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紫薇真氣(求收藏追讀)
- 大晉,這個捕快有點強
- 二六十一
- 2595字
- 2024-12-30 22:54:24
未央宮,御書房,殿內的香爐靜靜燃著,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老臣參見陛下。”
一位頭戴官帽,身穿紫色袍衫,服裝上飾鳳池圖案,束金玉帶的老者跪拜于地。
“愛卿平身。”永元帝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謝陛下。”張相緩緩起身,說道:“不知陛下深夜召老臣前來,所為何事?”
“愛卿請看。”
永元帝沉默片刻,旋即一揮衣袖,八道紫氣自他體內涌出,圍成一個圈,浮在他頭頂。
張相深邃的眸子目睹這一幕,不由后退半步,身上青光綻放,方才緩解紫氣帶來的壓迫感,忍不住失聲:
“紫薇真氣?!”
隨后意識到什么,他面色劇變:“陛下為何只有八道?”
永元帝嘆了一口氣,說道:“這就是朕召愛卿前來的原因,方才批閱奏折時,其中一道脫離朕的控制,不知飛向了何處。”
“竟有此事?那豈不是意味著......”
張相抬頭看了一眼永元帝,頓時收口,沒敢繼續說下去。
永元帝默不作聲,半晌后才開口:“世間萬物皆有盛衰榮枯,朕身為一國之君,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沒有想到這一天來的如此之快。”
話落,殿內的空氣凝重起來。
張相身為中書令,當朝右相,很快冷靜下來,分析道:
“陛下過于擔憂了,紫氣離體,天下大亂一說,只是民間傳聞而已,并沒有得到證實。”
聞言,永元帝眸子微凝,只聽對方說道:
“還請陛下想想,當初太宗皇帝在位后期,逐漸怠慢朝政,重用宦官,國本開始動搖,以致中宗,睿宗二帝在位時,朝堂上派系林立,吏治混亂,外有武將擁兵自重,隱有諸王割據之象。”
“后先帝登基,又有太后把持朝政,大權險些落入外姓人之手,即便是如此,也沒有發生過紫薇真氣離開君主體內的事情,可見傳言不足為信。”
“愛卿說的也有道理。”永元帝微微點頭,但是眉宇卻不曾舒展。
張相見狀,繼續道:
“紫薇真氣雖貴為帝王之氣,但乃天道所衍化,本就擁有擇主的意識,即便缺少其中一道,剩余真氣也能護佑陛下萬法不侵,不被奸黨所害。”
永元帝站立在御書房中央,神色若有所思:
“愛卿說的這些,朕都明白,只是朕擔憂的是.....缺少這一道紫薇真氣,將來若是有人起兵反叛,朕如何調動國運撥亂反正。”
誰知張相聞言后,卻是笑了起來:“原來陛下是在顧慮此事。”
永元帝眉頭一皺,不解道:“愛卿這是何故?”
張相收斂笑意,拱手解釋道:“陛下不必擔憂,紫薇真氣能護帝王,卻無法護國祚,能否調動國運,取決于一樣看不見的東西。”
“何物?”
瞬息,張相的面色極其認真,逐字說道:“天...下...民...心。”
永元帝身體微震,緊接著,張相的聲音再次響起,聲音雖弱,卻讓人振聾發聵。
“太宗皇帝曾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下民心,雖無形,卻是護國之根本,陛下當信其能,以安天下。”
“如此,才可佑我大晉萬世之基。”
說完,君臣相互對視。
永元帝目光直直的看著面前的老者,眼中似有追憶之色。
二十年前一個初春,還是太子的他,在府邸接見了年近半百的張相,那是他們第一次相見。
彼時,他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后者鬢發尚存一抹黑。
一個立志當千古明君,一個想成為流芳百世的賢相。
就這樣,君臣一拍即合。
如今,一晃二十年過去。
想到這,永元帝感觸頗深,臉上泛起了笑意,:“愛卿之言,朕定當銘記于心。”
張相聽罷,心中安慰,開口覲言:“陛下,老臣還有一事啟奏。”
“準奏。”
張相說道:“紫氣脫離陛下龍體另尋他主,想來對方必有過人之處,陛下可派人查探一二。”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若此人能擔重任,老臣斗膽,想引薦此人入朝為官。”
永元帝大喜:
“愛卿說的有理,明日朝會,朕便與諸卿商議此事,只是...紫氣一旦入體,便會隱匿不見,饒是愛卿親自前往,也難以從人群中挑出此人。”
張相淡淡一笑:“此事簡單,陛下可讓陰陽家的人占卜星象,推衍出此人的下落。”
永元帝猶豫片刻:
“紫薇真氣非同小可,陰陽家的普通弟子怕是難以推衍,朕聽聞國師已閉關多年,眼下正是沖刺二品的關鍵時刻,不應在此刻打擾。”
“二品?”
