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都留下吧(賞點追讀吧)
- 魏忠賢個老登,咋混成了太祖義兄
- 不屈的草根
- 2138字
- 2024-12-24 00:01:53
“就這么讓他走了?”
田爾耕看著阿布鼐打馬遠去的背影,有些不解的問道。
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的義父是怎么搞定的這個蒙古三王子,但從阿布鼐對魏忠賢的那份謙卑樣子看,
好家伙,
蒙古草原上有了一個對大明,
哦不,“靠山王”的迷弟。
而且還是黃金家族日后可能繼承大統(tǒng)的王子,
就問你屌不屌?
“不讓他走,你留他吃中飯?告訴你,這些蒙古人的飯量極大!”
魏忠賢打趣道,
“你派一隊人馬,暗中保護他,讓他通關方便點,記著,這人是咱們將來的財神爺之一!”
田爾耕有些聽不明白,但義父說的,總不會錯的。
所以木訥的點了點頭。
回京后,形勢一切大好,
而且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征兵處的官員來報告,才一天半,就已經招募了7000多人,都是精壯漢子,
若不是要求底子必須可以查的清楚,恐怕還能招募更多的人手。
徐光啟和孫元化那邊也是捷報頻頻,利用魏忠賢給他們劃出來的一處秘密作坊,彈簧這東西,居然真的按照魏忠賢的法子搞了出來,明天應該就能出第一支樣品。
而他需要的袁崇煥等人,也都在來的路上了,應該不日就會趕到,
當然了,唯一不好的消息就是人多了,這銀子便如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好在他的底子厚,之前不是貪污的比較多么?
如今正是這些銀子拿出來花的好時候。
魏忠賢一邊命令田爾耕務必保護好孫元化那邊的武器作坊,一邊開始精選在京的匠戶,也必須家底子干凈。
家底子不清楚的,不管技術多么出色,統(tǒng)統(tǒng)不要。
解決完這些事情,他就開始去挑兵了。
“七千人馬,太多了,兵在精,而不在多啊!”
這話讓王體乾等人差點沒噴出來,
這年頭還有嫌兵太多的?這不是凡爾賽么?
隨著“靠山王”的駕到,校場的七千多兵士,自然都打起了精神,因為他們在這之前就已經得到了消息,人家壓根就不需要這么多兵,最終好像只有三千人馬能留下來。
魏忠賢此刻威風凜凜的站在演武臺上,對著下面的眾人喊話,
“弟兄們,本王知道你們加入新軍,是為了拿餉銀,讓家人過好日子,本王可以向你們保證,只要你們盡心盡力盡忠,大塊肉,要多少有多少!大碗酒,要多少有多少!銀子,要多少有多少!”
“就是女人,也要多少有多少!”
魏忠賢的話說完,現場鴉雀無聲,這不妥妥的強盜部隊么?
跟印象中的王師,好像不大一樣啊。
雖然大明此刻的軍紀已經敗壞的差不多了,但明面上的漂亮話還是要說的。
終于,靠前排的一個小兵怯生生的發(fā)問道,“王爺,您說的可當真?”
“哈哈哈!問得好!”
魏忠賢知道跟這些丘八說話,什么忠君愛國,等于放屁!
在沒有拿到切切實實的利益前,誰也不會把忠心交給你。
控制他們的家眷,只是威,
而給他們想要的東西,才是恩,
恩威并濟,這支軍隊才可以算得上魏家的私軍,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新軍!
在現在,總不可能跟他們說為人民FW吧?
“酒肉銀子,靠的是你們的軍功,只要干的好,當然有!”
“至于女人,咱大明的老百姓,是肯定不能禍害的,不然咱們成了土匪和強盜,可如果是敵人的女人呢?那就可以賞賜給你們!本王可以向你們保證,到時候,你們只會為家里老婆太多而發(fā)愁!”
“哈哈哈~~~”
現場一陣哄笑。
“但這支新軍,并不好入!你們不要以為拿了5錢銀子,就算是新軍了,屁!還早的很呢!今天,本王就要給你們這些新兵蛋子開開眼,是騾子是馬,咱們好好溜溜。溜完了,騾子走人,馬留下!”
魏忠賢沒有了之前的嬉笑,手一揮,早就有軍官上場來宣布選拔內容和規(guī)矩。
其實也很簡單:
規(guī)定的時間里跑五公里,跑到的合格,跑不到的淘汰。
指定的石鎖,能搬得起來的合格,搬不動的淘汰。
接著就是紀律性的篩選,聽口令的合格,我行我素且屢教不改的淘汰。
......
諸如此類,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魏忠賢需要的是高度的服從,加上適當的體能!
讓魏忠賢頗有些意外的是,這些來參加的兵員,居然身體素質都相當不錯,第一關和第二關僅僅淘汰了四百人左右,就是紀律性那關,淘汰了足足一千多人。
最后加上其它的關卡,最后層層篩選,還有五千多人留了下來。
當兵部的官員詢問是否還要繼續(xù)刪減,魏忠賢略一沉思,還是決定都留下來。
畢竟這些兵的素質已經相當不錯了。
留下來的歡呼雀躍,被淘汰的滿臉不甘心,不過魏忠賢還是給了他們一定的希望,以后新軍可能還會擴編,到時候歡迎他們再來參加選拔。
五千多士兵,說實在的,已經讓魏忠賢有些壓力了,畢竟他手頭的銀子就這么多,每天的山吃海喝,都是一個巨大的支出。
這些人可是不參加生產的,純支出!
魏忠賢就是再有錢,也有些撐不住。
好在他現在是初創(chuàng)時期,必須要舍得,
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
武器還可以換換,先練大刀與隊列,
這時候的隊列不可能像后世現代軍隊那樣,魏忠賢還沒有那個精力去推廣,但簡單的操練,還是問題不大的。
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服裝問題。
一支現代化的新軍,服裝太重要了,而大明的鴛鴦戰(zhàn)襖,防護性比較一般。
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紅色,衣長到膝蓋,袖口窄,里面是棉花。
這種軍服,學名叫“鴛鴦戰(zhàn)襖”,又稱“紅胖襖”。
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
因此他果斷的放棄這種軍服,反正庫房里的都是歪瓜裂棗,還不如重新做一批。
他結合明軍的布料特點,輔以后世的簡單簡便原則,再加上了護心鏡等輔助設備,就制作成了類似19世紀末的歐洲陸軍軍服。
這種軍服的防護性肯定比不上那些鎖子甲,但它有一個極大的優(yōu)點,就是輕便,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部隊的機動性!
而魏忠賢堅信,只要自己的火力夠猛,韃子連射箭的機會都不會有什么,那自己要那些可笑的防護來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