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動員(八)
- 蒼穹下的帝國
- 逍遙山水間
- 2126字
- 2006-10-05 11:43:00
“老師,事情就是這樣的……”李云若講完了白天的全部情況,靜靜地等著大學士思考。
面對戰爭如此重大的時間,李云若當然要聽一聽被稱為塞里斯最有智慧的人的孔羽的意見,回到莊園還來不及洗漱,就立即來到了后院,請教正等著李云若回來的大學士。
大學士習慣性地捋了捋長長的胡子,如半睡半醒似的瞇著眼睛,頭發雪白的腦袋一點一點,如雞啄米。熟悉大學士的人都知道,這是大學士思考時的標準動作,與民間傳說的羽扇綸巾,風liu倜儻,漫步指點,談笑用兵的大學士完全不是一回事。
“國王這一系列的動作并不完全是驕傲自大或者故弄玄虛。”大學士猛然睜開眼睛,贊賞地笑道,“雖然弗里德里希二世從來沒有指揮過戰爭,也從來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宮廷陰謀,但顯然,溫莎諾威家族的男人天生就會陰謀詭計。”
“這怎么說?老師。”李云若急得坐立不安,連忙道。
“猴兒,給我坐直了。”大學士不滿意地喝道,“身為貴人,當正身立行修儀養德,看你的樣子,坐像都到哪里去了?”
“是,老師。”李云若被嚇得不敢亂動了,規規矩矩地端正坐姿,身體微微向前傾斜,略微低頭,擺出一副標準的諸侯禮賢下士的姿勢,這算是塞里斯繼承人的禮儀修養的一部分。
“關于國王的計劃,你想到了些什么?”大學士開始考起李云若來。
任何人在面對老師的考試的時候都是戰戰兢兢的,哪怕是所謂的首席畢業生代表也一樣,李云若沉思良久,才道,“國王這個計劃從紙面上講還是相當完善的,但很顯然,軍事行動不光是計劃那么簡單,軍隊指揮官的執行能力以及部隊的素質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但國王故意拋開圓桌會議大臣們來制定龐大的作戰計劃,他的目的何在?我想應該有諸多原因,具體下來,可能是國王自大的毛病與大臣們產生矛盾,以至于他一怒之下故意撇開了宰相等人吧……”
大學士慢條斯理地點點頭,“國王到底為什么作出違反常理的行為對塞里斯沒有關系,要去查清這個問題的關鍵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財富,我們沒有興趣花大力氣去查。但是,我們卻要預測國王的未來行動以及這個事件中隱藏的伏筆,這才是關鍵。”
“難道國王不是由于多年的和平生活以及德斯蘭的強大國力讓他自大到自以為全大陸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嗎?”李云若奇怪道。
“人性這個東西如同天地宇宙一般復雜而多變,我窮盡一生,也不過窺探皮毛。”大學士先感嘆了一陣,才慢慢道,“國王雖然自大,但并不妨礙他在某些方面冷靜地思考,我想國王在抽調塞里斯騎士團的時候,恐怕要插手塞里斯的繼承權問題了……”
“這個怎么說?老師。”在大學士面前李云若一直都感到很安心,臉色絲毫不變。
大學士倒是高估了李云若的定力,看到李云若臉色如常,贊許地笑笑,慈祥地道,“每當塞里斯被抽調軍隊參加外戰的時候,都是塞里斯內部的軍事力量最虛弱的時候,國王如果要對塞里斯的內部事務施加影響,顯然這是最佳時機。”
“老師,我不認為國王可以以此為憑借,就如您以前所說,塞里斯獨特的政治制度和權利結構并不能被國王所壓制,更何況,只要塞里斯騎士團仍然存在,就一直是相當有威力的威懾武器。”李云若不服氣道。
“你忘記了嗎?塞里斯現役軍人不能摻合到政治當中。”大學士搖頭道,“軍人可以有自己的政治選擇,但卻永遠不允許在退役前表現出來,這是塞里斯的鐵則,甚至是塞里斯繼承人的更迭這樣的事情也不能違抗塞里斯政治制度的基礎鐵則。你剛剛成年,也沒有太大的威信和功績,這是國王的唯一機會……”
“您的意思是,國王自以為可以壓制住塞里斯以達成目的嗎?”李云若猛然省悟道。
“國王的自大早已經是整個大陸都知道的事實,所以他一定認為世上沒有他不能得到的東西、不能完成的事情,如果一旦讓國王把對塞里斯繼承權的yu望擺到臺面上來,那么不管最后結局怎么樣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大學士搖搖頭,走到窗邊拉開歐尼式的百葉窗簾,靜靜地道,“我要立即回到塞里斯去……”
“老師……”。
“在上次會面的時候,國王口頭約好希望我下次能給他講解文學,但現在我只與他見了一面就回了塞里斯,這么一來,國王應該知道我對他的企圖有所察覺,如果他不能知難而退,我在塞里斯遠比在首都更有力。”
大學士猛然轉身,對李云若道,“你知道我為什么堅持血統純正的塞里斯人來繼承爵位?”
“塞里斯是塞里斯人的塞里斯,而不是德斯蘭的塞里斯。”李云若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不錯。”大學士猛喝一聲,然后緩緩道,“我們塞里斯人來自遙遠的東方帝國,韃靼人的入侵讓我們拋棄了家園和百姓,在海洋上流亡了三年多的時間 ,最終也只有不到三成的塞里斯人到達了這塊大陸。我們想要維持炎黃貴胄的血緣與文明,就必須要有獨立于歐尼人之外的東西。到底什么能夠維持獨立的塞里斯人呢?只有血緣與文化。”
“文化并不能完全區分兩類民族,因為不同的民族也可以有同樣的文化,所以接受同種思想或者表面上接受同種思想的人不一定會成為一類人,但血緣卻是區別不同民族的鮮明界限。”大學士顯然說得有些艱深了。
“是的,老師。”李云若下意識地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