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初心照亮熒屏:國企電視戰(zhàn)線上的優(yōu)秀黨員
- 李鵬 沙凡主編
- 1267字
- 2024-12-24 17:49:51
穿越“尖峰棺”
2000年春節(jié)剛過,虎子登上飛往重慶的航班。他這次的任務(wù)是去“川東北宣漢—達縣高精度二維勘探項目”采訪。出重慶機場,打出租車,他在碎石子路上摸黑趕往小隊駐地。
到達駐地后,他得知第二天鉆機班要穿越“尖峰棺”,那里是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無人區(qū)”,沒有路,運輸全靠馬馱、肩挑、背簍背。新聞工作者獨有的敏銳性,讓虎子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出新聞機會。幾百公斤重的鉆機咋上山?咋在山上打井?鉆工住在哪兒?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夜不能寐。
第二天,采訪組先乘船,再坐拉線(采集設(shè)備)卡車進山。卡車駕駛室有司機的被褥和生活用品,能坐的空間很小,虎子就把攝像機抱在懷里。越往前開濕氣越重,天上下起凍雨。卡車貼著山崖在崎嶇不平的鄉(xiāng)村道路上“龜速”前進,他們在顛來晃去的車上坐了近兩個小時,終于,前面沒路了,采訪組背著設(shè)備步行上山。
置身于大巴山深處,林木茂盛,峰高崖陡,絕壁森森,山澗里飛流直瀉。大巴山的兇險遠勝過美麗。“快看,對面懸崖上有人!”隨行的同事驚呼。話音剛落,虎子已經(jīng)看到那是一支放線隊在布線。他迅速打開鏡頭蓋,大長腿一步頂別人三步,很快鎖定一處拍攝點,按下錄制鍵,全程拍攝物探職工在懸崖峭壁間布線的過程。
鏡頭里不斷有土坷垃、雜草、枯枝從放線工身邊滑落,茂密的荊棘不時刮扯著他們的衣服,除了震撼,同為物探人的虎子不禁為弟兄們捏把汗。找到鉆機班時是上午11點,在前方100米的密林里。上千斤的鉆機被拆成百十斤的零部件,連同帳篷和鍋碗瓢盆,或扛或抬或背或挑在鉆工肩上,“嗨喲……嗨喲……”的號子聲震得山體仿佛也抖動起來。虎子快速收起攝像機,在長滿硬刺的刺籠林里左沖右突,跑到鉆工前面架上機器。硬刺劃破工褲,有兩枚扎在小腿上,他全然不顧,心思都在鏡頭里:開路的鉆工揮舞柴刀在刺籠林里砍出一條通道,跟在后面的鉆工沾滿泥漿的褲腿、被泥水和汗水糊住的臉……為了省時間、多打井,物探人把家背在身上,把家國情懷背在身上,井打到哪兒帳篷就支到哪兒,勝利物探的旗幟就豎到哪兒。拍著拍著,鏡頭開始模糊,原來淚水已經(jīng)充滿他的眼眶。
第一次進川東北,這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3年,虎子二進川東北。這一次,物探隊承擔的是“宣漢—達縣高精度三維項目”,這是當時國內(nèi)部署的最大山地三維勘探項目。物探隊精準的勘探資料為發(fā)現(xiàn)普光大氣田提供了保障。
甲方說,把活交給勝利物探,放心!
物探人說,我們就是能吃苦,就是有戰(zhàn)斗力,就是能打硬仗!有影像為證:放線工吊著保險繩在懸崖布線,鉆工修路、架橋,在山上豎起鉆機,隆隆的勘探炮聲響徹人跡罕至的山谷……
攻堅克難的影像,不僅讓甲方震撼,也成為協(xié)調(diào)工農(nóng)關(guān)系的“潤滑劑”。2005年,在貴州凱里苗族山寨,村民見人就趕、遇井就填、逢線就毀,他們認為打井放炮是冒犯祖宗神靈的行為。施工被迫停止。
困難當頭,宣傳扛旗。
5000份宣傳冊入村進寨,上百名宣傳員進家訪戶,講故事、讀政策、解疑惑,遇到聽不懂漢語的苗族老人,他們就把虎子制作的視頻播放給老人看:惡劣的施工環(huán)境,野外的艱苦生活,為村里義務(wù)打水井……一位老人看后說了一句話,翻譯成漢語是:“娃娃們好苦哇!打完井來喝米酒哦!”
- 黨性?黨風?黨紀研究(2016年第四輯)
- 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 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職業(yè)院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試行)(2017年版)
- 新編共青團工作理論與實踐
- 博物館里的黨史故事
- 入黨培訓簡明教程
- 堡壘:北京理工大學“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成果集
- 讀懂毛澤東的關(guān)鍵詞
- “企”航:兩新組織領(lǐng)軍人物訪談(“拾年”叢書之一)
- 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規(guī)定學習手冊
- 論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shè)
- 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
- 延安精神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功奧秘與中央黨校
- 脫貧攻堅:干了才有希望
- 《關(guān)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chǎn)黨黨內(nèi)監(jiān)督條例》及相關(guān)40個黨內(nèi)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