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瞻基,罩他!
- 大明:臣朱元璋拜見永樂大帝
- 十年廢物
- 4113字
- 2024-12-17 00:00:00
十日后!
北方草原!
朱棣瞧著似曾相識的北國風(fēng)光,不由得感慨道:
“江山如此多嬌??!而你我,卻魂歸一方了!”
“爹啊!”朱高熾胖胖的身軀在馬上顯得異常奇怪,他開解道:
“豈不聞光陰如駿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人啊,哪有永遠(yuǎn)少年的道理啊!”
“好了!”朱元璋望著草原,點點頭。
咱這幫兒孫干得不錯,起碼沒給自己丟臉。
咱打下的江山,他們是越變越多了。
且明軍的裝備,早已不是立國之初的貧窮模樣。
鎧甲、兵器、紅衣大炮那是一應(yīng)俱全。
神機營中,火藥裝備那是修繕完備。
騎兵充足,完全可以和游牧民族硬碰硬。
這些都說明了,朱老四和這個明仁宗干的還是不錯。
他對此戰(zhàn),懷有必勝之決心。
朱元璋瞧著遠(yuǎn)方肅穆的瓦剌部旗幟,道:
“這個瓦剌是什么來頭?”
軍陣嚴(yán)明,軍紀(jì)嚴(yán)苛,無論是兵營扎寨,亦或是哨崗,還是這些天的情報顯示。
這個瓦剌部大漢馬哈木,絕非是等閑之輩。
咱老朱也是見過游牧民族的,就像什么王保保之類的,咱也沒怵過。
這大明的天下是從哪里來的,不就是元人那里奪來的嘛?
可元人愿意給嗎?
他們不愿意!
咱老朱就只能用刀,用炮將他們轟走。
這些在百年前肆虐中原,攻無不克的蒙古還不是灰溜溜地跑了。
可如今,看他們這些人,頗有蒙古遺風(fēng)。
若不鏟除,實會成我大明之患。
瓦剌,明朝之前亦稱斡亦剌部。
元朝建立,歸順于元朝。
后元朝被擊敗,瓦剌獨立。
“爹,您在時瓦剌部還籍籍無名,否則您早就讓徐達(dá)大將軍把這些人全部鏟除了!”
“這個游牧部落,是在兒子時逐漸興盛,并成為我明朝大患!”
“而這個馬哈木,為了深入了解明朝,竟在我大明的軍營中當(dāng)了二十年的馬夫!”朱棣心中后悔。
若是當(dāng)初知道此人為馬哈木,定斬不饒。
朱元璋聞言,看向遠(yuǎn)方。
此人若果如朱老四所說,那定是雄主啊。
難怪以朱老四的能力都沒拿下人家。
“那你說,咱這個后世兒孫,能行嗎?”朱元璋微微一笑。
朱高熾連忙替兒子說:
“太祖,您放心吧,朱瞻基這孩子自有分寸,定然不會如此冒失!”
“嗯,回吧!”朱元璋點頭。
他對這孩子還是放心。
可他心中仍有一事不解,為何系統(tǒng)還未播報朱瞻基一生?
回到營帳!
樊忠前來稟告:
“稟太祖,太宗,先皇!瓦剌部使者已前往中軍營帳,陛下特令我請三位前往!”
使者?
他這是要投降?
朱棣狐疑。
要知道當(dāng)年,他差點兵敗,寧愿自殺也不肯投降。
如今兩軍膠著,戰(zhàn)事不相上下,怎會派使者前來。
“帶路吧!”朱元璋揮一揮龍袍,道。
“是!”
待幾位皇帝坐在一邊,位于主位之上的朱瞻基這才宣使者覲見。
只見來人氣勢洶洶,雖覲見朝拜,但傲慢之色溢于言表。
“尊使請起,有話直說吧!”朱瞻基便已知曉他們不是請降。
“我奉馬哈木汗之命!來向大明大皇帝下戰(zhàn)書!”使者高傲說道。
聽聞此話!
朱棣率先站起。
此人太過狂妄。
我大明乃天朝上國,物大地博,人口眾多。
而你瓦剌部不過占據(jù)彈丸之地,擁兵數(shù)萬而已,而能在此地大放厥詞。
你可知什么叫做大國威嚴(yán),你可知什么叫做天子一怒。
“太狂妄了!”
“是啊,簡直豈有此理!”
在場文臣無不議論紛紛。
而樊忠上前一步,握住腰刀。
只等皇帝一聲令下,自己就會將他就地正法。
“爹,你冷靜,冷靜??!”朱高熾用肥胖的身軀攔住了他。
咱們都是已死之人,火氣還這么大。
“坐下!”朱元璋有些冷冽。
聽聞老爹發(fā)話,朱棣這才憤憤不平地回到原位。
竟敢有人挑釁皇帝,找死。
此人已有取死之道。
朱瞻基緩緩站起身來,走了過來,答道:
“好!他想怎么打!”
