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講武天下,兩大宗師,韓慕霞的道不孤,精武體育會,中華武術社
書名: 祖宗崛起,從民國武圣到先秦人仙作者名: 孤方舟本章字數: 2052字更新時間: 2025-03-12 21:03:54
上海灘。
自大明開國以來,這座城市便一直是中華大地的重要通商口岸,開放包容,經濟發達,匯聚了世界各國的能人異士。
在武術界中,這里也是東西方交流最頻繁的地界。
每一年,都有無數高手,在這里打出威名。
也有更多的無名小卒,在這里黯然退場。
近百年來,東方式微,洋人的氣焰愈發囂張,各種私斗、擂臺、比武屢禁不止,在上海灘的街頭,每天都能看到有武人打斗。
尤其是近幾年,大明亡了之后,涌現出了越來越多所謂“格斗大師”、“世界冠軍”,說要以一己之力,挑翻整個民國武術界。
有俄國大力士,號稱能舉起半噸重的巨石,手撕巨熊,欲要在上海灘揚名立萬,挑戰八方高手。
卻被宗師強者“王自平”一拳打飛出擂臺,筋骨寸斷,藥石難醫,從此灰溜溜的逃出這座城市,再也不踏足東方。
有英吉利世界冠軍,拿下了九塊拳擊、格斗、摔跤的金牌,蔑稱東方人都是“東亞病夫”,要以一己之力,挑戰所有宗師。
宗師強者“霍元甲”憤而出手,廢除了先前不能動用指戳、足勾、撩陰等殺人技的規矩,兩招廢掉英吉利冠軍,橫掃西洋格斗界。
自此,一石激起千層浪。
俄、英、法、美、日,各國列強的格斗高手,自發的組成一個新的“八國聯盟”,欲要將民國武術界斬草除根,斷絕傳承。
而王自平、霍元甲等大師也主動站了出來,成立“精武體育會”、“中華武術社”等武術結社,廣收弟子,對抗洋人格斗界。
一個百家爭鳴,武道昌隆的大世,拉開了帷幕。
……
“爹!”
站在上海時疫醫院的門口,陳建昌剛一回來,便看到一個佝僂著背的身影,依靠在門診處前。
一年半不見父親,他老了許多,挺直的脊梁漸漸彎了,原本只有幾縷白發的頭發,也全白了,發絲變得稀疏。
他渾濁的雙眼,視力似乎下降了很多,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陳建昌的方向,只是聽到了兒子熟悉的聲音,便四處尋找。
一時間,陳建昌心中百感交集,鼻頭一酸,眼眶不由的濕潤了。
“孩兒不孝,回來晚了!”
陳建昌兩三步上前,二話不說,給了父親一個大大的擁抱。
他將腦袋放在父親的肩膀后面,不讓他看到自己噙滿眼淚的樣子,如今的他,已是一家之主,不能在父親面前落淚。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你母親惦記你,惦記的緊,你……快去看看她吧。”
感受到兒子寬闊的臂膀,陳昭德先是一愣,緊接著,便是顫抖著聲音,努力保持著平靜的語氣說道。
陳建昌能明顯的感受到,父親的聲音,已經不再復當年那般,雄渾,沉穩,充滿氣勢了。
他的嗓音中,氣音比實音更多了,聲音也變得更加蒼老,沒辦法在一口氣,說出一大段剛強有力的發言了。
“嗯。”
陳建昌壓住心底復雜的情感,將難過的淚水咽進肚子里,沒有和父親說太多煽情的話,便走進病房了。
男人之間的交流,不需要太多語言,一個擁抱,一個眼神,很多情感,便都在其中了。
……
歸國之后,陳建昌陪了家人一個月。
這一個月來,他除了基本的跑步、力量、平衡性訓練之外,沒有進行任何武術修煉或者實戰,將全部精力都放在陪伴家人身上,盡可能的多孝敬已經步入晚年的父母們一些日子。
當然,他現在的身份,還是“自強學堂”(現江城大學)講武社的學生,歸國的假期只有一個半月,這一個半月以后,還要完成學校的課業。
江大在上海灘這邊也有教師,他們在數日前曾找到過陳建昌,希望他以“講武社優秀學員”、“格林威治皇家學員榮譽學員”的身份,代表江大,與上海的一些體育類、武術類的結社和大學,交流學習一番。
“建昌啊,如今民國初創,百廢待興,武術界也需要許多的人才,以彰顯我中華之國威。”
“我聽格林威治那邊的教授說,你的軍事訓練科目全都是滿分,在格斗方面也加入了許多社團,甚至得到了一位前世界冠軍的真傳,實力不菲。”
“如今,我江大正是需要你這樣的優秀學員,來與上海的各個武術宗師交流學習,最好能讓他們看到我江大培育人才的能力,以方便將來請他們去江大講武,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啊。”
那一天,一位身穿中山裝,精神體面的中年男人,走進了時疫醫院,對著陳建昌如此說道。
陳建昌沒有直接答應他,而是說先要考慮考慮,待到假期結束之后,再給他答復。
“交流學習么……”
陳建昌翻閱著手中的報紙書籍,經過這段時間的閱讀,他已經基本搞清楚,如今上海武術界的大致情況了。
首先,在這片繁榮的大都會之中,武分黑白,道分中西!
白武術界,以兩大宗師“霍元甲”、“王自平”為首,這一批武者,興辦武館、武術學校、體育結社,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其中。
霍元甲宗師,擅長拳術,一手燕青拳打得爐火純青,擅長殺招,一旦出手,對手非傷及殘,是將“不表演,只殺人”這個正統國術理念,貫徹到極致的絕世高手。
王自平宗師,力大無窮,原是河北滄州人,后定居上海灘,擅查拳、彈腿、摔跤,兼通醫術,號稱“千斤神力王”,雙臂一揮,能將虎熊舉起,曾兩拳擊飛俄國大力士,神威無敵。
這兩位宗師,都是正兒八經的頂級強者,而且都貫徹了韓慕霞師父“力、術、意”三位一體的理念,身體素質,武術境界,武道意志,全都達到了很高的層次,實力強得一塌糊涂。
他們二人,開辦了“精武體育會”與“中華武術社”,門下學員成千上萬,其強身健體的“健體操”,更是惠及了更多街坊鄉親。
而這兩個勢力,便是江大希望陳建昌,去交流學習的兩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