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研究:以北京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例
- 周中仁
- 654字
- 2024-12-23 17:09:38
(一)農村生態環境
農村生態環境的概念較為寬泛,是指以農村居民為中心的鄉村區域范圍內,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和,它既包括農村自然環境也包括農村社會環境。一般意義上,構成農村自然環境的要素包括大氣環境、水體環境、土壤環境;構成農村社會環境的要素包括生物環境、農業環境、農村人口環境、農民生活環境等。這些要素相互影響、彼此制約,只要其中的一個要素發生變化,就可能影響到農村生態環境這個大綜合體。
農村生態環境又可以從農村生態保護和農村環境治理兩個方面理解。農村生態保護主要是解決農村生態破壞問題,解決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過度捕撈、生物滅絕等問題。農村環境治理,即通過分析農村環境污染現狀,探尋農村環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農村污染的對策與措施。可見,農村生態環境是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實質是對農村范圍內的生態環境的保護、改良與合理利用。很多專家學者都對此進行了論述。經典的如恩格斯指出:“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積聚中心和貯藏庫。”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全方位揭露了化學農藥的危害。蕾切爾·卡森呼吁公眾制止那些關于有毒化學品使用的公共計劃,認為這些計劃將最終毀掉地球上的生命。蕾切爾·卡森希望人們在了解真相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