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清譽之辯
- 重生后,我靠織錦權傾天下
- 番茄店蹦迪選手
- 2104字
- 2025-06-02 21:26:08
窗外,長安城的初雪早已停歇,天空卻依舊陰沉,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在遙遠的邊疆,以及這波譎云詭的帝都,同時醞釀。沈如織知道,她的棋局,已經(jīng)從江南的宅院商場,真正擴展到了關乎國計民生、朝堂風云的更廣闊的層面。這條路,將更加兇險,也更加……令人期待。而她,必須步步為營,才能在這場致命的游戲中,最終勝出。
靈州之事,已交由江山行與柳福加緊部署。江山行派出的精銳人手已攜帶重金與沈如織的親筆信函,秘密潛入朔方,試圖聯(lián)絡李懷光麾下那些心懷不滿的部將。柳福則憑借其在京城的人脈,暗中搜集著關于李懷光與朝中某些勢力勾結的蛛絲馬跡。信國公府那邊,李墨軒亦在積極斡旋,準備聯(lián)合朝中御史,擇機彈劾李懷光。然邊疆路遙,軍務復雜,非一日之功可見成效,一切尚在暗中綢繆。
沈如織深知京城才是風暴之眼,她一面耐心等待靈州那邊的消息,一面也在為自己在京城的發(fā)展綢繆下一步。她原以為,近期的重心會是如何撬動朔方這塊硬骨頭,未料,一場針對她和她在京城僅有的幾位正直盟友的陰謀,已悄然織就,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她狠狠襲來。
這一日,長安城中忽然傳出數(shù)道措辭嚴厲的匿名奏章,直指新近從江南調任回京,在御史臺任職不久的顧昀“勾結江南商戶,收受巨額賄賂,包庇不法經(jīng)營,擾亂京畿商綱”。奏章之中,更是將近日名聲鵲起的“錦瑟”姑娘(沈如織的化名)以及她所代表的“江南茶布同盟”描繪成了行賄官員、壟斷市場、圖謀不軌的奸商集團。奏章言辭鑿鑿,列舉了諸多所謂“證據(jù)”,例如顧昀曾多次出入“錦瑟”在城南的宅邸(實為顧昀關心江南舊識,兼與沈如織商議同盟在京發(fā)展及應對靈州之事),“錦瑟”的同盟貨物能順利進入京城銷售(實為同盟產(chǎn)品質優(yōu)物美,循正當途徑),甚至連杏園雅集上“錦瑟”一鳴驚人、名聲大噪,也被歪曲成了顧昀在背后為其造勢,以換取不正當利益。
這些奏章,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在長安官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顧昀為人正直,素有清名,且在江南時便因整頓吏治、扶持工商而薄有賢名,此番突然被扣上如此嚴重的罪名,自然引得各方關注。而“錦瑟”姑娘,作為近日京城文壇與繡藝界炙手可熱的新星,其清麗脫俗的形象與過人的才華早已深入人心,如今竟被指為與官員勾結的奸商,更是令人錯愕不已。
一時間,長安城內(nèi)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有人幸災樂禍,等著看好戲;有人扼腕嘆息,不信顧昀與“錦瑟”會做出此等齷齪之事;更有一些平日里與顧昀政見不合,或是嫉妒“錦瑟”才華之人,則在暗中推波助瀾,試圖將此事坐實。
刑部與大理寺奉旨聯(lián)合調查此案,負責主審的,正是太子李誦的心腹,素以手段酷烈、黨同伐異著稱的刑部侍郎鄭從義。鄭從義一拿到案子,便立刻下令將顧昀革職收押,嚴刑審訊,試圖屈打成招。同時,他也放出話來,要傳喚“錦瑟”過堂問話,大有將其一并治罪之勢。
消息傳到沈如織耳中,她只覺得一股寒意從頭頂澆下,瞬間遍及四肢百骸。她萬萬沒有想到,敵人的反擊竟會如此迅速而歹毒!他們這是要一石二鳥,既要扳倒顧昀這個朝中清流,也要將自己這個初露鋒芒的“江南勢力”徹底扼殺在搖籃之中!而將她與顧昀捆綁在一起,以“官商勾結”的罪名構陷,更是用心險惡,一旦坐實,兩人都將萬劫不復!
“豈有此理!這些奸佞小人,手段如此卑劣!”小桃氣得渾身發(fā)抖,眼中含淚,“小姐,我們該怎么辦?顧大人他……他一定是被冤枉的!”
江山行也面色凝重地趕了過來,沉聲道:“如織姑娘,此事來勢洶洶,背后定有太子一黨在操縱。鄭從義此人素來心狠手辣,顧大人落在他手中,恐怕……兇多吉少。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營救,否則一旦屈打成招,再想翻案就難了!”
沈如織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知道,此刻慌亂無濟于事。敵人既然已經(jīng)出招,她便必須接招,而且要接得穩(wěn),接得狠!
她深吸一口氣,清冷的眸中閃過一絲決然的光芒:“江大哥,小桃,你們不必驚慌。顧大人為人正直,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相信他定能挺過此劫。至于我……他們想用這種下作的手段來污我清白,毀我聲名,未免也太小看我沈如織了!”
她沉吟片刻,當機立斷:“江大哥,你立刻派人去打探清楚,那些匿名奏章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背后可有確鑿的指使者?另外,設法聯(lián)絡信國公府的李墨軒公子,將此事告知于他,看他是否能從旁相助一二。小桃,備車,我要立刻去拜見柳宗元學士!”
馬車在長安城清晨的薄霧中疾馳,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fā)出單調而急促的聲響,如同沈如織此刻焦灼的心跳。她沒有去刑部大堂鳴冤,也沒有去大理寺?lián)砹帲钪诮^對的權力傾軋面前,這些都無異于飛蛾撲火。她要去的地方,是翰林學士柳宗元的府邸。
柳宗元學士不僅是文壇領袖,更在朝中有著清流砥柱的聲望,其門生故舊遍布朝野。最重要的是,他為人正直,素來賞識顧昀的才干與品行,也對“錦瑟”的才華贊譽有加。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在輿論上便能占據(jù)一絲主動。
抵達柳府,沈如織遞上名帖,很快便被引入書房。柳宗元見她面色凝重,眉宇間帶著幾分平日里少見的焦急與堅毅,便知必有大事發(fā)生。
“錦瑟姑娘,如此行色匆匆,可是遇到了什么難處?”柳宗元放下手中的書卷,溫聲問道。
沈如織斂衽一禮,聲音清冽卻帶著一絲沉痛:“柳學士,晚輩今日前來,實乃有一事相求,亦有一樁潑天冤屈,想請學士為晚輩,也為一位蒙冤的正直之臣,略作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