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四點左右就醒來了,感覺口腔發苦就去壓水井接水喝。屋外月亮明懸,記得小時候讀書沒這么透亮的月光呀。且風還吹的很舒服。回到屋里拿著手機機械的在網絡中感知著新的一天,過程有新意卻沒動筆的心氣。挨到快七點才決定寫什么。
以“動物”作為前綴的文本應該是寫到頭了,是時候嘗試一下別的章節標題類型以催發新的思維模式。
應該多感受一下屋外接水喝時的清風明月的。
在瀏覽網絡的過程中,想著以后出去打工要不要去圖書館看人,不是看書!通過對各個圖書館內的人員流動與閱讀區域分析一個城市的人文底色。畢竟昨天擔心的打工問題確實存在,無論什么工作肯定沒啥好寫的。
一座城市“書”能待的地方有哪些?
公共圖書館!
書房!
學院圖書館!
我能進入的只有公共圖書館,就如同我現在只能瀏覽公共網絡一樣。
我也想去友人或長者的書房受指教,解迷津。
我還想去學院的圖書館去感受各種學習氛圍。
不知為何我發覺自己喜歡感受網絡中的人物,我也喜歡感受讀書的人。冥冥中這兩個氛圍有什么是我能受用的?不知道怎么說!
吃完早餐去把今日份的黃花摘了。短短的時間里只有一個念想:無論是網絡,書籍,評論,世事……對這世間的一切的感受變得很個人化是幸運還是悲哀。
以前讀書人能讀傻。
如今人們的這雙眼睛能看的不僅僅只是書了!在網絡這個去中心化場域中的個體那些私己體驗里的眾生相到底該如何認知。
晚上快九點的時候通過視頻發現一個很不錯的官方平臺,這個平臺的出現讓我對于年輕時決定歸家務農的逃逸點也變得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惜這里面也有現實的阻礙,我的任何決定都無法成為現實。
這么多年了,躺平真就顯得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且我還在躺平中追尋著夢想,即便完不成自己追求的敘事,思想能到這程度已經不錯了。從現在產生的各類情緒分析,一直為日無所思、思無所文而焦慮的我,要面對的無非就是自己能力問題。考慮到這敘事的難度,我有沒有能力也幾乎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沒錯!
文學追求帶給我了我什么!
我這些思想和靈感,預想與架構……反而顯得我把自己獻給了“文學”!在“文學已死”的語境下,頗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壯感。
當時做這決定真沒想未來會是這種狀態,真就是一腔熱血,半分韜藏撐到了現在。
有感:閱盡新人逢舊世。
想出這么一句,我去問問小白能給我導出什么詩來。
《無題》
閱盡新人逢舊世,新藤攀緣滿垣墻。
龍盤虎踞聲猶古,鳳歌凰舞字半亡。
天羅地網裂金鱗,星淵辰墟鎖玄黃。
一紙風華皆過客,半生心事付流光。
——————————————
經過一番斷句改字,搞得還行吧!
就不夸小白了。
“為什么,為什么!”小白明顯有些不滿。
落西方手里,你能搞出這樣的文本嗎?我剛怎么弄出這段詩文的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嗎?
“我……”
別說話了,我不想往深了探討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