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奇恥大辱,朕要親征
- 父親作死,我抬棺冒死勸諫
- 光陰如梭
- 2048字
- 2025-01-11 13:03:23
方羽之所以要剛這一波,也是為方家著想。
如果這一波成了,那朱棣還敢動方家?可以說方家的危機就算徹底過去了。
而方羽現在也僅僅是個嘗試,如果實在不行,可以及時收手的。
誰說他要硬剛化州了,就不能來個智取嗎。
反正這些番邦小國也沒見識過太多戰術,方羽可以從歷史中尋找點智慧。
當然,現在他是不會說自己感覺不行會撤的。
他必須給自己人堅定信念,看著這一雙雙茫然的眼神。
“你叫什么?”
“我叫陳浩……副使大人。”
“你咋不叫陳浩南呢?”
“如果副使大人喜歡,那我就叫陳浩南。”
他居然還答應了,方羽搖搖頭:“浩南啊……不是,你敢不敢跟我干這一票。”
“如有機會,那肯定敢啊!”
沒想到這位心里還是激動的,“若是立下如此功勛,我家人也能脫離賤籍了,只不過,大人,咱們有這個機會嗎?”
方羽爭穩定軍心呢,其實他也不懂,只顧拍胸脯。
“你放心,有的,但我們想的是洗刷恥辱!”
“諸位,堂堂大明使節,竟有人敢出兵截殺!”
“這是什么,是恥辱,瞧不起我們大明啊!”
“但凡有這樣的行為,我們都必須堅決戰斗,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前面就是巨大的功勛,你們跟不跟我一起干!”
方羽自己覺得沒什么說服力,但好歹能振奮一下。
不過他還是低估了如今大明的彪悍,不是古人彪悍,而是開國那一代人都彪悍。
“干!”
徐蕊那如黃鶯般漂亮的聲音喊了起來。
“敢截我使團,堅決殺回去!”
“跟著副使大人,給他們點厲害瞧瞧!”
就連太監德順,都激動地拔刀向天,一腔熱血就沸騰起來了。
四個人搞出了一股群情激奮的動靜,那邊過來的幾個占城軍將領都看傻了。
他們面面相覷,不愧是大明啊,四個人就敢硬剛安南軍。
“你們來得正好,說說情況,你們了解化州嗎?”
“呃……大明使臣大人,跟據我們的了解,他們駐防兵力超過兩萬,周邊還有能調用的部隊,還能臨時征召數千,我們萬萬不敵啊。”
“哦?你放心,我們不會去硬剛大部隊。”
方羽看了看他們的樣貌裝扮,“就是,你的人,能不能裝成他們的部隊呢,看起來你們也用差不多的語言,最少能糊弄一下吧?”
“這……天使是想偷襲?”
“不急,我要你們整軍幾天,另外想辦法弄得像一點。”
方羽覺得可行,這些人其實長得也都差不多嘛,頂多練習個幾天就好了。
……
而在這幾天里,朱棣也收到了使團遇襲的消息。
隨隊的那些明軍護衛,居然還活著逃了一個回去,這使團被襲可是重要軍報,傳消息肯定是八百里加急,所以那人兩天就跑到了京師。
朱棣立即召集群臣,當著面讓此人說出事情經過。
“陛下,我們……正使被囚,而使團其他人皆在路上遇襲,生死不知。”
“整個使團就我一人歸來,跑死了八匹馬,終到京師!”
“沒能保護好使團,屬下罪該萬死,請陛下責罰!”
這都是跟朱棣一起打過來的好兵,朱棣哪里忍心殺他。
遇到的敵人那么多,他們處于絕對劣勢,就這樣,都能逃回一個。
足以見得朱棣手下的兵有多精銳。
“其余人呢,方羽還活著嗎?”
“不知死活……”
群臣也看了看朱棣,你對他還是真愛啊,兩人這是相愛相殺?
朱棣平復了一下情緒,怒氣大,還不說話的,那就是想殺人了。
“你,辛苦了,來人,送他去休息。”
馬上有太監把那逃回來的明軍士兵帶了下去,朱棣才看向群臣。
“你們怎么說?”
朱棣憋著不說話,就等著他們說的,這個戰爭借口已經夠了。
但是,京師也就最近才開始穩定,大明江山也才安撫了沒多久,這就開戰,可行嗎?
“陛下,安南罪該萬死!”
“確實,敢犯我使團,如同宣戰,已經沒什么好說的了!”
“若如此都不給點教訓,人家會如何看待我大明?”
不用朱棣鼓動,求戰的人馬上就有,任何時候都有的。
所以,馬上有武將單膝跪下:“陛下,請讓我率兵平了那安南!”
越是離戰亂年代不遠的人,就越不怕打仗,明軍此時依舊是最強的狀態,而朱棣等同于開國之君,因為他這位子都是自己打下來的。
所以他爹是開國之君,他也有資格算開國之君。
并且朱棣軍隊之彪悍,現在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等他征討漠北的時候就是巔峰了,基本一路平推,是這個時代全世界最強的軍隊。
但也有人謹慎。
“陛下,臣以為,如今不好出兵,須等幾年。”
“對呀陛下,年初時那些舉措,就是要大明人心思定,若是再興兵……”
“大明如今物資也不是很充足,糧草怕是跟不上。”
一打仗,這啊那的難處就出來了,也確實存在的。
朱棣能不知道嗎,只是這回損失太大了,方羽也折了進去。
方羽他是留著有大用的,誰敢說魏征沒用嗎?
而且,方羽體現出來的水平也讓姚廣孝都詫異,未來定是大明支柱,那比魏征也強多了,出于尊敬古人他們才沒說這樣的話。
“你們說的,朕都明白。”
“但此番那安南如此囂張,決不能不管。”
“使團眾人,也為大明犧牲了,他們每個人都有功!”
朱棣看了姚廣孝一眼,又自顧自道,“這功勞要記下,少師,我們目前還能發動多少軍隊?”
“陛下,若是不影響如今局面的話,怕是不會很多。”
“夠了,打他個交趾還得要多少人,朕要御駕親征!”
他是朱棣,說出這話多么的自然,甚至第一時間都沒人勸他。
群臣打心底里就認為朱棣是最好的人選,可現在他得坐鎮京師啊。
“陛下三思,京師也才方定,若是陛下離京……”
“怎么,他們還能再鬧起來?”
朱棣大怒,“朕就不信了,小小的交趾竟能讓我大明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