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破曉的堅守與溫暖
寒冬臘月廿四,破曉之際,凜冽的北風“呼呼”地咆哮著,如冰刀般割著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窗戶被吹得“哐哐”作響,好似在抗議這嚴寒的天氣。我在冰冷的被窩中,正與周公對弈,手機鈴聲驟然炸響,“叮鈴鈴——”打破了這難得的寧靜。電話那頭,一位車主焦急地喊道:“師傅,我的電動踏板摩托車真空胎扎了,就在金色維也納 8棟東門這邊,我著急上班,您能快點來不?”我瞬間清醒,翻身而起,應道:“別急,10分鐘準到!”
剛接完這個電話,還沒緩過神,電話鈴聲又急促響起,在這寂靜寒冷的房間里顯得格外刺耳。接通后,對方問:“你是修車的嗎?”我著急地回道:“什么事抓緊時間說來,我忙著呢。”沒想到他卻來了一句:“你沒工夫就算。”大清早的,這話說得真讓人有些惱火,大家都在為生活奔波,怎么就不能互相體諒一下呢?(哎,生活不易,大家都難免有些急躁情緒,只愿多些理解和包容吧。不喜勿噴,我只是個在寒冬中努力討生活的平凡修車匠,有時候說話急了些,也請大伙擔待。)但也沒時間去計較這些,畢竟還有車主在等著我去修車,不能誤了人家上班的大事。
簡單洗漱后,我披上那件滿是補丁卻無比保暖的軍大衣,拎起沉甸甸的工具箱,踏出家門。“嘎吱——”門軸轉動的聲音在這寒冷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清晰。清晨的街道空寂無人,狂風裹挾著雪花肆意飛舞,昏暗的路燈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發(fā)出“滋滋”的微弱聲響,勉強照亮我前行的路。我騎著那輛半舊的電動三輪車,車后是自己焊接的封閉式貨箱,里面裝滿了修車的家伙事兒。盡管寒風穿透衣物,凍得我骨頭生疼,牙齒也“咯咯”打戰(zhàn),但我滿心想著盡快趕到車主那里。
不多時,便到了目的地。車主在車旁來回踱步,腳下的積雪被踩得“咯吱咯吱”響,神色慌張。我迅速蹲下,雙手在冰冷的工具中熟練地翻找,開始拆卸扎破的輪胎。“叮叮當當”,工具碰撞的聲音在寂靜的小區(qū)里回蕩。仔細查看后,發(fā)現破損處有兩處,且都不小。我深吸一口氣,決定先打自補膠,再用膠條加固。我小心翼翼地將自補膠注入輪胎,眼睛緊緊盯著膠液的流動,確保均勻覆蓋每一處縫隙,只聽到膠液“滋滋”流入的聲音。接著,拿起膠條,精準地扎入破洞,用力嵌入,反復檢查確保牢固。
修完后,我騎上電動踏板摩托車試了一圈,電量顯示正常,車輪轉動平穩(wěn),剎車也靈敏,電機發(fā)出“嗡嗡”的平穩(wěn)運轉聲,一切正常。車主滿臉堆笑,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那笑容仿佛能驅散這冬日的嚴寒。他興奮地跨上摩托車,輕輕轉動右手的電門,車輛緩緩啟動,“突突突”的電機聲在寂靜的清晨格外清晰,好似在宣告它重獲新生。車主雙手穩(wěn)穩(wěn)地握住車把,身體微微前傾,眼神中滿是對我的信任與感激,說道:“師傅,您這手藝真是絕了!這大冷天的,要不是您,我今天上班可就麻煩大了。這電動的車子壞了,我還擔心不好修呢,沒想到您這么快就搞定了。”我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笑著說:“這次給你優(yōu)惠,別人光扎膠條就得 10塊,加上自補膠得 30塊,我就收你 20塊,大家都不容易。”車主連忙掏錢,連聲道謝:“師傅,您真是好人,下次還找您!”我接過錢,收拾好工具,踏上歸途。
一路上,風雪依舊“呼呼”地刮著,但我的心卻暖烘烘的。雖生活艱辛,可在這寒冬的清晨,能用自己的手藝幫人解決難題,讓我深感這份工作的價值。遙想當年,初出校園的我迷茫無措,偶然看到修車師傅妙手回春,便毅然投身此業(yè)。這些年,風風雨雨,有過艱難,亦有溫暖。我知道,未來還會有無數個這樣的清晨,我會堅守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用雙手為人們的出行保駕護航,因為這是我一生的熱愛與執(zh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