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再有下次,咱廢了你!
- 魏忠賢個老登,咋混成了太祖義兄
- 不屈的草根
- 2050字
- 2024-12-14 07:02:00
“魏忠賢,不可造次!”朱由檢恢復了自己的帝王威儀,當庭喝止。
誰知剛才還一臉冷峻的朱元璋立刻堆起笑臉迎了過去,
“兄長,你怎么才出來啊!”
兄長?太祖居然叫魏忠賢兄長?這是怎么回事?
朱由檢有些回不過神了,這不大合適吧?
“見過皇伯父(靠山王)”
在場的其它祖宗們,包括成祖,居然全部朝他躬身行禮。
“既然皇伯父開口了,那就留你一命,滾一邊去!”
朱棣居然真的松手了,把捂著脖子大口喘氣的王承恩一腳踢開,
朱由檢的腦子明顯不夠用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輩分全亂套了呀!
“老祖宗,這......”
要問原因,肯定還是要問輩分最高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轉過身來,又換上了一副威嚴的表情,
“混賬玩意兒,咱義兄的名諱是你能叫的?咱都不敢直呼其名,你是什么輩分,焉敢如此?”
他作勢還想要找點東西抽兩下這個不成器的后輩,不過這個大殿上可沒有什么趁手的東西。
朱由檢渾然不知自己已經躲掉了一場“教育”,兀自不服氣的頂嘴道,
“老祖宗,這人我認識啊,我朝的司禮監太監魏忠賢啊,你們是不是被他騙了?”
聽到朱由檢說的話,在場的所有帝王都是以一種看白癡的目光看了過來,
“他在你的朝代到底是什么身份職務,咱不清楚,也沒興趣知道,可你要知道,他現在的身份就是咱的義兄,大明的‘靠山王’,與大明同休戚!懂么?”
“不可能!他在朝中結黨營私,把持朝政,賣官鬻爵,甚至被人公開叫‘九千歲’,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祖宗們可千萬不要受他的蒙蔽......”
“啪!”
他爹泰昌帝實在聽不下去了,直接上前賞了他一個大鼻竇。
清脆的聲音響徹殿宇,朱由檢不可置信的捂著自己腫起來的臉龐,委屈的看著朱常洛,
他實在不明白自己的父皇為什么要當眾打自己,
難道真的只是為了一個閹人?
“打的好!這才是咱的好孩子!”
朱元璋恨鐵不成鋼的看過來,要不是泰昌帝打的快,他打的還會更重。
這個蠢貨,豈不聞“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
有真本事的神仙,怎么可能隨便就暴露自己的身份?
這是世間小民都懂的道理,
他的書真是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九千歲怎么了?他都是咱的義兄了,就是叫九萬歲又能怎么了?一個稱呼能頂什么用?迂腐!”
朱由檢聽了一陣無語,
這不是謀反是什么?
換了別人,你還有這么好的脾氣?
只不過聽到老祖宗都如此發話了,其它皇帝只能沉默不語。
雖然大家都見識過魏忠賢的神通廣大,但“九萬歲”,
啊這......
豈不是凌駕于所有皇帝之上了?
不過既然老祖宗發話,其它人自然不可能反對。
萬歷皇帝趕緊勸道,“蠢皇孫,“靠山王”是太祖的義兄,是咱老祖宗!見他如見太祖本尊!你還不快過來給他行禮賠不是?”
“是啊,吾弟須謹記,他是朱家子孫最值得信任和必須依靠之人!有他在,大明就在!皇兄的意思,你聽得懂么?”
其它皇帝也紛紛點頭支持。
聽到眾人如此偏袒魏忠賢,朱由檢徹底凌亂了,
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
家人么,誰懂啊?
“你當咱們是怎么過來的?都是皇伯父利用自己的法力渡過來的,皇伯父法力無邊,壽與天齊,如果真的像你所說的是大奸臣,這大明早就姓魏了,還會輪得到你當皇帝?”
朱棣沒好氣的訓斥道。
“好了啦,重八,老四,你們就不要訓他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大明的千斤重擔就壓在他的身上了。”
聽到魏忠賢居然幫自己說話,朱由檢還是有些吃驚的,今天他先是把祖宗們帶了過來,然后虎口救險王承恩,現在又給自己解圍。
一時間,他的情緒十分復雜,說不清道不明。
“好,看在義兄的面子上,咱饒過你一次,再有下次,咱廢了你!”
別看朱元璋語氣很重,但打是親罵是愛,只有對至親才會如此,
也充分說明了老朱對朱由檢寄予厚望。
實際上不寄予厚望也不成啊,
朱由校就這么一個親弟弟,又沒有子嗣,再說就算有子嗣,現在的局面也不允許再出現小皇帝出來“試水”了。
他來這個時空的時間非常有限,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任務。
魏忠賢當然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可憐天下父母心,因此也是看破不說破。
只是淡淡的看了看手腕上的電子表(浪琴沒有這個的倒計時好用),
“重八,還有一炷香的功夫!”
聽到時間流逝的如此之快,朱元璋臉色一緩,招呼朱由檢,
“你跟咱過來,兄長,你也來。”
朱老四見父皇等人走向邊上的一間暖閣,也想跟上,不料卻被老朱眼睛一瞪,“你在這里好好教育一下你的燕王一脈子孫!瞧瞧,他們都干的什么好事!”
剛邁出兩步,又停下吩咐道,“莫讓其它人接近!懂么?”
他說完這句話,用眼神瞄了一眼王承恩,
朱棣會意,躬身告退。
當暖閣的房門關上后,朱元璋瞅了一眼后面跟過來的朱由檢,
立刻變了一副面孔,
“跪下!”
面對太祖的呵斥,朱由檢有些束手無策,但礙于老祖宗的強大氣勢,還是頹然跪了下去。
“你知道咱為什么要你跪下么?”
朱由檢聽后一臉茫然,老祖宗顯靈也就算了,怎么對自己這么兇?
自己登基后,來太廟的次數不少啊,香火也都是給足,為啥要如此?
“德約(朱由檢的字)不知。”
“不知?呵呵,”朱元璋冷笑一聲,“你可知道,如果任由歷史發展,大明最終就斷送在你的手里!你是大明最后一任君王,也就是末代皇帝!”
“不可能!”朱由檢一臉驚恐。
雖然他知道大明面臨的困難很大,強敵環伺,朝中局勢也不穩定,但爛船也有三千釘。大明這艘大船雖然風雨飄搖,但真要傾覆它,還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