使者神情倨傲:
“聽說大明皇帝的三千營,長于騎兵作戰(zhàn),馬哈木汗愿意親率中軍,與三千營作戰(zhàn)!”
“敗了!聽?wèi){大明大皇帝懲處!”
“而如果馬哈木汗贏了!請大明皇帝在有生之年不得出長城一步!”
此位使者直視皇帝,眼中無所畏懼。
正如這關(guān)外草原人。
這些關(guān)內(nèi)的百姓,不過都是溫順的綿羊罷了。
他們的財產(chǎn),都是我們的財產(chǎn)。
他們的男子,都是我們的奴仆。
他們的女子,都是我們?nèi)返膶ο蟆?
數(shù)千年來,一直如此。
否則,他們也不會修建長城,將自己像家禽一般圈養(yǎng)起來。
而我們,是長生天眷顧的對象。
我們的勇士,無不以一敵百。
至于大明!
這些奸詐狡猾之徒,只能憑借大炮和火銃,才能占到些許優(yōu)勢罷了。
沒有這些,他們什么都不是。
而我們,大元的正統(tǒng),勢必要繼承忽必烈的遺志,再次統(tǒng)一天下。
朱瞻基自然知曉他們狂妄的理由。
自從唐朝沒落!
既陷五代十國,又入兩宋時期,幾百年來,我漢人無不卑躬屈膝。
他就是要用此戰(zhàn),向大明邊疆各部落,展示我漢人雄風(fēng)。
“狂妄!簡直是狂妄!”
“豈有此理,簡直是豈有此理!”
文臣們無不義憤填膺。
撮爾小國,焉敢如此!
朱瞻基并未答復(fù),思索片刻,這才翩然一笑:
“馬哈木這是想一戰(zhàn)定勝負(fù)!”
“好,朕允了!”
“聽說馬哈木汗有一支八千人的中軍,個個都是好漢!”
“我大明也從大明三千營中選出三千營出來,朕親自廝殺一場,如何??!”
聽聞此話!
在場眾人都懵了。
就連樊忠也是一臉疑惑。
如今咱們有紅衣大炮與火銃。
這是我軍之利器。
為何棄我軍優(yōu)勢于不顧,而發(fā)敵人之長處。
他們是草原人,草原擅騎射。
于謙直接開懟:
“陛下,何必做這種賭約,僅靠火器,就可全殲瓦剌部!”
朱瞻基伸手示意不必再說,而后對著眼前使者說:
“回去告訴馬哈木,戰(zhàn)場上見!”
使者安靜退下。
在場眾人無不跪下:
“請皇上三思!”
........
“哎喲喂,兒子,你不會真要親自去吧!”朱高熾直接走了過來,擔(dān)憂道。
你可是大明的皇帝,要是戰(zhàn)場上有了什么好歹,那可怎么辦??!
就算你不考慮考慮我,也要考慮考慮你母后吧。
朱元璋站起身來,直接對著身邊的樊忠說:
“你親自去,把剛才說話的那位使者殺了,人頭給朕帶回來!”
此人竟敢如此藐視大明皇帝,罪不容誅。
“是!”樊忠領(lǐng)命道。
“明天找個人替代你吧!”朱棣看著他,道。
如今朝廷尚未安定,你可不能有所閃失。
就連老頭子我,當(dāng)了皇帝之后,也沒幾次親下戰(zhàn)場過。
更何況!
老子自小便跟著徐達(dá)、常遇春征戰(zhàn)。
靖難地時候,爛命一條,也打了不少的仗,那經(jīng)驗豐富。
可你自小養(yǎng)在宮中。
就連隨軍也只是做個參謀而已。
那真實的戰(zhàn)場,可比想象中更加殘酷,何必這么冒險呢?
“小朱啊,你這是作何用意,現(xiàn)如今的大明還沒有到皇帝拼命的地步吧!”朱元璋瞧著他,道。
神機營,紅衣大炮,咱們便可立于不敗之地。
為何要與帝王之軀,搏命一拼呢?
“太祖,爺爺,爹!我知道你們在想什么,是否覺得我太少年意氣用事了!”
“的確,舍己之長,攻彼之優(yōu),非戰(zhàn)也!”
“可是呢?”
“爺爺,您五征漠北,結(jié)果如何呢?”
這草原啊,就如同火種一般。
這個撲滅了,那個又起來。
而我大明,不可能永遠(yuǎn)出征。
這一場仗下來,耗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財力!
難以想象!
如果戰(zhàn)端不止,我大明將永陷戰(zhàn)爭泥潭。
“三位祖先,我本不想打這一仗!”
“可如此這般下去,死的人越多,仇恨相連,關(guān)外的人心就越難降服!”
“所以,我就是要用這一仗,徹底告訴他們,我大明雄獅威武天下!”、
“既可握手言和,亦可徹底鏟除之!”
