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公共物品原理與全球碳中和解決方案
- 楊寶明
- 356字
- 2024-12-18 17:14:55
1.4 全球碳中和的決定性因素: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2005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國家;2013年,中國人均碳排放超越歐盟;2021年,中國人均碳排放超過發達國家人均碳排量。中國碳排強度雖然在持續下降,但仍遠遠超過全球主要經濟體。碳排總量與碳排強度使得我國碳中和的進程成為全球碳中和進程的關鍵因素。
我國于1992年11月7日經全國人大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加入全球碳中和的國際協作,積極履行碳減排的責任。2020年,我國提出了“3060”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目標以來,我國科學有序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承諾,成立雙碳工作領導小組,基本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碳市場有序運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向國際社會發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信號,增強了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治理發展前景的信心。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碳中和的決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