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爾斯普通心理學(第13版)
- (美)戴維·G.邁爾斯 (美)C.內(nèi)森·德沃爾
- 1408字
- 2024-12-10 16:55:26
后真相世界的心理科學
學習目標問題 1-2 為什么我們?nèi)绱巳菀紫嘈挪粚嵵~?
《牛津英語詞典》2017年的年度詞匯是“后真相”。該詞語描述了一種現(xiàn)代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人們的情緒和個人信念往往凌駕于客觀事實之上。
請看美國這兩個“真相衰落”的例子——錯誤信息被廣泛傳播:
觀點:犯罪率正在上升。最近一年,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7個告訴蓋洛普調查,犯罪情況“比一年前更多”(Swift, 2016)。
事實:幾十年來,暴力和財產(chǎn)犯罪率都在下降。2015年,暴力犯罪率還不到1990年的一半(BJS, 2017; Statista, 2017)。
觀點:許多移民是罪犯(McCarthy, 2017)。一些重大事件助長了這種說法。移民謀殺、盜竊或撒謊的故事在社交網(wǎng)絡和新聞渠道上廣為傳播,所造成的恐懼在北美,甚至歐洲和澳大利亞都很普遍(Nunziata, 2015)。
事實:大多數(shù)移民都不是罪犯。移民入獄的可能性要比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低44%(CATO, 2017; Flagg, 2018, 2019)。在意大利、英國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Di Carlo et al., 2018)。
政黨偏見已經(jīng)扭曲了美國人的思維。心理學家彼得·迪托(Peter Ditto, 2019a, b)和同事報告稱,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自由派和保守派都有黨派偏見,而且程度幾乎相同”。在美國,大多數(shù)共和黨人認為,在民主黨總統(tǒng)奧巴馬的領導下,失業(yè)率上升了(實際上下降了);而大多數(shù)強硬的民主黨人認為,在共和黨總統(tǒng)里根的領導下,通貨膨脹惡化了(實際上改善了)(Gelman, 2009; PPP, 2016)。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對另一黨派的獎學金候選人有偏見(Iyengar & Westwood, 2015)。所以,我們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偏見存在,但對我不適用”,偏見是雙向的。
美國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對人們不能區(qū)分事實和虛構的情況感到擔憂。奧巴馬(2017)在其卸任演講中曾警告,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事實基線”,民主就會受到威脅:“我們在自己的泡沫中感到如此安全,以至于我們開始只接受符合自己觀點的信息,無論它是真是假,而不是將觀點建立在現(xiàn)有的證據(jù)之上。”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 2017)生前同樣發(fā)出警示:“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分辨真相和謊言的能力,甚至沒有意愿去這么做。”
那么,用心理學家湯姆·吉洛維奇(Tom Gilovich, 1991)的話說,為什么后真相時代的人經(jīng)常“知道什么事情并非如此”?
虛假新聞 一些虛假信息是有意灌輸給我們的,它們是“披著新聞外衣的謊言”(Kristof, 2017)。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在所有推特推送的新聞中有6%都是假新聞(Grinberg et al., 2019)。并且,捏造的新聞會持續(xù)存在。一項對300萬人在推特上發(fā)布的12.6萬個故事的分析發(fā)現(xiàn),虛假信息,特別是虛假政治新聞,“擴散得比真相更遠、更快、更深、更廣”(Vosoughi et al., 2018)。好消息在于,大多數(shù)人通常可以區(qū)分高質量和低質量的信息來源(Pennycook & Rand, 2019)。
重復 在實驗中,聲明在重復后會變得更可信(De keersmaecker et al., 2019)。我們會將反復聽到的東西記下來,哪怕是對政治對手的誹謗,并且更加信以為真(Fazio et al., 2015)。
提供有力佐證 在媒體上,“越血腥越能吸引眼球”。媒體報道一些可怕的暴力事件時,如可怕的謀殺、大屠殺和飛機失事等,其生動形象的描述會影響人們的判斷。難怪美國人會嚴重高估他們遭遇犯罪、恐怖活動和飛機失事的可能性。
群體認同和志趣相投者的回聲室效應 人們的社會身份很重要。對自己所在群體感覺良好能使人對自己感覺良好。在社交媒體上,人們傾向于與有相同想法的人做朋友(見文前彩圖1.1)。人們常會瀏覽那些支持自己所持觀點的新聞,并將那些相反的新聞妖魔化。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采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建立一個真實的世界。我們可以帶著好奇心、懷疑精神和謙遜,遵循批判性思考的精神:接受一切就是盲目輕信,否認一切就是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