“這樣!其他部落就會不戰(zhàn)而降!互市能順利開展!”
“大明北疆將永葆和平!”朱瞻基說出了心中規(guī)劃。
他馬哈木不是號稱天下第一騎兵嗎?
塞外眾部落不是唯他馬首是瞻嗎?
自己就是要在馬上,打掉他的癡心妄想。
同時告訴草原諸部落!
我大明雄獅亦能獨步天下,只是朕不是好大喜功之人,只希望兩族友好往來,不妄起刀戈。
而之后則能順利開通互市。
邊境之中,平等貿(mào)易。
百年后,這些人將不足為患。
三人聽罷,不再說話。
就連擔(dān)憂兒子的洪熙皇帝,想了半天,緩緩松下拉住兒子的雙手。
朱棣也是一臉詫異,他沒有想到,以前只會喊打喊殺的愣頭小子,考慮事情竟然如此周到。
假以時日,成就未必在我之下。
朱元璋沉默良久!
不得不說!
朱瞻基的想法的確好,也確是如今最優(yōu)解。
古有諸葛亮七擒孟獲,南蠻之人永不再犯。
可這風(fēng)險......
朱瞻基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對著面前三人叩拜:
“爹,爺爺,太祖!”
“您們得滿足我這個愿望!”
“我不會輸給他們,更不會輸給他們,我大明的軍旗將永遠(yuǎn)屹立不倒!”
“更何況!”
“若真遇到了什么不幸,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也算給后世兒孫開了好頭!”
對此,他恭敬拜上三拜!
朱元璋沉默半響,這才道:
“好了,你去做你的吧,朕三人會在一邊看著!”
君王死社稷,這句話深深吸引了他。
咱老朱把什么看的最重,百姓!
朱瞻基若真有所好歹,也不枉此話成虛言。
更何況!
天塌了,不還是有咱們嗎?
“多謝太祖!”朱瞻基驚喜道。
“爹,你真讓他去了啊!”朱棣瞧著離營的朱瞻基道。
“不讓他去,讓你去啊!”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后世兒孫有能,咱們得學(xué)會放手!”
這也是新朝第一仗,更是他的立穩(wěn)之基。
如今,天下百姓都在非議王位,朝堂之上,暗流涌動。
盡管咱們仨活著的消息傳遍宮廷,又有幾人相信?
難道就不能是替身嗎?
“可是.......”朱棣還想開口。
朱高熾就拉住他的手:
“好了,爹,你當(dāng)三千營是吃干飯的!”
“還有,你當(dāng)樊忠,張輔等人都是無能之輩!”
這些朝堂上的勛貴,他們可不會讓陛下出現(xiàn)一點事。
小朱可能會放過他們。
可如今太祖親臨,他們表示壓力山大。
畢竟一個保護(hù)不好,那可就是九族不保。
“再說了!”
“您也不是不知道這小兔崽子的性格,若沒有萬全之策,他會這樣做嗎?”朱高熾呵呵一笑。
朱棣聞言,點點頭。
畢竟!
朱瞻基可是繼承了自己的狠辣與老大陰忍的雙料皇帝。
“好吧,好吧!可為了保險起見,得還是做些什么!”朱棣道。
是夜!
眾將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望著眼前的永樂皇帝。
朱棣摸著胡須,注視著臺下眾人。
這些人中,大多都是跟著自己的老臣。
作為武將,他懶得跟他們廢話。
“陳懋!”
“末將在!”
“李彬!”
“末將在!”
“柳升!”
“末將在!”
隨著朱棣一個個人名喊出,被叫到名字的人無不跪下臣服。
“還好!老頭子我還能使喚動人!”
如今爺爺重生,朱瞻基為了應(yīng)對此戰(zhàn),將爺爺舊部全部帶了出來。
“今日召你們前來!并非敘舊!”
“明日,太孫與馬哈木決戰(zhàn),朕要讓太孫怎么去的,就怎么回來!”
“要是少一根汗毛,別怪老頭子我不講顏面!”朱棣語氣森嚴(yán)。
在場眾人無不膽戰(zhàn)心驚。
畢竟,這位君主可是有著誅殺十族的戰(zhàn)績。
朱棣瞧著這群驕兵悍將,語氣一柔:
“你們也別怪我!”
“畢竟老大死了,如今老二老三也跑了,就留下咱一個太孫!”
“要是他再出了什么好歹,可讓朕在九泉之下如何能安寧!”
“你們跟隨了朕幾十年的老臣了!”
“這么個愿望,您們得滿足朕!”朱棣言辭懇切。
樊忠聽完,立刻跪下忠心道:
“末將愿誓死保衛(wèi)陛下!”
其余人緊接跟隨:
“末將愿誓死保衛(wèi)陛下!”
有著這一群人作保鏢,他相信朱瞻基這小子定然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