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倒背,飯館爭辯
- 人生之路,從1984高考開始
- 歌琰
- 2020字
- 2024-12-25 22:21:15
一宿舍,四個室友。
剛開學,大家都不認識。
但是一個宿舍的熟悉的最快。
下午的時候,宿舍比較外向的一個室友馬宏聲把幾個人約起來一起去吃飯。
到了飯館后,點了一些菜,:“鄉土文學是不是要寫農村社會和農民生活。”
“濃郁鄉土色彩是不是鄉土文學的創作風格。”
“那也不一定,鄉土文學的創作精神是什么,是鄉愁!”
“鄉土文學不一定要有鄉愁,也不一定止步于鄉愁。不管什么題材,重要的都不只是情緒的宣泄,而是對生活本質的思考和表達。這才是文學的本質。文學創作不能剝離生活現象。
我再說一遍,鄉愁既不能執著于啟蒙意義,也不能執著于理論概念,你好好再去讀一遍沈叢文解釋民俗留存題意的小說,你根本就沒有讀懂他。”
飯還沒吃上幾口,幾個室友就吵了起來。高加林倒是沒怎么多參與爭辯,多吃幾口菜,這還是第一次在上海下館子。
“你說我不懂?我通讀過國內所有的中國經典文學,我可以倒背四大名著,我知道紅樓不光有樓還有夢,沒有夢林黛玉就不可能葬花,賈寶玉就不可能醒世。”
飯館服務員:“老板,那邊要打起來了。”
老板倒是坦然:“沒事,幾個學生,這樣的事以前,往年也經常發生。打不起來,放心,他們不會掀桌子。”
“你以為你讀本《浮士德》就了不起嗎。”
“《浮士德》當然了不起,歌德用一萬兩千一百一十一行詩寫了一本世界名著!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二十七場分五幕。全部沒有首尾連貫,但卻跌宕起伏張弛有度,形式各異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歌德是偉大的文學家!”
“偉不偉大不在于作品的長度更不能脫離現實生活。不能缺德。”
“你是強詞奪理,胡攪蠻纏。”
“你觀點荒謬,態度惡劣。”
文學系就愛吵,還沒有標準答案。都有自己的觀點主張。
不像理科啊,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過理科吵起來的事沒文科多也還是有的,當初還有很多的人質疑愛因斯坦呢。
兩個室友吵的是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室友馬宏聲:“你說你能倒背四大名著,我咋就不信呢,大話不是這么說的,四大名著加起來數百萬字,你能背?還倒背,滿嘴胡話。”
馬宏聲帶了個小背包里頭有幾本書還有一些文件資料:“巧了,我這里就有一本三國,你來背,我看看你是怎么倒背的,也不用倒背了。只要你能背出來,行,那我服你,剛剛你說的那些話我都服。”
高加林看了下自己這個能倒背的室友,他是不信的,倒背多難啊,光是讀起來都拗口,除非是他,數十萬字看一遍也能記住,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能做到的人,除非那個人也是穿越者有外掛。
高加林想著莫非自己這個室友當真是過目不忘的天才。
馬宏聲認真了,直接把書翻開了一頁:“你就背這一章,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倒背做不到,只是背誦的話,他能背上一些,的確熟讀了三國,讀了很多遍:“魏主曹睿令張郃為先鋒,與司馬懿一同征進......”
背了個七七八八,跟原文沒有一模一樣,很多是自己的話。
馬宏聲:“這也不對啊,你背的內容跟原文可差的遠呢。”
“馬宏聲,原文五十多萬字,你能一字不差的背出來!”
馬宏聲:“是你自己說能倒背的,如今又說這樣的話。也是的確沒人能全文背誦,老海,你能背出這么多已經挺不錯了。”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背下個七七八八。這可是幾十萬字的內容,海波實力還是挺強的。
室友海波:“可不是,你們誰能背,只要比我強,以后下館子我請,在學校吃飯我也包圓了。”
海波比較有錢,他家境好,這次下館子好幾十塊錢,本來說是四個人平攤的,但海波堅持這一頓他請,以后還下館子就aa。
聽到他要請吃飯,這里也能免掉幾百塊錢啊,高加林躍躍欲試:“別說,我還真行,四代名著我都背過。之前這些不都是毒草嗎,我小時候家里就有一本三國,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
三國我能背。
就背這一章,武侯彈琴退仲達。”
當即開始背誦了起來:“魏主曹睿令張郃為先鋒,與司馬懿一同征進;一面令辛毗、孫禮二人領兵五萬,往助曹真......”
一章好幾千字,一字不差的全給背出來。
馬宏聲對照著這本書,越聽越吃驚:“厲害!太厲害了,真的是一個字都沒差。高加林,你這是怎么辦到的,太厲害了,壓根不是人能辦到的嘛。”
海波雖然沒有看書,但他對三國的了解,知道高加林比他背的好太多了,他是真服氣。
馬宏聲:“海波,你剛可是放出話去了,以后高加林的伙食可全歸你包了。”
“當然,一口唾沫一顆釘,我說到做到。加林,跟我說說,你究竟是怎么辦到的。能記住這么多的內容,有沒有什么好法子。”
高加林:“就是看的多,小時候書少。圖書館的書都上了封條不允許看,家里就那么幾本書,三國我看了好多遍。
少說一點,大家吃菜吧。都說話去了,這菜都沒怎么動過,可不浪費了嘛。”
另一個室友:“咱們也別討論什么《浮士德》還有鄉愁了。咱就說說經典文學,就說這個三國,武侯彈琴退仲達。
我要是司馬懿,諸葛亮非當俘虜不可。第一,我命令弓箭手亂箭齊發,你說諸葛亮他不陣亡也要受重傷。
第二,我就命令司馬昭帶一個尖兵連進城去看看。先把諸葛亮拘捕起來,你說他往哪兒跑。”
馬宏聲:“是,司馬懿太謹小慎微了,這么好的戰機都沒有抓住。還是諸葛技高一籌,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