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臣有人才舉薦
- 讓你封神,你封自己做玉皇?
- 登仙長安
- 2646字
- 2025-05-09 08:01:00
“內政如何修,軍備如何擴?”姜望追問道。
“如今齊國區域劃分紊亂,應重新編整,定民之居,使士、農、工、商各就其業,官員選拔,應提拔鄉野之士,非公卿者,若有本事,可由鄉長舉薦,提拔為吏,未來可提高官職……”陳詡緩緩說著自己的理論。
說完之后,陳詡表面平靜,心中卻略有一絲忐忑。
他自認為自己提的都關系齊國的切身利害,若能按照他的方法實施,能一掃齊國如今的頹廢,大大增強齊國的實力。
但道理固然是這個道理,姜望是否有魄力推行又是一個問題。
別的還好說,其中按照能力選拔官員,可以說是觸犯了齊國多數卿士大夫的利益。
如今的時代,各國雖然都在選拔人才,但根本上還是世卿世祿制。
士大夫天生就是卿士大夫,他們的收入,不是國君給的,而是他們祖宗傳給他們的。
陳詡小心翼翼地看去,就見著姜望眉頭皺了起來道:“這就是陳卿的建議?”
“這些都是臣的肺腑之言,若能實施,有利齊國,尤其是這選拔,雖會一時得罪國內卿士大夫,但于長遠而言,妙用無窮。”陳詡勸說道,他是真的想在齊國,在當年被逐出師門的時候,他就發誓要出人頭地,帶著大軍打回去,而他出身一般,名聲不好,能容他的只有東方,所以不遠萬里來到東方,而經過這些年的觀察,最合適的就是齊國。
尤其是姜望的表現,讓他很滿意。
君擇臣,臣亦擇君。
無論是裝瘋賣傻的隱忍,還是收服青蛟的手段,都讓他嘆服。
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離開齊國。
換成別的國家,他沒有把握爬上去。
“得罪卿士大夫?孤若是怕得罪他們,還治什么齊國?只是士族繁多,占據齊國大量賦稅,官員冗余,多而無用,各大士族不乏和外國勾結者,這種情況下,我們選拔普通人才,固然可以短暫增強齊國,但這能算前期,我們應當將世卿世祿制取消。”姜望皺眉道。
他皺眉是覺得陳詡這個太溫和了。
你可是齊國第一毒士啊,才這樣啊?
也差不多就是現在開始,諸國都開始變法。
你變法比人家慢,那你就可能一步慢,步步慢。
“取消世卿世祿制?”陳詡一臉震驚地看著姜望,很想說,君上,您冷靜啊。
世卿世祿制都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
一句要取消,整個齊國都要沸騰的。
“不錯,而這只是第一步,還有封邑的制度也需要改革。如今卿士大夫們對封邑只需要有賦稅就好,其余的統治權力并不需要。”姜望繼續說道。
陳詡面色再度變化,難以置信地看著姜望,你這是要將分封制都給廢除啊!
您要不還是顧及一下國內的卿士大夫吧?
他們這群人把一件事情辦好,他們不一定有這個能力,但要把一件事情弄壞了,那他們一個個都是能手。
“如今的齊國弊端太多,都需處理……”姜望緩緩說著自己的想法。
陳詡的想法,很好,但是在他看來太保守了!
完全不夠。
眼下齊國疆土不大,他收拾起來,簡單。
要是之后,開疆拓土,再要改制度,那就有點麻煩了。
而陳詡聽著姜望的描述,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了。
作為寒門出身,他的想法在很多貴族看來是激進的,但是他現在覺得,他這點激進,在姜望面前,什么都不是。
他的方法是在從卿士大夫手中奪過一部分的權力,但是只是犧牲了一部分的卿士大夫,大部分卿士大夫不會拼命反對的,畢竟沒有傷到他們的根本,在這套規則當中,他們其實也能獲得好處,但是姜望這不一樣,這是要殺人啊!
