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峰回路轉
- 文豪:大不列顛1820
- 既狂且狷
- 2633字
- 2024-12-07 16:10:00
泰勒大宅門口,十幾輛馬車等待就緒,老泰勒的棺材就在車隊中間。
布萊恩沒有上車,轉身向不遠處發出邀請,“我這還有位置,沃爾特先生要不來我這輛車?”沃爾特眉梢微抬,欣然同意。
不一會兒,車隊緩緩啟動。
沃爾特率先打破了車廂內的寧靜。
“泰勒先生雖然遺憾離世,但有泰……”
“您可以叫我布萊恩。”
兩雙眸子撞在一起,沃爾特情不自禁瞇了下眼睛,旋即面露微笑,繼續道,“泰勒公司有布萊恩你在,老泰勒先生想必也會安心許多。”
“我還年輕,無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都還要依靠各位前輩指點。”
布萊恩邀請他上車可不是互相恭維來的,作為倫敦乃至全英發行量最大的報刊,今天在場眾人的身家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沃爾特一家。
管家是依慣例給沃爾特家發了邀請函,可誰都沒想到他真的會來。
可是既然來了,布萊恩就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畢竟他是現如今為數不多能幫到泰勒家的人。
“說起《泰晤士報》不得不提起貴社的總編輯約翰·斯托達特先生,但在我看來,能夠慧眼識英發掘斯托達特的老沃爾特先生才更值得這份夸贊和榮耀。”
雖然明知道布萊恩是有意這樣說,沃爾特聽到自己父親得到肯定依舊顯得很高興。
“可在我研究過貴報刊的發展軌跡之后,我相信世人都遺漏了一塊金子,一個把《泰晤士報》引上巔峰的奧德修斯。”
聽著聽著,沃爾特漸漸放下撫摸胡須的右手,神情認真起來。
“力排眾議,拒絕了國會的秘密津貼,切斷了政府對報社的直接影響;大量培養鍛煉專業記者,將這些人才派往國內各地乃至于海外各國,聽說起初有不少人在反對你。”
布萊恩笑了笑,面色突然嚴肅起來,“直到滑鐵盧戰役傳來消息,法蘭西最高傲的皇帝拿破侖,戰敗逃走。全大英《泰晤士報》是第一個得到消息,并刊登出來的報紙。”
“想必那一刻,再也沒有人會反對你的決定了。”
“沒想到。”
搖搖頭,沃爾特倚在靠背上的肌肉漸漸松弛下來。
“沒想到一個未曾謀面的年輕人對我竟如此了解,而且恰好說中我最得意的幾次決議。”
“看來老泰勒真的有個好接班人。”
見氣氛正好,布萊恩趁勢說出自己的目的,“不知道沃爾特先生對蒸汽印刷機怎么看?”
沃爾特的年齡只比老泰勒小幾歲而已,就行業經驗來說還要再老泰勒之上,加上泰勒家族前不久遇到的問題,這時候哪還能不懂呢?
“你說吧,看在老泰勒和今天我們相談甚歡的份上,能幫的我盡量幫。”
布萊恩神色一滯,內心不禁吐槽,說好古板傳統的英國人呢?你這樣直接把話戳破我還怎么好引你接手這燙手山芋呢?
