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開始,王威兩人還擔心八百俘虜被李世民收服。
那么現在,他們反而更想看到,李世民答應俘虜的承諾無法兌現的后果。
八百俘虜的背后有多少老人暫且不知,預估一百那樣子,就是一大筆錢糧開支。
還有八百俘虜的背后小孩肯定是少不了,不說八百肯定也有四五百,怎么教他們讀書識字?
洛陽紙貴,一書難求,教導小孩讀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李世民胸有丘壑,將張三五人一一扶起:“既然你們被選為代表,定也是有些令人服眾的地方。”
“我為你們這支軍隊命名為玄甲軍,你們五人暫為校尉,回去之后說明所以,依舊不愿投降于我的,留下名單交給我。”
張三五人恭聲應是,退出營帳。
李建成這時關心道:“二郎,你許出那般條件,萬一后續他們鬧事怎么辦?”
李世民淡淡道:“把要求實現,他們就不會鬧事。”
李建成張張嘴,如鯁在喉。
王威說道:“二郎真是豪氣,為收服八百俘虜下如此血本。”
高雅君接著道:“也不用和唐公商議了,我們兩個就可以決定,這批俘虜歸你將軍府了。”
“還有,我們得提醒你,將軍府的待遇不得對外宣布,影響其他士兵的心態,我們拿你是問。”
待遇太高了,天下任何軍隊都無法實現。
也就只有八百俘虜,咬咬牙應該能堅持下去,但著實是不值得。
李世民淡淡道:“謝謝兩位留守,我將軍府尚未落地,玄甲軍留在軍營沒關系吧?”
贍養老人是張三他們提出的,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但是同樣會讓他們更加忠心。
至于教育小孩讀書識字,李世民則是看得更遠......這是世家的天下,世家才是這個天下的主人。
隋煬帝雖然殘暴奢靡,但很多政策也是為天下百姓著想的,比如科舉、修靈渠,何曾不是千年大計。
但因為侵犯了世家的利益,在世家的宣揚下,現在全天下的百姓都覺得隋煬帝是暴君,為隋朝賣命的都是隋狗。
太宗登基之后,也是經常受到世家的制衡,天下無非世家之人可用,科舉積累直到武則天臨朝才稍微改變,直到黃巢天街踏進公卿骨真正才結束。
“沒關系。”
“不過明天開始,他們的吃喝還請提供。”
兩人都沒意見,他們還擔心李世民現在沒有地方安置他們,在城中鬧事呢。
營帳外喧鬧聲響起,宛如菜市場的大媽大爺在殺價,持續了半個時辰那樣子,才終于消停。
張三幾人再次進來,表示所有俘虜都愿意投降。
李世民頷首,起身走出營帳,來到玄甲軍面前。
和一開始相比,他們的精神面貌顯然是變化了很多,也不再是站無站姿。
“從今天起,你們就是玄甲軍的人員!”
李世民站在高臺上,目光掃向他們:“而我,李世民,將會是你們唯一的將軍!”
“除了我和我的命令,你們不用聽取任何人的命令,不用聽取任何文書的調動。”
俘虜們嘩然,一個個交頭接耳。
“肅靜!”
李世民臉色一沉。
雖然不是立即消停,但八百俘虜也是慢慢安靜下來。
“我再次向你們當面承諾,在玄甲軍的將士,家里六十歲以上的父母、爺奶,將軍府負責贍養,安排住所,每天兩頓飯,每個月至少一次肉。”
“家里有小孩的,五到十二歲的,選出一個由將軍府教育讀書識字。”
話落,俘虜們再次嘩然。
“肅靜!”
李世民又是一次大喝。
這一次安靜得比上次快速許多。
“以上承諾,只要我李世民活著,都會有效。”
李世民大聲道:“但是,落實政策都需要時間,我需要一個月來準備。”
建房子給那么多老人居住,一個月的時間還算是短的。
“將軍威武!”
不知道是誰大喊了一聲。
緊接著,八百俘虜皆是緊跟其后大喊。
“將軍威武!”
聲震九霄,整個軍營都聽到。
各處訓練的士兵都紛紛望向這邊,好奇發生了什么事。
王威和高雅君兩人冷笑連連,現在多輝煌,一個月后就多落魄。
李建成面無表情,只是望著李世民的背影。
李世民從高臺上下來,將張三幾人叫到一邊,讓他們這段時間帶領好他們,不得鬧事。
出了軍營,眾人返回留守府。
劉文靜等人已經離開,李淵正在辦公。
得知李世民許下的條件后,李淵驚得站起身。
“二郎,何故如此冒失?”
李淵滿臉擔憂。
他知道李世民大概有多少家底。
隨他到太原就任,因為吃住不用李世民操心,李淵也就沒給過多少錢李世民。
前不久長孫無忌還找過他,給一個叫張萬歲的買一座五進五出的大宅子,一開始還說要借點錢,后面因為隋帝賞賜,這才沒有借。
隋帝雖然賞黃金萬兩,但那不全是純金啊,十有八九都是黃銅,值不了多少錢的。
“唐公放心,我自有打算,不會讓你難做的。”
李世民淡淡道。
“生子當如李二郎!”
高雅君笑呵呵道:“二郎不是魯莽的人。”
王威在一旁難得沒有陰陽怪氣,夸得讓人舒服,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們心底不看好。
李淵很擔心,但王威和高雅君兩人也在,不好多說其他,只是連連嘆息。
李建成見狀,安慰道:“爹莫憂,大不了我們一個月后為二郎兜底。”
李淵點點頭:“也只能先如此了,哦,對了,二郎開將軍府的事,兩位留守怎樣說?”
既然收服了俘虜,那肯定是默認了開府。
但默認是一回事,當眾肯定又是一回事。
作為父親,李淵不可能讓兒子留下這么一處污點的。
高雅君的笑容淡去了許多:“我沒意見,唐公起稿吧,我會簽署的。”
王威的笑容直接就沒了:“雖然玄甲軍不歸留守府調動,但二郎歸留守府調動,我沒意見。”
李淵當場就讓記室擬稿,表示有多不容易等等,然后三人簽署,蓋上三人的大印,發往隋帝。
眾人離開,消息也隨之被傳出去。
一時間,劉文靜等人都得知李世民開府,收服八百俘虜,成立玄甲軍。
但是眾說紛紜,很多人不看好,甚至揚言李世民遲早會被俘虜們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