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糧食乃是爭霸命脈

“你也聽到了,昨夜大都督將鄴城交給我看管,我呢,想了一夜,很多事情我也并不擅長,但將糧草分門別類儲存,還是可以辦到的。”

“你人既年輕,又有頭腦,不妨就把鄴城的糧草儲備都計算清楚。”

“不只是要記,你還要身體力行,親自到鄴城的各大糧倉去查看,要求糧倉把征收上來的各種糧草都按照門類,分別儲藏,比如,稻、谷、黍、椒、雜豆,你要做到心中有數,還要敦促各大糧倉改變儲藏方式。”

“孝徵,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辦好了,則一統中原大有可望,辦不好,便是你的無能!”

“打仗,打的就是糧草,如今都下的糧草已經十分充足,但管理不善,亟需改進。”

“你明白嗎?”

楊愔這一次的表態是極為嚴肅的,而且也只是面向祖孝徵一個人,楊愔身為吏部尚書,雖然還沒有做上仆射,但也是執掌了朝廷選賢任能大權的男人。

平日里,祖孝徵早就有意巴結,只是礙于楊愔根本看不起自己,也就罷了。

楊遵彥日常目中無人,但疏遠祖鋌也確實是有他的理由,誰讓祖孝徵他自己,手腳不干凈呢?

如今,楊愔對他委以重任,自然沒有不接受的道理,他連連稱是,雖然還沒有想到,楊愔為什么要關心這樣的小事。

但祖孝徵卻沒有心思計較這種小事,從今往后,他可就算是改邪歸正了!

楊尚書這條大粗腿,算是緊緊抱住!

明珠沒有蒙塵,都是楊尚書的功勞啊!

說干就干,祖鋌雖然白發滿頭,卻還是個年輕人,干勁一起,便是個急如星火的性子。

只見他大步流星的跳上了馬車,一個彈指的功夫,那還在歇息的車夫,就被他催動,向著祖宅揚長而去。

馬蹄踏過,煙塵騰起一片,楊愔在那迷蒙的煙塵當中,無奈的搖了搖頭。

“又沒有老虎追他,著什么急?”

身上的袍服明明還很干凈,楊愔還是忍不住抖了幾下,明明刻意回避,然而,崔季舒噩夢般的聲音還是追命一般的響起。

“楊遵彥,你說的好聽!”

“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么要求我?”

叔正兄他還真是……

本性難改啊!

楊愔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

“李庶為什么經久不得調?”

“魏收又為什么頻頻有美授?”

“楊遵彥,在這鄴宮的朝堂之上,若論排除異己,嫉賢妒能,我崔季舒充其量不過是排在第二。”

“你楊遵彥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

這……

崔季舒的指責,令楊愔咋舌,這個老崔,打人不打臉,他怎么能往別人的肋骨上戳呢?

李庶、魏收,每一個名字都是響當當的,在楊愔這里掛著號的。崔季舒寥寥數語,便把楊愔打造成為夸夸其談的偽君子。

在這高家的朝廷上,楊愔在為人處世上是個什么德性,崔季舒看得清清楚楚。

一語道破。

李庶、魏收,這都可以算是楊愔排除異己的典型案例。

李庶官職并不算高,但因為剛直不阿,深受楊愔的排擠打壓,庶既意不能平,又善于清談強辯,自然不會被楊愔摧折。

于是就在主客郞的位置上耽擱多年,而魏收,便是楊愔任人唯賢的正面教材。

魏收是有才華的,而且,一直和楊愔交好,楊愔總是把他能夠控制的好差事送到魏收的面前。

這讓很多和魏收不協的大臣,耿耿于懷,常常指責楊愔:選官猶如菜場挑瓜。

崔季舒是辦不了多少正經事的,只從今天的表現,楊愔就已經可以確定這一點。

楊愔和祖珽談論的,乃是國之大事,糧食,乃是霸朝之命脈,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維持境內百姓的生活,皆是必不可少。

然而,長久以來,高家控制的朝廷以下,各大主要糧倉的管理卻是一塌糊涂。

高家的諸位皇帝,對于糧食的認知,只是停留在夠吃夠用的階段,沒有就要去搞。

不管是種出來的,還是搶來的,只要是保證夠用就行。

所謂糧儲的制度,按照歷史記載,被高家注意并且關照到的時候,已經是高湛當政的河清年間。

距離現在都已經過了十幾年,而且,那個時候的北齊地盤本來就已經危如累卵,就算是整治糧儲制度,也無法為前線提供更多的支援。

但現在是武定七年,高家還沒有稱帝,一切還都有時間。畢竟,就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北周的糧儲建設也還沒有建立起來。

以北周為起點,建立起的府兵制,就是非常適合古代生產生活條件的一種兵農聯合作戰體。所謂的屯兵也就是府兵,便是建立在倉儲的良好運作之上的,北齊這邊,雖然經濟較為發達,但鮮卑為首的胡人,相當的強勢,他們作風粗狂,對細部的問題很少關心。

而且,這些跟隨高歡起家的鮮卑人,他們幾乎是從沒有過過苦日子的,只知道揮霍。

這和開局苦哈哈的北周眾人有鮮明的差別,正是因為窮,所以才更珍惜,做事才更認真。

從風氣上來講,北齊這邊的官員雖然也不乏能人,但他們紀律性,嚴肅性,實在是太差了。

他們承接的,都是魏末那種奢靡、放蕩、混亂的格局,也并不認為這有任何的不對。

只看高家的這些作死方式花樣百出的皇帝就知道了,他們自己就很淫亂,又怎能整肅朝綱?

他們自己就嗜酒成性,又怎能節約糧食?

要知道,在古代釀酒可并沒有那么容易,統治者們都知道,釀酒要耗費大量的糧食。

所以,酒水品種繁多,供應充足的朝代,往往也都是公認的強盛王朝。

反觀北齊……

皇帝們從上到下都嗜酒如命,沒有一天能離得開這瓊漿玉液,既然他們自己都如此,那么,上行下效就別打算民間會節省糧食,用在填飽肚皮上。

越來越多寶貴的糧食被浪費在釀酒這項事業上,軍糧的供應就會出現問題。

更可笑的是,一切的問題的根源可能還都是因為地盤不夠大,如果地盤夠大,就可以有很充足的糧食供應。

管他釀酒還是做醬,向浪費多少,就浪費多少,富富有余。

可想要打下更多的地盤,那就要兵強馬壯,首先要讓人和馬都吃飽,這就需要更多的,更豐富的糧食供應。

轉過頭來一看,都浪費在釀酒上了。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沒得救。

只歷史記載的北齊皇帝,高澄、高洋、高湛這幾個人全都是杯中好友,不能有一日離得開酒。

再加上,北齊的皇帝都有個遺傳性的殘忍好殺,不是殺大臣,就是殺自己人。

總歸這手里的刀是一刻都停不下來的。

這樣殘忍好殺的朝廷,如何能夠讓文臣武將們都一心一意的為你拼命?

更何況,你也根本就留不住人,都被你殺掉了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屏南县| 辽阳市| 太仓市| 天峨县| 顺义区| 淅川县| 抚宁县| 象州县| 湖州市| 平湖市| 日土县| 木兰县| 新宁县| 苍南县| 北京市| 夹江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万盛区| 衡阳市| 门头沟区| 东乡族自治县| 始兴县| 都匀市| 嘉鱼县| 黄浦区| 恭城| 阳曲县| 遂昌县| 三原县| 临颍县| 岳池县| 连州市| 银川市| 仁布县| 海原县| 建阳市| 永定县| 中宁县| 丹阳市|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