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的修車時光
在金湖縣牌樓公寓的小區(qū)內(nèi),老張那輛特制的電動三輪車修車攤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車身后方是一個封閉式的貨架,里面滿滿當當,各類車胎、嶄新的發(fā)電機、嗡嗡作響的氣泵以及五花八門的修理工具應有盡有,雖然略顯擁擠雜亂,但對于老張而言,這一方小小的空間就是他的“魔法修理間”。
老張,這位被歲月雕琢過的修車匠,臉上的皺紋如同小區(qū)斑駁的外墻,雙手粗糙且布滿傷疤,那是他與修車事業(yè)長期“磨合”的見證。可他的眼神卻總是透著一種篤定與專注,仿佛每一輛故障車在他眼中都是亟待喚醒的“睡美人”。
這天清晨,天色陰沉,寒風似冰刀般割人。老張裹緊那件舊軍大衣,騎著他的“百寶箱”三輪車來到小區(qū)常擺攤的角落。剛停下,一位老主顧就匆匆推來一輛自行車,焦急地說:“老張啊,我這自行車真空胎的外胎和鋼圈裂了,急著上班,您幫忙看看!”老張連忙應下,將車放倒開始檢查。
他蹲在一旁,目光緊鎖故障處,嘴里嘟囔:“咋回事呢?”接著從貨架上翻出扳手,蹲下身子拆卸輪胎。盡管雙手被凍得微微顫抖,可擰螺母的動作依舊精準熟練。卸下破裂外胎后,他仔細摩挲鋼圈,查找損傷,還不時轉(zhuǎn)動鋼圈,嘴里發(fā)出輕微聲響,似在與車交流。
寒風吹進衣領,老張打了個寒顫,但手上的活兒沒停。他找出砂紙打磨鋼圈,動作輕柔細致,隨后拿起新外胎,小心翼翼地安裝,再用氣泵打氣,邊打邊按壓感受氣壓。
就在老張專注修理時,突然被撞了一下,身體前傾,一腳踢飛了扳手,扳手從 20棟滑到 22棟。老張起身拍拍灰,無奈苦笑。
修好車后,老張讓車主取走。他回家簡單吃了幾口飯,稍作休息。下午,一輛造型奇特的中東款腳踩三輪車被推來,零件難找,老張圍著車反復查看,雙手沾滿油污。剛弄完,又得知小區(qū)廢棄層有輛車待修,他毫不猶豫收拾工具前往。廢棄層陰森,車也破舊,老張卻毫不在意,專注檢查問題。
天色漸暗,老張鎖好三輪車,拖著疲憊身軀回家。昏黃路燈拉長他的身影,這一天忙碌充實,老張守著他的移動修車攤,堅守著生活與手藝,歲月漫長,他的故事仍在這小區(qū)里繼續(xù)書寫著。《修車結善緣,情暖戴樓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