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外星信號的發現歷程

早期射電天文學探索

20世紀中葉,射電天文學開始興起。科學家們使用射電望遠鏡掃描天空,希望能探測到來自外星文明的信號。1967年,英國天文學家喬斯林?貝爾?伯內爾在研究射電脈沖星時,最初以為發現了外星信號。她發現了一種周期非常穩定的射電脈沖信號,其周期短且極其規律。最初這一發現令人興奮,因為如此規律的信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外星智慧生命有意發出的通信信號。不過,后來經過深入研究,這些信號被證實來自脈沖星,這是一種高速旋轉的中子星。

SETI計劃與信號探測

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是對外星信號探測的重要項目。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大耳朵射電望遠鏡收到了一個著名的信號“哇!(WOW!)”信號。這個信號強度較強,持續時間約 72秒,頻率在 1420兆赫茲左右。1420兆赫茲這個頻率對于外星信號探測有著特殊意義,因為這是氫原子在基態下的超精細結構躍遷頻率,被認為是宇宙中最有可能用于星際通信的“天然頻率”。這個信號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外星文明信號之一,但可惜的是,它之后再也沒有出現過。

外星信號的可能形式

射電信號

射電信號是目前外星信號探測的主要目標。因為射電波段的信號在宇宙中傳播時相對穩定,受星際介質干擾較小。除了像“哇!”信號這樣的窄帶射電信號外,科學家還在尋找其他可能的射電信號模式。例如,可能存在調制后的射電信號,就像我們地球上的無線電廣播一樣,通過對載波進行調制來傳輸信息。外星文明可能會使用一種我們尚未知曉的調制方式,將語言、圖像或其他數據編碼在射電信號中。

光學信號

光學信號也是一種可能的外星通信方式。外星文明可以通過改變恒星的亮度或顏色,以特定的模式來發送信號。例如,利用巨大的光帆或者戴森球結構(一種假設外星文明為了收集恒星能量而建造的包圍恒星的巨大裝置)來調制恒星的光輸出。在地球上,我們可以通過光學望遠鏡觀測到恒星亮度的異常變化。如果這些變化呈現出規律的、非自然的模式,就有可能是外星信號。

引力波信號

隨著引力波的發現,科學家也開始考慮外星文明是否會利用引力波進行通信。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由有質量的物體加速運動產生。外星文明如果能夠操控巨大的質量體,以特定的頻率和模式產生引力波,這些引力波信號就有可能在宇宙中傳播并被我們探測到。不過,目前引力波探測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探測到外星引力波信號的難度非常大。

外星信號的識別與驗證

自然現象的干擾

識別外星信號的最大困難之一是區分信號是來自外星文明還是自然現象。宇宙中有許多天體和物理過程會產生各種電磁信號。例如,恒星黑子活動、超新星爆發、星系核的活動等都會發射出強烈的射電、光學等波段的信號。脈沖星信號在最初被發現時就曾被誤認為是外星信號,還有類星體的射電輻射也非常強烈且具有復雜的結構。因此,需要通過詳細的頻譜分析、信號的持續時間和穩定性等多種因素來判斷信號是否具有人工特征。

信號的重復驗證

一個真正的外星信號應該是能夠被重復探測到的。對于像“哇!”信號這樣只出現一次的情況,很難確定它就是外星信號。在 SETI計劃等探測項目中,科學家們希望能夠在不同的時間、使用不同的望遠鏡再次探測到相同的信號。如果一個信號能夠在多個地點、多個時間被穩定地探測到,并且其信號特征符合人工信號的預期,那么它是外星信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外星信號背后的意義與影響

對科學認知的沖擊

如果證實了外星信號的存在,那將對我們的科學認知產生巨大的沖擊。它將直接證明外星文明的存在,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觀念都將發生改變。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外星信號的內容來了解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數學和語言體系等。這可能會促使我們重新審視地球生命的地位和發展方向,以及宇宙中生命的多樣性。

社會和文化影響

在社會層面,外星信號的發現會引發全球范圍內的轟動。人們對宇宙和外星生命的觀念將從猜測轉變為實際的認知。宗教信仰、文化觀念等可能會受到挑戰和重新塑造。在電影和文學作品中,外星生命一直是熱門題材,真正的外星信號發現將會使這些虛構的情節變得更加現實,引發公眾對人類未來與外星文明關系的廣泛討論。

不明飛行物(UFO)

全稱為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指不明來歷、不明性質,漂浮及飛行在空中的物體,常被描述為圓盤狀、會發光、旋轉飛行的外星飛船,但實際上其外形多樣,非圓盤狀的不明飛行物也被稱為 UFO.以下是不明飛行物的詳細介紹:

歷史記載

古代記載:在歐洲古代《圣經》舊約的《以西結書》中就有相關描述;中國古代將不明飛行物叫做星槎,早在 3萬年前原始人的壁畫中就有類似飛碟和外星人的圖案,《晉書》等古籍中也有類似記載;古埃及的第十八王朝時期,《圖利紙莎草紙》記錄了天空中出現巨大火圈并伴隨難聞氣味的不明飛行物等.

近現代記載:1878年 1月美國農民 J.馬丁看到 UFO,引起廣泛關注;1947年 6月,美國企業家 K.阿諾德駕駛私人飛機時看見 9個 UFO從天空掠過,“飛碟”一詞由此誕生;1947年 7月 8日的羅斯威爾事件更是引發軒然大波;1952年啟動的藍皮書計劃,共收集到一萬兩千余份 UFO目擊報告.

