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框架安排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從中國經濟貿易的現狀和困境著眼,明確產品質量提升是實現中國由“出口大國”向“出口強國”躍進的根本出路。進而提出了本研究的關切所在:從微觀層面來看,中國工業企業是否實現了產品質量提升,從量變的角度來看,提升到了什么程度?又是否實現了產品質量升級,從質變的角度來看,升級到何種層次等級?產品質量提升所帶來的微觀經濟效應究竟如何?產品質量提升所帶來的微觀經濟效應,關乎兩類主體:第一類主體是出口企業,出口企業作為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者,其首要關注的是產品質量提升是否產生了出口增長效應(擴大了出口規模)?出口規模是企業獲取利潤的前提和基礎。倘若出口規模持續萎縮,則企業生存面臨挑戰,貿易獲利無從談起。其次,出口企業關注的是產品質量提升是否提高了貿易利得(提高了成本加成)?第二類主體是勞動者,勞動者作為要素報酬的獲得者,是否能夠分享企業的貿易利得?產品質量提升是否產生了工資溢價效應(提高了勞動者的工資水平)?鑒于此,本研究以中國的微觀出口企業為研究對象,沿著產品質量提升的出口增長效應—貿易利得效應—工資溢價效應的脈絡,考察了產品質量提升對企業出口規模、成本加成以及工資水平的影響,探究出口產品“質”的變化對微觀企業和勞動者的福利影響。

基于此,本研究梳理了以往有關產品質量、產品質量提升、出口規模、成本加成與工資溢價的研究文獻,從理論上闡述了產品質量提升與產品質量升級的內涵、聯系和區別;將產品質量提升、生產率異質性和成本加成異質性同時納入異質性微觀企業分析框架,探究產品質量提升對企業出口規模和成本加成的影響;將產品質量提升和企業異質性特征納入Helpman等(2010)的HIR模型,探究產品質量提升對工資水平的影響。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實證分析了產品質量提升、產品質量升級對企業出口規模、成本加成與工資水平的影響。在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本研究給出了提升企業產品質量、促進企業出口增長、提高企業貿易利得、提升工資水平的政策建議。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圖如圖1-1所示。

圖1-1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河源市| 西畴县| 吕梁市| 西宁市| 阳泉市| 巴青县| 太仆寺旗| 屏山县| 手游| 双流县| 定日县| 新竹市| 桦南县| 灯塔市| 竹溪县| 阿图什市| 新闻| 涞水县| 黑龙江省| 临沂市| 吴江市| 鹤岗市| 登封市| 长泰县| 娱乐| 江西省| 焉耆| 铜陵市| 石家庄市| 平陆县| 东乡| 武宁县| 镇平县| 临桂县| 文山县| 雷波县| 长顺县| 怀仁县| 健康|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