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真相1 我們擔心的教育問題不一定真有問題

很多所謂家教問題其實并不存在

很多家長在解決教育問題時并沒有一個明晰的思路,基本上是在拿到“已知條件”后就開始解決問題。其實,我們首先應該進入“教育評判”(教育真相的還原)環節,評判我們認為的問題是否真正存在;其次,如果問題確實存在,我們應該分析問題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的成因;最后才真正進入解決問題的環節。

為什么有些問題并不是真正存在呢?當我們了解了“自我標準”與“感知力”之后,你就會找到答案。

第一,自我標準下的評判。

有的家長抱怨孩子不講衛生,不喜歡洗澡,其實這個孩子會隔一天洗一次澡,只不過家長的內在標準是每天洗一次澡;有的家長抱怨孩子的語文成績不好,其實這個孩子每次考試分數都在97分、98分,只不過家長的內在標準是滿分;有的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其實是這些家長的外在要求與標準太多……

這類“問題”屬于家長自我標準以及自我視角下的產物。就好像一個人自帶一把10厘米長的尺子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各種測量,那么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事物極少。

第二,感知力不足而產生的誤判。

有的家長抱怨孩子跟自己鬧了別扭或者產生矛盾后,遲遲不來認錯,以緩和關系,但孩子其實只是沒有說出“我錯了”三個字而已。例如,孩子可能會問你:“媽媽,你今天想吃什么呀?”“你今晚幾點回來呀?”“我有東西找不到了,你過來幫我找找唄!”孩子已經在通過這種“找話說”的方式緩和關系,傳遞抱歉情緒,只是家長感受不到罷了。

在家長反饋的問題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問題的“問題”來自家長在自我標準下的評判以及由于內在感知力不足而產生的誤判。

排除以上這些不是問題的“問題”,我們再來分析和探究問題的成因,最終判斷問題該如何解決。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如下。

1.判斷問題是否真正存在;

2.還原問題的真正成因;

3.進入解決問題的具體環節。

本章后面將根據以上三點來詳細詮釋具體問題的判定以及解決問題的具體流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舞阳县| 清流县| 隆回县| 台北市| 云浮市| 陕西省| 万全县| 昌乐县| 牟定县| 青田县| 建宁县| 修文县| 尚义县| 吴江市| 蛟河市| 长垣县| 资阳市| 怀远县| 通州市| 石台县| 固原市| 隆林| 庆元县| 汤原县| 沈阳市| 乌兰浩特市| 宜良县| 米脂县| 大足县| 防城港市| 韶山市| 高安市| 乌海市| 文化| 温宿县| 玛多县| 名山县| 松江区| 隆德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