外觀種類

飛碟狀:呈圓盤狀、中間凸起,夜間觀測有圓形不明光環,能夠表現出地球人飛行器無法做到的飛行特征,例如在空中懸停、驟停、倒飛、瞬時極大加速或減速、直角甚至銳角轉彎、無聲波推進等,以驚人的速度變換各種姿態自由飛行,隨時改變方向,甚至瞬間消失.

其他形狀:螺旋狀、扇狀、光團狀、球狀閃電、球殼狀、紡錘狀、懸停的 V形、空中怪車等,這些形狀的不明飛行物很難用已知的自然現象或人為現象進行解釋,不過也有部分不明飛行物的形狀可以用自然現象或人為現象來解釋,如火流星狀、亮星群狀、光斑狀、飛棒狀等.

飛行特征

高速飛行與機動性高:UFO的飛行速度快,來去無蹤,能突然出現和消失,并且可以任意改變方向,如垂直升降、懸停、翻轉,還能進行“直角”或“銳角”旋轉,不受慣性影響,可連續折線向前或向后移動,這一系列特征都與常規飛行器有很大區別.

反重力表現:有些 UFO看似可以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停留在空中,或者傾斜地上升、下降或滑動,仿佛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這種反重力的表現增加了其神秘色彩.

可能的解釋

自然現象:一些 UFO現象可能是由自然現象引起的,如流星、彗星、球狀閃電、極光、云團等。這些自然現象在特定的條件下可能會呈現出奇特的形狀和運動軌跡,被目擊者誤認作不明飛行物.

人造物體:包括飛機、衛星、火箭、無人機、氣象氣球等人造飛行器或探測設備,在某些角度和光線下,可能會被人們錯看成不明飛行物。例如,一些新型的無人機或實驗性飛行器,其外形和飛行方式可能較為獨特,容易引發誤解.

心理錯覺:人類的視覺和心理因素也可能導致對不明飛行物的誤判。在光線不足、天氣條件不佳或觀察者處于疲勞、緊張等狀態下,可能會產生視覺錯覺或幻覺,將一些普通的物體或光影想象成不明飛行物.

惡作劇或誤認:部分 UFO事件可能是人為的惡作劇,有人故意制造虛假的目擊事件或偽造相關證據來引起關注。此外,一些人可能會因為對飛行器或自然現象的不了解,而將一些常見的物體誤認作不明飛行物.

著名事件

羅斯威爾事件:1947年 7月 8日,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市的一家報社刊登消息稱,空軍在當地發現了墜落的飛碟,這一事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雖然后來美國軍方解釋稱是氣象氣球墜毀,但仍有許多人對這一解釋表示懷疑,各種陰謀論和外星傳說也因此流傳開來.

華盛頓不明飛行物事件:1952年,美國華盛頓上空出現了大量不明飛行物,這些飛行物被雷達和地面目擊者同時觀測到,它們在城市上空盤旋、穿梭,速度極快且飛行軌跡異常靈活,引起了公眾的恐慌和廣泛關注,美國軍方曾出動戰斗機進行攔截,但未能成功.

鳳凰山 UFO事件:1994年,中國黑龍江省五常市鳳凰山地區發生了一起 UFO目擊事件。據目擊者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白色的不明飛行物在鳳凰山南坡上空停留了大約 20多分鐘,該物體呈蝌蚪狀,周圍有云霧狀的光芒環繞,這一事件在中國引起了較大的反響,也引發了眾多關于外星生命和不明飛行物的猜測與研究.

研究現狀

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一的國家都在對不明飛行物進行研究,美國有藍皮書計劃等,收集了大量的 UFO目擊報告并進行分析.

2023年 7月 2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監督和問責委員會附屬委員會舉行了一場以不明飛行物為主題的聽證會,前美國空軍情報官員格納什聲稱美國政府長期對公眾隱瞞關于 UFO的項目和相關信息,但未拿出實質性證據.

2024年 11月 14日,美國國防部全域異常解決辦公室發布了關于“未知空中現象”目擊事件的年度報告,稱有 21份目擊報告目前尚無法解釋,但同時表示沒有發現地外生物、活動或地外技術存在的證據。

人類的科學雖然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仍然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許多復雜的自然現象和生物現象,我們現有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還不足以提供完整的解釋。例如,在宇宙學領域,暗物質和暗能量占據了宇宙大部分的組成成分,但我們對它們的本質了解甚少。同樣,在微觀世界,量子力學中的一些現象,如量子糾纏,雖然已經被觀察到,但仍然難以用直觀的方式去理解。這種科學發展階段的限制使得許多神秘事件和未知生物現象暫時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方城县| 太仓市| 武城县| 定结县| 黄陵县| 盐边县| 青田县| 四平市| 涿州市| 延川县| 诸暨市| 巍山| 杂多县| 丰县| 宾阳县| 潞城市| 宿松县| 沂南县| 壶关县| 潜山县| 炎陵县| 绥德县| 墨玉县| 三江| 兰溪市| 浙江省| 曲阜市| 施甸县| 南和县| 澜沧| 柳河县| 德清县| 察雅县| 南郑县| 红河县| 宝兴县| 礼泉县| 万山特区| 隆子县|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