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小古文遇見大語文:先秦篇作者名: 童鈴本章字數: 555字更新時間: 2024-12-17 17:06:10
《山海經》是保存中國神話最多的一部古書
《山海經》里有眾多膾炙人口的傳說,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有人可能會問,先民們根本不懂世界是怎么回事,他們講的故事有意義嗎?其實先民們無拘無束的頭腦展開的想象非常有趣,為后世文人提供了很多創作靈感。
我們先來看看詩人。陶淵明的詩《讀山海經》(其十)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詩中一下子用到精衛填海、刑天舞干戚兩個神話故事典故,贊美了古人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反抗精神;李白的詩《短歌行》里寫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詩中的“扶桑”就是《山海經》中講到的東海中的一種神木。
小說家們也不遑多讓。比如,《山海經·海外西經》曾寫到過女子國:“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意思是女子國在巫咸國的北邊,兩個女子居住在這里,一條河流環繞著她們。這里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女子國,二是國家被水環繞。從史書到明清小說,多次出現了純粹的女性世界,如《三國志·后漢書》《梁書》《南史》都有關于女子國的記載。看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唐僧師徒四人西行路過西梁女國,東邊的清水河叫子母河,人們只要喝了子母河里的水就會懷孕。清代學者紀昀認為,《山海經》“實則小說之最古爾”。
《山海經》看似離奇,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座巨大的寶庫,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