我順路回去帶給作者。”
“主編看上的稿子,是哪位大文豪的?”
陳建國說道:“這是位新人,應該沒什么名氣。”
說著更讓人感興趣了,幾個人圍過來,爭先恐后的要看看稿子,主編審閱的稿子在下一期當中肯定是占據(jù)主導位置的。
畢竟人是主編,有實力又有名氣。
幾人看完之后,莫不是驚覺寫得好,有人夸獎道:
“差點……真是的,早知道昨天我就拿這個稿子了,讓主編搶先機了,寫得真他媽好,真是人生反復無常啊!”
“建國兄,你們家隔得近,這不得把握住,主編這也是器重你。”
雖然大家嘴上是這么說,但是還是有些嫉妒的,新人作家,香餑餑,還是這么有前途的新人作家。
可是也不能明搶,但是指不定真讓他們認識了,鐵定是要去挖人的。
就算是被主編老人家看上了,但是主編這年齡沒幾年就退休了,之后要是能接過手,大家鐵定是開心的,當然陳建國就屬于最大的競爭對手。
陳建國聽著他們夸獎稿子,自己心里也開心,因為他認為這是在夸自己兒子。
張平不禁說道:“建國兄,運氣真好嘞!”
對于這些人的陽奉陰違,陳建國聽膩了,倒不覺得有什么了,他現(xiàn)在只是想著回家好好問問自己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