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 交易下限一加一
- 二貨道姑
- 1145字
- 2025-08-02 20:56:12
經過長久的沉悶,夏羨預感到一切的話題將要迎來尾聲,當即向趙征出言:“我能感覺還差一點內容,它是至關重要的一塊拼圖,說出來吧,你的想法已經沒有要隱藏的了對嗎?”
趙征:‘是的,交易說到這已經結束了,不過無二不為一,前面說了那么多的內容都是為了交易能夠賺錢,現在我補充一點:虧錢——虧該虧的錢!’
夏羨:‘這個要如何理解呢?’
趙征:‘我們在前面已經說了賣錯的情況以及如何去應對對吧?’
夏羨:‘我確定是的!’
趙征:‘那所有的賣出都是錯的嗎?’
夏羨:‘當然不是!’
趙征:‘好的,這部分就是我們要討論最后一點吧:虧該虧的錢!’
夏羨:‘哪些是該虧的錢?’
趙征:‘我將其稱為“交易系統對應的主動止損”,確實有點拗口,但它并不難理解。
還是回到最開始的底分型買入進行分析,在走勢跌破底分型最低價的時候,要主動進行止損對嗎?’
夏羨:‘毫無疑問!人面對虧損時往往會選擇躺平裝死,自欺欺人。’
趙征:‘是的,做交易最怕自我欺騙,但這并不是無跡可尋。
由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論,用于解釋人們在風險決策中的非理性行為,有以下核心觀點:
第一是損失厭惡:損失帶來的痛苦比同等收益的快樂更強烈。例如丟100元的難受程度遠超撿到100元的開心。
第二是參考點依賴:人們做決策時并非基于絕對價值,而是以某個參考點為基準判斷得失。比如同是賺100元,從虧損到盈利和從盈利更多到盈利較少,感受不同。。
第三是概率權重偏差:對小概率事件過度重視,對中高概率事件相對忽視。像買彩票時高估中獎小概率,買保險時高估出險小概率。
第四是風險態度不同:面對收益時傾向風險厭惡,比如確定得100元 vs 50%概率得200元,多數人選前者;面對損失時傾向風險尋求,比如確定損失100元 vs 50%概率損失200元,可能冒險搏一把。比如確定損失100元 vs 50%概率損失200元,可能冒險搏一把。
回到交易,交易者在交易虧損時,確定損失100元 vs 50%概率損失200元,可能冒險搏一把(也有鴕鳥心態)選擇后者——主打不認錯,當損失擴大,又回到第一點的損失厭惡,形成惡性循環。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直面問題,理解了上述心理因素,當買入錯誤時,主動及時的止損,虧這部分應該虧的錢,放任虧損擴大無疑不能被原諒。
當然,上述舉動也許會不適應,但我們不妨將目光放遠一點,在現在的單邊市場它叫主動止損,但在雙邊市場它就變成了做空交易(突破對應跌破,創新高對應創新低,正“一”變成負“一”),畢竟陰陽相生,我們的市場也終將成熟,而交易者只需要對其進行重復!!!’
夏羨:‘我想我們還有一點時間對吧,如果給自己留言,你要對自己說點什么呢?’
趙征看向了夏羨:‘繼續保持閱讀好嗎?面對不那么美好的過去,用持續學習作為靈魂的發動機,為你我完成一次自我撫育!!!’
話音剛落,趙征的身影緩緩消散,一片明黃照了進來,窗邊的太陽已經從東邊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