張相的臉色凝重起來,若是成功的話,大晉又將多一位超凡人物。
旋即想到什么,他繼續說道:“國師不是還有一位親傳弟子,為何不找她出手?”
永元帝還是搖了搖頭,苦笑一聲:
“早在三年前,此女便離奇失蹤,無人知其去向,她的身份有些特殊,朕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所以下旨封鎖了消息。”
“失蹤了!”張相面色微變,短暫思索后,說道:“陛下圣明,此事若是讓吳王知道,恐生事端。”
永元帝皺著眉,沉聲道:
“在她失蹤之始,朕就請陰陽家的弟子占卜其下落,可誰知此女身上竟有屏蔽氣息的寶物,對此,他們也束手無策。”
“不過,朕已暗中加派人手前去尋人。”
張相點點頭,提醒道:“三個月內,必須找到此女,否則......”
三個月?
永元帝一愣,疑惑道:“為何?”
張相解釋道:“陛下難道忘了,您曾下旨諸位藩王每隔三年,需入京面圣,違令者斬,屆時吳王定當要求與此女見面,陛下若是拿不出人,以他的秉性,怕是難以收場。”
“雖不足為懼,但兵刃相接,總有一方死傷,陛下應當也不想在史書上留下弒兄的罪名吧。”
說到這,永元帝面色難看,轉過身背對著他,向前踱了幾步,食指輕敲著桌案。
張相亦是沒有再開口,當初太祖皇帝分封諸王,嚴令藩王無詔不得入京,本意是想讓他們保衛大晉邊疆。
可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藩王的權力越來越大,朝廷不得已實行削藩政策,在此期間,發生了不少動亂。
后來天下兵馬重歸朝廷,永元帝一改無詔不得入京的祖訓。
半晌后,似是想到什么,永元帝眸子一亮,轉過身看著張相,笑道:“朕沒記錯的話,選秀的日子是不是要到了?”
張相一愣,旋即神色恍然:“是。”
“來人!”永元帝大喝道。
紅袍太監聞聲而進。
永元帝眼神冷厲:“傳旨,命戶部尚書吩咐下屬官員,此次選秀,嚴查九州各郡縣戶籍,每家每戶都不能遺漏。”
“凡年齡十八至二十五,容貌清秀,尚未出閣的女子,一律將其收入備選秀女的名單,交由各州刺史。”
“此外,還有一事不得聲張,將此畫秘密交給各州刺史,若是發現畫中女子,立刻將其帶至長安送入宮中。”
說完,永元帝在虛空一抓,一畫軸驀然出現在手中。
聽聞永元帝的旨意,太監怔了怔,心想向來不近女色的陛下怎么突然對選秀女的事上心了。
不過作為奴才的他豈敢多問,只能遵旨行事,于是老老實實的接過畫軸,退出御書房。
“好一招瞞天過海,假借選秀女之名,暗中尋找此女的下落。”張相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笑著點頭。
見事情解決,永元帝的心情頓時好了不少:“至于那道紫薇真氣究竟在何人身上,只有等國師出關才能知曉了。”
“陛下,老臣還有一事要奏。”
“說。”
“萬一...老臣是說萬一...此女消失三年時間,如果已和他人成婚,豈不是不在名單之上。”
永元帝嘴角的笑意瞬間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