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
- 張燕玲 郭蓋 范一葉
- 3521字
- 2024-12-28 13:04:23
序
Preface
感恩遇見,很高興認識你。
這是一本創意工具書,又不僅僅是一本創意工具書。
2023年,ChatGPT的出現快速沖擊著各個行業。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人工智能前沿記錄:人工智能對全球經濟影響的模擬計算》中預估,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取代4億~8億個工作崗位。人工智能的急速發展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未來已來,人到底需要具備什么能力才能不被取代?答案是具備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需要不斷地適應和應對新的挑戰。如果一個人沒有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便有先進技術和工具的加持,也難以應對真實社會中的各種挑戰。
所以,尋求新解已經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我們每個人不得不具備的生存能力。
看待一件事,你有沒有新的解讀視角?
接到一項任務,你有沒有新的做法?
出現一場意外,你有沒有新的應急方式?
面對一段關系,你有沒有新的相處之道?
每天的24小時,你有沒有新的活法?
……
如果說每天忙忙碌碌的你我是一只只在慣性驅動下旋轉的陀螺,那么這些越來越頻繁的外在變動,就是改變陀螺旋轉方向的重要外力,它把我們從慣性中搖醒,并強行啟動了我們尋求新解的生命力。這些變化,無一不在告訴我們:打破思維定式,在今天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而創意是最能打破思維定式的能力。
什么是創意?
創意,就是創造新的意義結構的過程。
什么是創意能力?
創意能力,即對已有的意義主體結構進行拆解,并對拆解出的意義元素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意義主體的能力。
如何擁有這種創意能力?
找到對的方法+不斷刻意練習。
我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廣告學專業,研究生讀的是傳播學專業的符號學方向。讀書時很懵懂,不知道符號學這個專業對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用處,只記得那時候悶頭閱讀了大量的符號學相關書籍,囫圇吞棗,半懂不懂。這么多年過去了,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當時學習的符號學,尤其是其中的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為我日后工作中思維方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工作中我會接觸非常多的新任務和新挑戰,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像個尋寶的孩子,帶著一顆輕盈躍動的好奇心,滿心歡喜地去思考這個事情的底層結構是什么,很快就能從自己曾經經歷的熟悉領域中找到同構的思路,因此解決難題就成了一件快樂的事,并且,我也習慣性地會從自己做過的每件事中總結規律,萃取結構,這常常讓我事半功倍。
本書會去拆解每個創意方法背后的結構,力求讓你借助這種結構框架,輕松擁有一種有彈性的思維能力。
看到這里,你是否對“創意”有了新的認知?
(1)尋求新解的能力很重要,可以從鍛煉思維彈性做起。
(2)在工作中我們可以從提升創意能力入手,以獲得這種思維彈性。
(3)創意,就是創造意義的過程,就是解構、重構意義結構的過程。
(4)我們為你提供了一種輕松快速提升創意能力的方法——拆解創意作品的底層結構。
(5)在創意的實際應用中,你可以多多運用“解構—重構”這種方式創作自己的作品。
這本書的完成,離不開兩位非常優秀的小伙伴的支持,也就是本書的另兩位作者——郭蓋、范一葉。郭蓋古靈精怪,聰慧可人,不僅創意滿滿,而且喜愛畫畫,還記得我剛遇見她時就被她的作品深深打動了。本書所有配圖都由郭蓋創作,相信在接下來的閱讀旅程中,你會感受到她筆下那撲面而來的鮮活與靈動。范一葉是我在暨南大學傳播學研究生院教授創新工作坊課程時遇到的學生,她畢業后我們成為合作伙伴。她不僅有著很強的領悟能力,而且是個“腦洞”無限的文案段子手。因為我們的工作內容都與創意相關,所以我們經常一起探討各種創意個案,拆解、分析優秀創意背后的手法與邏輯。在這個不斷“分析—解構—萃取—再創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創意雖談不上簡單,但絕對是有章法可循的。而這些方法也的確實用,能使創意工作變得輕松而高效。
