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中國平衡發展指數理論方法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從滿足“物質文化需要”到滿足“美好生活需要”,從解決“落后的社會生產”問題到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適應了我國發展的階段性要求,體現了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和與時俱進的發展觀。為了做好中國平衡發展指數的編制工作,我們重點從社會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出發,廣泛搜集和梳理國內外相關指數的研究狀況,在學習、研討和借鑒的過程中形成中國平衡發展指數的編制思路。

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看,相關的指數研究主要圍繞如何綜合評價生活水平展開,且國內外學者常常采用“民生”“福祉”“幸福值”“生活質量”等概念進行定量評價和分析。目前,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GDP指標的局限性,逐漸淡化了以單一產出指標直接評價生活水平。不過,由于其復雜性,對于如何設計超越GDP的綜合測度工具,不同學者的理解莫衷一是,評價的出發點也千差萬別,由此產生的指數不計其數。從國際上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制的人類發展指數(1)、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編制的美好生活指數(2)、社會進步協會編制的社會進步指數(3)是超越GDP的發展測度的代表性研究;在國內,圍繞總體發展或某一特定領域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數同樣不勝枚舉,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民生指數研究”課題組編制的中國民生指數(4)、國家統計局編制的小康指數(5)、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生發展報告”課題組編制的中國民生發展指數(6)、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評價中心編制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發展指數(7)等。

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角度看,學者通常不是直接以不平衡或不充分的字眼開展研究的。較為常見的是針對收入分配、教育、醫療等領域的不平等問題的統計研究,他們一般采用基尼系數、泰爾指數、貧困指數等不平等測度方法對相關問題展開測度和分析。此外,還包括一些針對性別問題的研究,如性別不平等指數、全球性別差距報告(8)等,以及針對領域之間發展不均衡的指數,如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測度研究(9)等。

綜合來看,相關的指數研究在測度目標和評價方式上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們認為大致可將其分為三類:一是直接的發展水平測度,比如人類發展指數、中國民生指數等;二是不平等程度測度,比如側重反映收入分配領域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貧困指數、基尼系數、泰爾系數等,又如性別不平等指數、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和美好生活指數框架下的不平等測度等;三是考慮不平衡因素的發展水平測度,可見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人類發展指數基礎上建立的經不平等調整的人類發展指數。

需要指出的是,國內測度發展水平的眾多指數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對發展充分性的衡量,但很少能夠兼顧對平衡性的衡量,不足以反映社會主要矛盾及其變化。而少數幾個國際指數盡管在編制過程中考慮了發展不平衡(或不平等)因素,但其評價體系的設計往往傾向于針對西方發達國家,不適用于反映我國現階段實際情況。這意味著,現有的指數或是沒有考慮發展不平衡問題,或是即便考慮了但不具有適用性。鑒于此,中國平衡發展指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深入學習和理解社會主要矛盾科學內涵的基礎上,建立平衡發展指標體系,制定科學的指數編制方法,進而監測和反映我國平衡發展狀況與進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白朗县| 富源县| 吐鲁番市| 奉新县| 合川市| 当阳市| 开化县| 沂源县| 淮安市| 枝江市| 新竹县| 塔城市| 玉林市| 太康县| 瓦房店市| 高淳县| 呼图壁县| 沈丘县| 英吉沙县| 镇远县| 日照市| 仁化县| 朝阳市| 宜君县| 龙海市| 阜康市| 泰来县| 廉江市| 略阳县| 桦甸市| 襄城县| 黔江区| 永寿县| 墨江| 锦州市| 中方县| 张家界市| 措美县| 井陉县|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