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摸魚賣錢
- 重回1979,從退婚開始發家
- 二月的天氣
- 2250字
- 2024-12-06 10:52:19
早上把昨天晚上的剩菜熥了一下,一家三口的早飯就解決完畢。
“媽,我出去一趟,不上山。”
不等任希之答應,秦正身上背一個筐,手里拿一個筐就匆匆出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一時半會,秦正是不打算去了,那就只能從水上下功夫。
秦正穿過村子來到湯旺河邊,這可以說是伊春地區的母親河。
關于這條河,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代,女媧派使女晚霞尋找五色石以備補天。
晚霞在湯旺石林尋石時遭猛虎襲擊,幸被金輝所救。
之后二人結為夫妻,但此舉觸怒女媧,女媧用黃石將晚霞壓在山下。
金輝為救妻子,日復一日地鑿山,最終石山被鑿開一道石縫變成“一線天”,而金輝卻累倒在妻子懷里離世。晚霞悲痛欲絕,淚水化作湯旺河。
這年頭附近的生態環境還沒有被破壞,河水還沒有被污染,“三花五羅十八子”在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三花五羅十八子”是黑龍江流域魚類的一個民間總稱。
這些魚是沿河兩岸人民的重要食物來源,沒事的時候總有人捕魚。
現在捕魚很少有靜坐垂釣的,釣魚耗費時間長,產量太低,時間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所以老百姓都是各種方法捕魚。
不知道是不是天賦所在,秦正對打漁這活頗有些無師自通的意味。
哪里有魚,哪里魚多,什么時候下網,他在心里清清楚楚。
秦正把筐放在岸上,脫下鞋子,卷起褲腳慢慢下水,伸手在河里摸索起來。
不一會,就摸到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系在岸上的一頭柳樹樹干上,一頭連接著昨晚放下的魚簍。
魚簍是用柳條編織而成的,圓形,且簍口很大,壁上編有細密的花紋。
沿著河水,秦正藏了十多個這樣的魚簍,從上而下,收獲滿滿。
秦正不撈魚苗,只要大魚。
清點了一下今天的收成,有鯉子、黑魚、柳跟子,甚至還看到了幾條細麟魚。
這時候細麟魚還不是保護動物,還能買賣,價格也很高。
在柳樹邊下筐就這點好,每次都有柳跟子這種貨。
不錯不錯,不枉他貪黑下筐。
不過,得把黑魚和其他魚分開,這黑老婆魚實在是太兇,在一個筐中會攻擊其他魚類。
整頓好一切,秦正就打算帶著這些魚去賣掉。
不巧看到幾個小孩在河邊拿著柳條玩耍,看那樣子,也就五六歲的樣子,手里還拿著幾個罐頭瓶子,這是打算用罐子打漁。
其中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衣服都脫了,準備下河。
“哎,那邊那幾個小孩,誰家孩子,趕緊離遠點,馬上回家,讓你家大人知道了打死你?!?
秦正這一嗓子可是沒有絲毫保留。
湯旺河河水湍急,這時候水中雜草豐茂,一般大人陷進去被水草纏住腳都很難脫困,更別說些小屁孩了。
哪年這河里都得吃幾個人。
被他這中氣十足的一吼,幾個小孩好像老鼠看見貓,向著反方向跑去。
秦正有點不放心,就跟了一小段路程,確認河邊沒有孩子要下河玩耍才正式踏上去集市的路程。
集市就在幾個公社中間。
79年,東北地區遠遠沒有南方地區管控的那么嚴格,大家都可以在明面上進行售賣,這種情況不存在投機倒把這一說。
而且還會根據日子分大小集,只不過這時候大家一般都是以物換物,拿個兔子換條魚什么的,很少存在金錢之間的交易。
要是碰到親戚同學啥的,互相贈送都是常有的事。
秦正又背又拿,十多條魚,連魚帶水加一起得有四十多斤。
山路崎嶇,不好走,十多里地的距離,以秦正的腿腳也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
多虧這年月的人都習慣步行,走這么遠這么久也不費啥事,路上就休息了一次。
這要在后世,別說十里地,就是二里地的路程,不說打車吧,那也得掃個自行車。
今天是周四,正好是甘嶺大集。
等到秦正到達的時候,集市上早已是人山人海。
好地方都沒有了,他只好找個旮旯售賣。
把背簍放在地上,秦正就開始吆喝:“賣魚,賣魚,新鮮的大魚了啊。”
賣東西離不開吆喝,這是傳統也是技巧。
效果不是一般的好,一群人就呼啦一下子圍了過來:“哎呀,東西不少,都咋賣的。”
“您看您要哪個吧。”
“這個大黑魚,多錢一斤?!?
“4毛,包圓的話3毛?!?
“其他的呢,柳跟子1毛,鯉子3毛,細麟6毛。”
聽完報價之后,就有人搭茬,“爺們,剛打的兔子換那條最大的黑魚,行不?”
“不換不換?!?
“布票,糧票呢?”
“也不換,只要錢。”
聽完只能用錢來買,圍觀的人走了一大半。
只剩下少數幾個還在觀望。
“賣魚,賣魚,今天早上剛撈的大魚!”
“新鮮的大魚,便宜便宜啦?!?
不管秦正怎么吆喝,就是沒有人來買,秦正還以為今天運氣不錯,捕到這么多,能輕松的賣出去呢。
看來是他想太多。
搞錢在什么時代都是一件難事。
原本的興致勃勃,再想想這幾分幾毛的瑣碎生意,秦正就有點提不起精神,也不再吆喝。
“老弟,你這個細麟咋賣的?”
一個帶著眼鏡的婦人在攤位面前停留。
“姐,6毛,有糧票肉票一斤換一斤半?!?
秦正做出了退讓,只要能有進賬就是好了,管它是什么呢,票也算是錢。
再說有票走遍天下,沒票寸步難行。
但是有糧票進供銷社也不行,還得要戶口本,要不然真不賣你。
“有點貴啊,老弟,五毛五,細磷我全要了?!?
“行,你挑挑看要哪幾條?!?
秦正幾乎沒怎么思考就答應了,不是他想開張,而是后世的觀念還沒轉過來,五分錢的殺價在他心里實在太小了。
從旁邊攤位借了一個秤,把對方的菜籃子去了重,然后把細磷放到籃子里,然后稱重,直到秤砣高高掛起。
秦正用手捏住刻度位置遞到對方面前,“大姐,這一共是5斤2兩,籃子是1斤,一共4斤2兩?!?
“那就是2塊3毛1分,對吧?!?
對方掏出錢就要結賬,卻沒想到秦正張嘴說道:“您給2塊就成,大姐,做買賣,不賺你錢,圖個順當。”
“要是吃好了,您再來找我。”
掏錢的大姐聽到這一番話,有些發愣,3毛錢可不是小數目,“老弟,說話中聽,行,那姐祝你順順利利。”
給完錢,大姐就拎著菜筐走了。
開頭順,萬事順。
大姐走后,剩下的魚沒用上幾個鐘頭就全部賣光了。
秦正也迎來了重生后的第一筆收入。
6塊7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