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保減貧視域下中國災難性衛生支出全景測度研究
- 李葉
- 2023字
- 2024-12-19 17:52:28
前言
貧困作為掣肘全球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共同難題,羈絆著人類實現可持續高效發展的步伐。貧困抗擊史伴生于人類發展史,消除貧困成為各國政府治理中重點關注的公共政策難題。我國在完成消除絕對貧困這一彪炳史冊的減貧成果后,正式進入后減貧時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的長效減貧治理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任務,健康貧困成為應優先關注的脆弱短板與風險缺口。基于阿瑪蒂亞·森對貧困解讀的可行能力視角,健康作為人類的基本生存稟賦,是個人經濟發展、教育獲取、資源占有等一系列外部衍生發展能力的基礎。健康存量的缺失程度決定著上述外部能力的歸零風險。個體健康存量的缺失、能力與機會的被剝奪,最終累積成同質貧困群體在醫保制度、扶貧政策等制度資源中的可及性與可得性差異。個體健康貧困的群體累積,以及多重脆弱屬性的耦合與傳導機制作用,最終形成社會的健康貧困固化,迭代的連鎖風險給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沖擊,進而誘發經濟、文化等多維貧困的發生。可見,疾病與貧困之間惡性循環的輻射鏈條,負向意義深遠。疾病經濟負擔的精準測度成為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災難性衛生支出(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CHE)作為疾病經濟負擔的綜合測度指標,對識別健康貧困脆弱特征并作出干預的政策意義重大。醫保制度作為抵御疾病經濟負擔最為有效的制度工具與手段,在我國實現了人口寬度覆蓋,降低了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的門檻,實現了對大部分人群與疾病的經濟保護普惠功能。但面對新時代的發展特征、人口結構特征、疾病特征、政府現代化治理及減貧訴求,亟須在制度的頂層設計和運行過程中,進一步深化減貧功能。
筆者關于災難性衛生支出的研究始于2012年發表在世界衛生組織期刊的高被引SCI文章。早期的研究承襲已獲權威認可的學者觀點,以我國全人群為研究對象,聚焦家庭層面,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災難性衛生支出算法融合邏輯回歸方法進行風險因素分析。后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403073),探究了傳統災難性衛生支出算法與我國醫保制度如何適配的問題。隨著實例分析結果的呈現與問題解讀視角的不斷豐富,進一步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874045),拓寬了理論框架,不囿于醫保制度體系內部的挖掘,而是關聯醫保制度內部要素及其所處的復雜環境進行探索。其間,隨著脆弱特征圖譜的刻畫、風險人群的動態捕捉,我們的研究由全人群進一步細化,將其進行分層、組合,解析了中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及癌癥人群的風險特征,完成了多視角、多層次、多維度的人群畫像繪制。在研究演進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突破多學科限制、提升方法學更新速率是深化研究效果使其更貼合現實的重要環節。同時,我國災難性衛生支出研究領域中,家庭層面的人群測算已較為完善,而疾病經濟負擔附加風險也會疊加于地區層面之上造成多方面影響,但學者對該方面卻鮮有關注。因此,將復雜的區域特征簡單壓縮到二維層面構建風險抵御防線仍略顯不足,還原區域特性、綜合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地架構立體的風險抵御框架才更為貼合實際且便于推行。在此背景下,我們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2174047),探索性地拓維空間視角,將傳統的家庭層面災難性衛生支出測算聚合于區域層面進行分析,打通空間屏障,躍升至宏觀視角,聚焦省域、市域,進行區域風險特征圖譜繪制。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我們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當前研究領域已形成以“理論模型構建—評價工具開發—實證研究—問題診斷—策略優化”為鏈條的研究模塊。本書首次探索并構建了災難性衛生支出多維風險脆弱性耦合理論分析框架,通過多學科方法學的引入與融合,從社會經濟、人口特征、疾病、地域、社會制度、環境等多維視角,對全人群、老年人群、農村人群、慢性病(10種)人群進行了多維度、跨時空、全方位的追蹤測度,重點關注脆弱人群、邊緣人群與潛在致貧風險人群,對其形成因素、驅動機制及改善策略展開了深度詮釋,實現了探索性理論創新與多層級實證研究有效接續的輻射狀研究布局,為棘手決策提供了科學循證依據。截至目前,已完成的成果清單涵蓋以下幾個部分:(1)兩個理論評價模型——基于CAS視角的大病醫保理論評價模型、空間基因視域下醫保減貧理論評價模型;(2)三個評價工具集——災難性衛生支出關鍵參數界定、大病醫保層級架構—運行流—非線性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區域醫保減貧效應評價指標體系;(3)三個人群全景測度——我國全人群10年醫保實施效果測度、我國中老年人群8年疾病經濟負擔測度、時間切片下慢性病人群災難性衛生支出測度;(4)三個問題診斷清單——基本醫保制度失效環節與問題診斷、大病醫保制度失效環節與問題診斷、災難性衛生支出高發人群脆弱性特征圖譜;(5)一個策略優化模型——醫保優化路徑與策略改進模型。
本書可作為災難性衛生支出領域相關理論與算法學習的工具用書,也可作為健康貧困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醫保制度評價及減貧效果分析的案例參考用書。此外,本書還依據過往的研究成果,從多維度、多主體出發,提出了微觀、宏觀層面,平面、空間視角的全方位醫保制度優化路徑,亦可作為政策參考用書。
李葉
2022年11月于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