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現代化生產消費能力的定義及理論

在我看來,現代化進程中,生產消費能力分別有五個方面: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貨幣和貨幣手段、社會剩余產品。

關于它的定義,我認為,生產消費能力是指勞動者使用勞動資料,進行改造勞動對象之后,經過一定的時間,獲得貨幣后再使用貨幣手段產出并交換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

由此可知,生產消費能力滿足以下條件:

1.勞動者使用勞動資料。

2.勞動者進行改造勞動對象。

3.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由貨幣手段產出并交換。(貨幣出現后,使得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產生,是貨幣手段賦予了剩余產品以價值,也就是說,貨幣手段是社會剩余產品價值產生的原因)

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是現代化經濟的本質特點,根據社會再生產理論,社會剩余產品存在于供給環節,它的累積不是資本過程,而是使貨幣供給商品的能力儲備,亦即供給側是經濟發達的原因。到了消費環節之后,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被消耗,不再能夠滿足社會剩余的需求,隨著時間變化,形成“社會剩余價值”,在歷史經濟上,發揮著龐大的經濟效用,使得社會再生產不斷出現新一輪循環和進步。社會剩余價值是衡量經濟體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使用貨幣消費商品的能力過程結束之后,社會剩余價值就已經逐漸產生,例如:

3元=一瓶可樂,這里描述的是使用貨幣消費商品的能力,也是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體現,但是,社會剩余價值產生之后,只能用隱形的“社會剩余貨幣”來量它,我認為,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社會剩余價值*變化的時間)/社會剩余貨幣。從某種意義上,社會剩余貨幣是隱形的未來貨幣,它的值越大,表示社會剩余產品的價值越小。即社會剩余貨幣越多,它的實際購買力就越強,社會剩余貨幣就是支用經濟的未來價值,是金融產生并發展的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卓尼县| 五河县| 蓝田县| 惠水县| 高青县| 定日县| 长兴县| 若尔盖县| 遂昌县| 隆昌县| 甘泉县| 萍乡市| 岗巴县| 合水县| 射阳县| 崇文区| 开原市| 六安市| 淮阳县| 湘潭市| 揭西县| 湟中县| 沙雅县| 拉萨市| 榆中县| 岳普湖县| 兴城市| 雅江县| 麻江县| 上犹县| 吴川市| 津南区| 廉江市| 张家港市| 营山县| 汨罗市| 高阳县| 双桥区| 建瓯市|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