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聚變:數字經濟與創新發展
- 鮑世超
- 1197字
- 2024-12-25 17:09:20
三、我國已出臺的數字經濟政策的特點
(一)我國數字經濟國省二級政策體系基本成形
到2020年底,我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新疆、寧夏及港澳臺地區,其余地區均出臺了數字經濟專項政策,包括數字經濟發展行動計劃、產業規劃、補貼政策等60余項,新疆、寧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我國數字經濟國省二級政策體系基本成形。
(二)政策集中爆發,多以行動計劃為主
截至2020年底,我國60余項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政策中,有約65%的政策是在2019年后提出的,2020年各地方頒布的數字經濟相關政策數量占比最高達到37%。
(三)出臺的政策側重布局數字要素市場
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指出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戰略。把支持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作為經濟轉型和促進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打破傳統慣性思維。從問題出發深化改革、加強制度供給,更有效發揮數字化創新對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帶動作用,推動“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經濟等邁向新階段。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創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就業形態,帶動多元投資,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因地制宜發展數字經濟
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背景下,各級政府紛紛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陸續出臺了基于各地方特點的數字經濟政策。例如,貴州省充分利用發展大數據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打造了地區新名片。貴州省以大數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不斷增強創新驅動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貴州省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一是將大數據提升到貴州省發展戰略層面;二是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拓展信息經濟新空間;三是發展大數據產業三類業態,包括大數據核心業態、大數據關聯業態、大數據衍生業態;四是建設大數據中心,包括大數據內容中心、大數據服務中心、大數據金融中心、大數據創新中心;五是建設“云上貴州”系統平臺。
浙江省杭州市以跨境電商為突破口,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得益于長期發展的電商業務運營經驗基礎、周邊生態和消費者基礎,杭州市成為全國跨境電商發展“排頭兵”。作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杭州市立足通過深化創新引領數字貿易發展,助力構建“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創新發展“六體系兩平臺”,在全國率先構建“數字口岸”,促進無紙化申報、數據化監管、在線化服務。杭州市加大數據應用,完成對全市1.45萬家企業基于貿易數據的信用評級,在全國率先構建跨境電商誠信體系,定期形成跨境電商信用、風險預警報告。新開通了杭州到里加和莫斯科的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線,支持阿里巴巴集團在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等地布局世界電子商務貿易平臺智能物流樞紐,構建“杭州出發、通達全球”的智能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