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 交易下限一加一
- 二貨道姑
- 1096字
- 2025-07-24 17:57:48
對“一的選擇”
前面已經(jīng)談了要基于對交易有效影響力的考慮,那我們來看看不同階段是否有那么一些k線對交易有著重要影響吧!
首先來看看下跌趨勢轉變?yōu)榉磸椷^程中的k線,這里我需要先引入底分型這個來自纏論的概念
這里需要強調一個點:本文所有分析的出發(fā)點都來自于要尊重市場走勢(劃重點)!??!
我們接著來看纏論底分型:
纏論中的底分型是判斷趨勢轉折的重要形態(tài),它既是K線組合,也是市場多空力量博弈的結果。
先說底分型的嚴格定義:底分型由連續(xù)三根K線(可記為K?、K?、K?)組成,滿足以下條件:1.K?的低點是三根K線中最低的(即 K??≤ K??且 K??≤ K??);2.K?的高點是三根K線中最低的(即 K??≤ K??且 K??≤ K??)。底分型的核心關鍵點是“中間K線(K?)的高低點均低于左右兩側”,形成“凹”形結構。
如果三根K線的高點或低點有包含關系,需先進行包含處理
纏論強調,相鄰K線若存在包含關系(一根K線完全被另一根的高低點覆蓋),必須先合并處理,再判斷分型。
包含處理規(guī)則(以向上包含為例),在上漲趨勢中取兩根K線的最高高點和最高低點,合并為一根新K線;在下跌趨勢中取兩根K線的最低高點和最低低點,合并為一根新K線。
示例(假設K?和K?存在包含關系):
K?:低點4元,高點6元
K?:低點5元,高點7元(K?完全包含K?)
合并后:取高點7元,低點4元,形成一根新K線,再與K?比較。
需要注意的是,包含處理可能改變原始K線形態(tài),必須嚴格按規(guī)則執(zhí)行。
處理后的K線數(shù)量可能減少(如三根K線合并為兩根),此時需重新判斷分型。
接下來底分型的實戰(zhàn)應用,各位老師只需要牢記一點,底分型和頂分型只是代表著趨勢反轉的可能,所以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有效底分型,即與“頂分型”形成聯(lián)動:
底分型是“上升筆”的起點,而頂分型是終點,兩者結合構成完整趨勢。
即出現(xiàn):底分型(A)→上漲→頂分型(B)→下跌→底分型(C)…的走勢且只有A和C形成“抬高底分型”,才能確認趨勢反轉。
第二種是形成下跌中繼的陷阱:
即看似底分型,但后續(xù)走勢中價格跌破了前期的最低價格時該怎么辦呢?
此時夏羨腦海中回想起來陽明洞展示館中的那句話:“不以落第為恥,以落地動心為恥?!惫麛喑姓J錯誤,進行主動止損,而非被動割肉,接著等待下一次反轉信號的出現(xiàn)。
夏羨這會也想到,能在市場存活的老師必然理解到了主動止損與被動割肉之間,一念之差導致的巨大結果差異,不然無法解釋他們果斷的執(zhí)行力。
趙征等待夏羨思考結束問道:“現(xiàn)在將形成底分型的第三根k線(k3)作為一加一等于二中的第一個“一”還有不能接受的嗎?”
夏羨回答道:“我想沒有不能接受的了!”
“那接著尋找下一個“一”吧!”趙征繼續(xù)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