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高質量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課題組 王一鳴 劉向東等
- 1106字
- 2024-12-25 17:52:33
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趨勢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網絡互聯的移動化泛在化,信息處理的高速化智能化,計算技術的高能化量子化,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業全方位、全鏈條融合發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呈現出一系列新趨勢新特征。
(一)人工智能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引擎
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構建“人—網—物”互聯體系和泛在智能信息網絡,推動人工智能朝自主學習、人機協同增強智能和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等方向發展,制造業發展模式和產業生態發生革命性變化。走向未來,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向制造領域廣泛滲透,應用場景日趨多樣化,催生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態,而5G的規模化應用使人工智能的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將為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辟更為廣闊的前景。
(二)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生態加快構建
工業互聯網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的全面鏈接,構建起覆蓋工業制造全產業鏈的制造和服務體系,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截至2023年年底,國家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工業企業18.3萬家,這些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已達62.2%,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9.6%。建成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340家,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過9600萬臺(套)[1]。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啟動建設,區域級、行業級分中心數據匯聚樞紐建設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對制造企業的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日益凸顯,促進形成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應用模式,正在作為一個新的生產方式登上歷史舞臺。
(三)制造業服務化衍生發展空間不斷拓展
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向制造領域的滲透擴散,先進的傳感技術、數字化設計制造、機器人與智能控制系統日趨廣泛應用,制造業研發設計、生產流程、企業管理,乃至用戶關系都呈現出數字化、智能化趨勢,企業邊界日趨模糊,制造企業形態深刻變革。數字化轉型加快制造業從產品制造向基于產品的服務延伸,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重構,各種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不斷涌現,為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開辟了廣闊空間。
(四)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數字技術與能源技術深度融合,推動化石能源清潔化、清潔能源規模化和能源服務智能化,促進能源技術朝綠色低碳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加快能源結構從高碳向低碳轉變。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實時采集運行數據,精細管理工業企業工藝、制造、物流等各個環節,強化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實現可視化展示能源使用情況,可以精準預測需求、遠程監測設備和優化能耗管理,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和綠色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