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動物愛情
- 不想做守村人
- 這里有個妖孽
- 1234字
- 2025-07-19 16:01:51
休息了幾天,今天下午睡了一覺,無意識的拿起手機,機械的點開一個視頻,從背景音樂中發現這樣一首歌《從前那個女孩》——王赫野。
歌聲:“……從前的那個女孩,已經消失在人海……”
突然感懷起愛情來!
起床沖了個臉,出門到外面看了看,此時日正當中,正值三點,烈日曬得空氣悶熱。父親在老屋外面走廊坐著看手機,爺爺奶奶在屋內看著電視。父親看我過來,跟我說我冰箱還有半截西瓜。我拿出西瓜找不到勺子,去壓水井邊洗了下手,回到老屋屋檐的光影下,一邊抓著西瓜囊,一邊聽著放在褲袋里手機的《從前那個女孩》,一邊想著愛情意象……
記憶中能拿出來構建的好像只有……
不說了!
當初確定夢想時,似乎沒有一點愛情成分……順著歌聲中的人海想捕捉到一抹倩影,如果可以通過想象彌補這份愛情的遺憾也就罷了,可我走的路似乎決不可能產生愛情。如果有也只能是作為一個逃逸點存在,我不想讓自己理解的紅塵被沿海地帶的浪花洗刷!
記憶……
明天的標題有了!
記憶的復雜性其實挺有意思的,稍作思索就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一感受此間樂趣,便覺得自己人生經歷還是太少。這個時代……隱隱有新的故事框架可以構建!
回憶,追憶,記憶!
“憶”這個字的字形不那么符合我意念中的內涵了,因其不具備內涵,也就顯得不具備美感了。
品一個字比寫故事簡單,卻多了韻味。
過了一兩個小時,開始聽一個粉絲不多的up主講《六韜》,這人應該是幾個月前關注的。早就想聽了,應該也養的差不多了。內容不重要,書文解讀其實那都能聽,主要是他講述的過程與參雜的內容,很明顯能感受到其思考的當代性與個性化。
聽的過程中收獲了一個很重要的世界觀概念,與聽《六韜》解讀視頻的相關性不大,我是一邊聽一邊思考一些有的沒的,沒想到還能對那不可言說的敘事框架進行補全!
多的不說了。
吃完晚飯,繼續寫點。
有些道理想通,可拓展的思路也就寬泛許多,收獲頗大,卻不是能寫在這里的內容。
為了證明自己的思想性,這些收獲里還是有一個衍生出來的想法是可以分享的:島嶼人種的類群折射的人文背景,以及人文背景在歷史上的意義。多的也就不提了,在我的思想里這個課題能被建構成怎樣不重要,我已經越過去作故事性的世界觀建構了。
想的太多,能做的太少。許多時候,對與錯,真與假還得在各種情緒紛擾下自己消解!真不想承認“天將降大任于……”若沒這躺平的過程,若沒這家庭氛圍,若沒這社會環境,若沒這網絡空間,若沒這世界格局,若沒這人文背景,若我媽……若我爸……若我沒在這里書寫……
最重要的是得虧東方文化成此模樣,不然我這種人還真立不出如此大志!所以能寫出來是我大幸,寫不出來不才也享受到了浸染文脈的愉悅了!
該說不說,以前應該有以此大夢想遮掩自己的心理因素,也說不上吧,文學的意義難道是寫與人看的嗎。撈的不談,如今這夢想倒是真有琢磨開竅之像,結合現在的情況是能當志向來說的。如此也就得正視各種原因與問題,在沒有躺平的心理因素與現實可能性之下,還持有如此志向,個中滋味不得不嘗……
現在才哪到哪呀!
可我年紀大了,真覺有點玩不起這志向!
若是夢一場該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