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創作永無止境。她沒有躺在獎狀上沾沾自喜,很快又奔赴了下一個目標。

“初生牛犢不怕虎。”她迎難而上,無意中成就了許多個勝利熒屏的“第一次”——第一部紀錄片、第一部電視敘事詩、第一個社會熱點欄目。但內心深處,她從沒刻意去爭過“第一”,她追求的是“獨一無二”的“一”。

新聞部、專題部、文藝部……這些年來,勝利電視臺的每一個部門都留下了她匆忙的身影。每一項流程,她都熟記于心,充滿熱情。每一次和工作的“熱戀”,都使她的人生得到新的升華。新聞部的工作,練就了她敢說敢做敢擔當的勇敢大氣。專題部的工作,讓她懂得對人性的細膩關照、對情懷的執著追求。在文藝部,編排大型晚會的工作讓她像最優秀的指揮一樣,能在眾多繁雜事務中有條不紊地統籌協調,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同部門各司其職又團結統一在共同的主旋律下。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通過不同部門、題材的歷練,她認為不管形式如何變化,最重要的是有思想和立意,作品才會有靈魂,才能為觀眾“留下些什么”。

電視敘事詩《雕塑·紅布繩》就是在這樣的構思中誕生的。該片成為勝利油田職工入廠教育的教材,獲得山東省第二十一屆電視藝術“牡丹獎”電視文學類一等獎。她帶領同事們用心揣摩每一處銜接,精雕細刻每一個鏡頭,以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征服了廣大觀眾。拍攝中她虛實結合,采用實景拍攝和資料還原相結合的方式,讓朗誦者到員工艱苦創業、有勝利油田特色的場景深情訴說。后期采用極負厚重感的老鏡頭資料,展現井噴過程中黨員戴上紅布繩沖鋒在前的英勇無畏精神。今日的抒情和往昔的追溯,通過音樂和詩歌交織在一起,節奏波瀾起伏,引人入勝,使人身臨其境,感受老一輩石油人戰天斗地的石油精神。許多觀眾表示,這樣的展現方式讓他們耳目一新,心潮澎湃。“不能低估了群眾的審美。”她不喜歡做節目只求熱鬧、炫目,而是希望作品能跳出作品本身,拔高立意,用心靈去碰撞心靈。

“時針不停地轉動,歲月敲打著心靈”,這是“感動勝利”頒獎典禮開場片中的一句解說詞。丁冬梅擔任了6屆頒獎典禮的總導演,她有一項特殊要求——現場走臺時對獲獎人物的所有采訪都不要彩排,讓記者和采訪對象在現場錄制時進行真實、即興的對話。通過現場采訪的環節,人物不再是模式化的面具臉譜,而是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一個個鮮活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也拉近了舞臺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籌備這樣一場特別的典禮,在丁冬梅看來,除了節目層面的考慮外,更要體現對獲獎者的尊重和人文關懷。整個節目組所能做的,就是讓團隊的精神品質盡量與“感動勝利”高度契合,呈現溫暖、向上的力量。于是節目組盡可能讓每位獲獎人物及其家人感受到一份體貼。譬如在錄制前,編導細心地為每位獲獎人物的親屬留出演播廳最好的位置;為那些遠道而來參加彩排的人員,安排好午餐和休息的地方;兩個小時的播出節目全部打上同期聲字幕,只為讓其中一位獲獎的聾啞人看得方便。

真正的熱愛是百分之一百的純粹,不摻雜絲毫功利。節目不是終點,應該讓那些獲得“感動勝利”獎的好人不再孤單,用微薄之力給他們支撐。她倡議專題部黨支部增加一項活動內容,選定幾名“感動勝利”的獲獎人物作為支部共建回訪的對象,不定期探訪,盡可能幫他們排憂解難。

她說,做節目需要沉下心,擯棄虛榮、浮夸。“真實”是電視節目的靈魂。她帶領文藝部策劃推出的大型綜藝訪談欄目《勝利家庭會》一經推出,就引起觀眾共鳴。節目摒棄了高高在上、“端著”的姿態,從家庭這個角度切入,旨在以每個小家庭帶動勝利油田這個大家庭,使勝利文化產生影響力。

在《歲月中的堅守》這一期“勝利家庭會”中,丁冬梅邀請堅守荒原看護油井的薛梅夫婦來到演播廳。他們的事跡曾受到部分網友質疑,他們說薛梅不孝,因為報道中曾提到在她父親住院期間,她沒怎么陪護過。為了反映真實情況,這期節目特別邀請了薛梅的妹妹和母親到場。她們的講述才讓大家知道,原來薛梅的父親是一位老石油工人,他堅決不允許女兒請假離開油井。當說到父親臨終前還交代讓她好好看護油井時,薛梅泣不成聲。這期節目澄清了事實,也達到了讓先進者有尊嚴、有底氣的初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中卫市| 柘城县| 德钦县| 襄樊市| 自治县| 应城市| 托克逊县| 昂仁县| 浮梁县| 泽库县| 绵阳市| 竹溪县| 青田县| 曲水县| 综艺| 芮城县| 越西县| 手游| 泗阳县| 安岳县| 甘德县| 安顺市| 陇川县| 北流市| 巫山县| 高尔夫| 精河县| 策勒县| 平罗县| 藁城市| 锡林郭勒盟| 康定县| 綦江县| 瓮安县| 汝阳县| 天长市| 巧家县| 恩平市| 绍兴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