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新生兒生理特點及照護要點

新生兒生理特點(新生兒正常表現)

呼吸

主要為腹式呼吸,就是膈肌上下運動呼吸,表現為腹部的起伏,呼吸淺,頻率快。出生兩天后每分鐘呼吸20~40次,呼吸不規律,時快時慢。

心,血管

心臟卵圓孔關閉:在出生后數小時卵圓孔會自動功能性關閉,也存在數月后卵圓孔才關閉的情況。

動脈導管關閉:動脈導管功能性關閉發生在出生后15小時內或者3周后。新生兒心跳120~140次/分,安靜睡覺時心跳會減慢,哭鬧時會加快。

肝臟功能

新生兒肝臟尚未發育成熟,但仍然可以發揮其主要的功能。

一、生理性黃疸

黃疸與肝臟功能活動有關。

新生兒出生3日出現黃疸(淺黃),正常范圍是4~12mg/dl,在5日后快速下降,2周內消失。如果24小時內出現黃疸,色深或者超過2周還未消失,則稱病理性黃疸,必須及早治療,治療要徹底。蠶豆病的孩子容易出現此情況。

二、鐵質儲存

對新生兒而言,肝臟是鐵元素的主要來源。新生兒出生時體內已儲存了一定量的鐵質。如果母親在孕期攝取了足量的鐵質,新生兒出生后體內的鐵儲備一般可以維持4~6個月。

三、凝血功能

若肝臟功能不健全,新生兒可能會出現凝血因子缺乏的問題,從而出現凝血功能相關問題。因此,在出生后立即預防性注射維生素K1,可防止新生兒出現出血問題。

四、糖類的代謝

新生兒體內的葡萄糖以肝糖原的形式儲存在肝臟內,當體內葡萄糖不足時,肝糖原即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管,以維持有效的血糖濃度。若新生兒窒息或低體溫時會使體內的葡萄糖快速耗盡。

胃腸道系統

剛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兒其胃容量為5~7毫升,第三天新生兒胃容量可達22~27毫升,第七天新生兒胃容量可達45~60毫升,將滿月的新生兒胃容量可達80~150毫升。所以,新生兒少吃多餐是符合其胃容量的生理現象。由于新生兒的胃部呈水平狀,且胃上部的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全,所以新生兒在喂奶后常出現溢奶現象是正常的。

90%的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排出第一次胎便。胎便通常無味、濃稠,呈黑色或深綠色。

體重變化

新生兒從出生開始,3天內因脫水體重下降,7~10天體重恢復至出生時水平,至滿月體重增長1千克以上(須保持平均每天增加30克以上)。

神經系統

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1月齡內手多數處于握拳狀態,一般表現為拇指在內,四指在外握持,睡著時可以松開;2月齡時手有時打開,有時握拳;3~4月齡時手完全處于張開狀態。如果在3~4月齡后雙手仍然緊握,則為異常情況。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若持續這種狀態,需帶孩子看醫生。若出現擁抱現象,屬于正常生理現象。

母親激素對新生兒的影響

出生最初幾天,受母體激素的影響,新生兒會發生乳房腫大并分泌類似乳汁的物質,這是正?,F象。女嬰有時會出現假月經及陰唇肥大的現象。激素逐步減少后會自然消失,不必干預。

代謝功能與體溫調節

一、代謝功能

新生兒出生后,母親無法為其提供葡萄糖及鈣,容易造成低糖血癥、低鈣血癥,尤其是在剛出生的第一天,容易引起新生兒抽搐。

二、體溫調節

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完全成熟,同時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易導致體溫失衡。此外,新生兒體表面積大,皮下組織較少,皮膚層較薄,且血管分布于近皮膚的表面,使新生兒的體溫容易散熱。所以,須密切注意保溫。

馬牙

一些嬰兒在出生后4~6周時于口腔上腭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的一些黃白色小點,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也稱板牙,醫學上叫作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會在嬰兒出生后的數月內逐漸脫落。有的嬰兒因營養不良馬牙不能及時脫落,這不需要處理。

抗病能力

新生兒在胎兒期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抗病物質,使自身在出生后6個月內對多種疾病具有抗病能力。另外,嬰兒從母乳中獲得益生菌(雙歧桿菌),建立了腸道菌群,有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吃母乳的孩子是不用另補益生菌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霍邱县| 会同县| 河南省| 新疆| 和林格尔县| 天门市| 如皋市| 黄陵县| 吉林市| 岳池县| 桦南县| 色达县| 丹棱县| 河曲县| 瑞金市| 罗定市| 越西县| 大荔县| 边坝县| 庆城县| 共和县| 南宫市| 无锡市| 集贤县| 灯塔市| 姜堰市| 齐齐哈尔市| 开阳县| 钟祥市| 宁海县| 化隆| 普格县| 寻乌县| 廊坊市| 万宁市| 兰考县| 呼伦贝尔市| 隆林| 湖口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