得益于這種不斷解構與建構的創意練習,我們大大提升了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棘手問題,我們常常可以跳出二元對立思維,找到“第三種解決方案”。這讓我們意識到,創意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決定一起創作此書,把創意深處的“秘籍”分享給更多的職場人。無論你的工作是否與創意工作直接相關,相信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一些收獲,正如我在開篇所說,大家生活在這樣一個人工智能新時代,擁有多元解決問題的創意思維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此外,本書得以順利出爐,還要感謝劉睿為本書做了很多輸出以及全書審校。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張鳳麗在本書的創作過程中多次與我們“頭腦風暴”,并給予我們團隊極大鼓勵,我和張鳳麗老師因寫書結緣并成為朋友,感恩這份惺惺相惜的緣分。
最后,我想表達對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李思屈(本名李杰)教授的感謝,李老師是長期從事傳播符號學研究的博士生導師,教學風格嚴謹風趣,是李老師把我帶入了符號學的殿堂,讓我在思維能力的成長上受益良多。
本書主要內容涉及通用創意法則、文案創意法則、視覺創意法則、鍛煉創意力的工具。
第二章是十大通用創意法則,本章所涉及的都是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最常用且不區分文案/視覺領域的通用性的創意法則。可以說如果你熟練掌握這十大創意法則,你也能稱得上一個創意小達人,足以在眾人面前脫穎而出了。由于這一章最常用,因此看完本章后,你可以給自己布置一個小覺察作業:留意你身邊(如商場里、地鐵廣告、各種活動,甚至是你身邊有創意的同事的一些動作、言語),看這一切運用了通用創意法則中的哪一個,又是如何運用的,然后,你可以回翻本書,把案例記錄進去,久而久之,你的這本創意書便是獨屬于你自己的最豐滿的創意“葵花寶典”。
第三章是文案創意法則,涵蓋文案領域相關的創意方法。如果你是從事“文案、編輯、策劃、產品經理”等相關職業的人士,那么本章非常適合你精讀,它們會讓你的工作成效倍增。倘若你并非從事以上領域,也沒關系,它們對你的價值同樣非常大。在這個互聯網技術發展迅猛的時代,文案人才層出不窮,在社群里、小紅書/抖音/朋友圈等個人賬號里,甚至日常社交中,處處離不開文案。當你玩轉了本章后,你就能擺脫日常“小透明”,秒變UP主(上傳者)“萬人迷”。
第四章是視覺創意法則,主要圍繞視覺領域展開。“設計師、插畫師”等領域的工作者可首選精讀此篇章,但其實在職場中,無論是產品經理、運營策劃或者行政人力等崗位的人員,都必定有與設計部門對接的需要,例如產品的界面美化、活動運營的海報、年會策劃的主視覺等,諸如此類。你學習過本章,便能從可憐弱小的求助“設計大神”的角色,轉變為“設計高參”——與設計師同一戰線,一起籌劃更具創意的視覺作品,你的參與感和成就感也會有極大提升。在職場中,綜合性人才永遠是稀缺資源。跨界能力越強,你的職場價值也會越高。
第五章是鍛煉創意力的五個方法。我們堅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前面講的都是方法技巧,而本章將幫助你或你的團隊進行創意練習。只有不斷練習,才能形成肌肉記憶,你的創意靈活度才會有明顯的飛躍。建議你把本章的法則寫在便利貼上,當作你每天的小作業,在工作、生活中都嘗試運用一下,看看會有什么變化。創意能力不難提升,這種訓練就像學開車——只要經過多次練習,就能形成肌肉記憶,就可自由調度、使用。相信你也可以變成一個創意力十足的人。
以上四章內容相對獨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個人習慣和需要去翻閱和檢索。
在書中我們設定了一個人物形象——飛飛。飛飛是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也是一個創意無限的小女生,她喜歡研究和學習創意。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將跟隨飛飛的腳步去找尋一個個創意寶藏,因為對每個法則,我們都會從飛飛所在的真實場景案例切入,鮮活可感,使你更容易進入沉浸式學習,緊接著會有對法則的具體拆解,使你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主角IP飛飛
名字寓意:
1.沒心沒肺,亂飛亂撞,沒邊沒界
2.靈動,創意思緒活躍
年齡:21歲(千禧少年初長成)
性別:女
專業:廣告傳播專業
擅長:目前是職場小白,喜歡文案、創意、繪畫

此外,每個創意法則后都會附有貼合法則的真實案例練習題供你實踐,因為我們相信,只有實踐過,才能真正掌握。并且,為了便于后續的檢索翻閱,本書還專門設計了“創意工具卡”,內含創意方法步驟、適用場景和避坑指南,你可以把工具卡單獨撕下,組成一套創意卡檢索百科。
我們創作本書的初心是:使它成為一本人人拿來即可用的“創意方法論”工具書,輕量、好玩、便攜,你可以在想創意的時候查閱套用。你的喜歡便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當然,本書僅僅是我們在創意思維訓練領域的一個推動性實驗,還有很多不足,非常期待你與我們共同完善它。創意法則無窮無盡,如果你發現了新法則,或者解鎖了書中所提及法則的新用法,歡迎你通過郵件告訴我們(chuangyisiwei2022@163.com),我們也將持續對外征集創意法,不斷完善和拓展創意理論,讓本書變成一本創意百科寶典。
我們期待經由這個機緣結識優秀的你。
張燕玲
2023年3月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