“法蘭西最新發明的富德里尼耶印刷機,印刷效率至少是我們現在用的蒸汽印刷機的4倍以上,而且用墨更少、印刷質量更精良,機器也更不容易出毛病,不知道沃爾特家有沒有興趣?”布萊恩早已今非昔比,哪里會這樣就被人架住,索性也就坦白了說。
馬車已經走了一段路,車廂里的溫度也升了上來,沃爾特脫下海貍皮手套,捏在手中。
“有興趣。”
布萊恩面色一喜,老泰勒留下來的債務主要在于兩方面,首先就是這批新式機器,空有效率卻卻無法轉化為有效效能。
因為泰勒公司既沒有足夠數量的文章,新聞、小說印刷發表,也沒有足夠的市場占有率,此時1820年在英國的識字率雖然達到了驚人的50%以上,但有能力經常購買報刊的依舊是少數人,圖書數量的銷量相對來說就更加低下了。
既沒有銷量也創造不了收益,這批機器只能在工廠吃灰,可印花稅和法國佬可不會心慈手軟,約定好的租賃協議長達三年之久,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少1便士都要上法庭。
現在有人愿意接過這個吞金獸,他高興都來不及,可下一秒沃爾特說的內容就讓布萊恩的臉色冷了下來。
“不僅有興趣,我還愿意接過整個泰勒報業公司,你所憂心的債務都由我來承擔。”
“沃爾特先生大概是在說笑,泰勒公司還沒有打包出售的打算。”
身材魁梧的沃爾特上身微微前傾,盯著布萊恩的眼睛再次詢問,“不考慮一下?我可以保留泰勒家族的名字不變,這邊的產業也可以交由你來管理。”
得到的回答只有布萊恩堅定的搖頭拒絕。
“我絕不出賣泰勒家族。”
“可惜了。”
頓時,車廂里安靜下來,兩人也不再談論其他話題,一人靠后閉目養神,一人望向車窗外,無神的看著沿途街景。
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圣保羅大教堂,老泰勒生前就在那里訂好了墓地,現在他們剛剛行駛到波特曼廣場,遠遠的已經能望到倫敦塔的塔尖了。
干凈整潔的地磚,路燈的鐵柱佇立于沿途人行道上,道路兩旁面包店、鮮花店、書店、服裝店琳瑯滿目。
突然,布萊恩搖下車窗,招手呼喊。
“來份報紙!”
挎著一個棕色布包,正向路過的先生太太推銷商品的小男孩立即轉過頭,一下子就鎖定了正在招手的年輕先生。
“最新的《曼徹斯特衛報》,《觀察家報》,《郵童報》,《泰晤士報》,《評論》您要哪種報紙?”小不點一邊快步跑著跟上馬車,一邊扯開包帶流暢的吆喝道。
從高至低,布萊恩清楚的看到那挎包里不僅有報紙,還有帽子、皮帶和發粉許多商品,這年頭普通人家的孩子做點生意補貼家用簡直在正常不過。
“你這有的報紙各來一份。”
小家伙沒想到一開張就是個大買賣,一高興人影便消失在布萊恩視線里,下一刻才氣喘吁吁的跟了上來。
“開慢點!不著急,你慢慢來。”
布萊恩向駕車的車夫招呼了一聲,然后溫聲安撫著急忙慌的報童。其實馬車開的一點都不快,只是報童還太小了。
不一會兒,厚厚一疊報紙從窗戶遞了進來,反之落在報童手里的是一枚圓圓的硬幣,上面印著喬治三世的頭像,外沿有一圈拉丁文——蒙神圣恩。
“不用找了。”
用一鎊來買這些報紙綽綽有余了,多的錢可以讓他今天早點收工回去休息,冬天的倫敦對不少人來說太難熬了。
展開報紙,布萊恩津津有味的看著這個年代的報紙,印刷字體非常小,并且排版很密;信息分布雖然可以看出來盡力在統一了,但還是有零散廣告、笑話、趣聞占據紙面的邊邊角角。
對比一下手中自家的《曼徹斯特衛報》,新印刷的報紙明顯要優于其他報刊。
但怎奈就是這一份過于優越成了壓垮老泰勒的稻草。
翻開報紙,布萊恩粗略閱讀著,
“本報呼吁倫敦警察應該驅逐城內的吉卜賽人,最近頻發的偷竊孩子案件極有可能是由這群人犯下。”
“1月28日上午,圣詹姆斯教堂對于史密斯盜竊教堂土豆的訴訟審判如下。”
“《曼徹斯特衛報》誠聘來稿,文體不限,題材不限,內容擇優錄取,一經選用稿費即刻發出。”
唔,自家報紙的征稿訊息?
翻開下一份報紙,《郵童報》誠聘來稿,……
越翻越快,他發現每一份報紙最后都會有這樣的征稿啟事,最多是因為報刊類型不同而對來稿品類有所傾向。
放下報紙,布萊恩在沃爾特探尋的目光中捏了捏下巴。
求人不如求己。
他或許找到拯救泰勒公司的辦法?
產量,質量完勝的情況下,泰勒報業公司欠缺的只剩內容而已。
足質保量,引人眼球,一擊制勝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