那些個卿士大夫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不要小瞧他們。
讓他們主動進攻,他們做不到,可是捍衛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利益,一個個都會拼命的。
而齊國的根基就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卿士大夫,如果他們拼命起來,那結果就是齊國氣運受創。
而且齊國周圍還有別的諸侯國呢,齊國想要發展壯大,別的國家也想滅了齊國啊。
姜望這個想法很危險。
“陳卿,你覺得孤還有哪點不完善?”姜望看著陳詡道。
陳詡嘴巴微張,咽了口口水道:“君上深謀遠慮,自然是算無遺漏,只是如此一來,卿士大夫必定反撲,而若是國內生亂,其余國家怕是要趁火打劫,還需三思。”
“孤也是這么想的,此為變法,而變法之事,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可讓原本的法被下面人所扭曲,禍害無窮,但不管事情有多難,這件事情,孤一定要做,卿可助我一臂之力。”姜望目光灼灼地看著陳詡道。
陳詡說的,也是姜望所忌憚的兩點,尤其是后者,趁火打劫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絕不少見,而前者也不容忽視,畢竟治理一個國家,不是光靠姜望一個人就夠的。
這件事不能太急。
但姜望一定要做。
真把他逼急了,就把整個大齊重新打一遍。
感受到姜望意志的堅定,陳詡略有一絲絲心虛,他期待他能遇到一個有主見,有魄力的君主,但這個君主未免太有魄力了,這樣的魄力又讓他有些擔心,這變法到底能否成功?
姜望會不會變到一半,直接停止,畢竟相比齊國貴族,他只是個外人。
還有最關鍵的,如果變法完成,姜望會不會為了平息眾怒,把他推出去送死?
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過啊。
歷來變法者,少有善終。
按照他之前的來,他有自信可以全身而退,可主持姜望這個很難。
但如果不跟隨姜望,他還能跟誰呢?
風險很高,利益也很大!
生死一瞬。
常人面對這樣的選擇怕是已經慌了手腳,但陳詡自然不是常人,就在這一瞬間,陳詡想出了對策,道:“君上所言實乃字字珠璣,臣心悅誠服。”
“既如此,此事便交給卿了。”姜望看到陳詡如此爽快地應下,心里也有些訝異,根據他的了解,陳詡此人最擅明哲保身,沒想到這么爽快,不過陳詡都這么爽快了,他自然更爽快了。
“不,非臣推諉,然而此事極是艱巨,以臣之能,恐難勝任,怕還會連累君上,臣在此舉薦一人,此人才能勝我百倍,若能請他前來,定能馬到功成。”陳詡一臉鄭重道。
“哦?不知是何人?”聽到陳詡的推諉,姜望心里暗道,原來如此,但還是追問道。
要是不能讓他滿意,就算是趕鴨子上架,他也要讓陳詡頂上去。
卿士大夫可怕,難道他就不可怕了嗎?
“代國周起!此人文武雙全,無論是行軍布陣,還是政治安排,都有獨到之處,尤其是于變革上,極有想法,其能力勝我十倍!若君上能得此人相助,則大事成矣!”陳詡堅定道。
“代國周起?”姜望聞言,面上頓時露出驚疑之色。
不是這個人無名,恰恰相反,他很有名。
單說他的封號是武安君,就知道他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和陳詡一樣出身寒微,但天賦異稟,文武雙全,對內改革國政,增強國力,對外開疆拓土,百戰百勝,巔峰之時,達到四品巔峰,只差一步就能進入上三境。
也是原本軌跡中,齊國稱霸東方,最大的障礙,幾次出兵都被周起摁著打。
最終,是陳詡用離間計,讓代國君王自毀長城,殺了周起,齊國這才攻占了代國。
雖說他最終的成就只有四品,但他的天賦很顯然不在陳詡之下,只不過跟錯了老大。
不然的話,成就不下于陳詡,這是三百年后劇情線里,陳詡自己說的。
至于姜望為什么這么清楚這個人,那是因為三百年后的劇情線里,主角隊友就是周起的后代,替主角統率大軍,攻破齊國,親手殺了陳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