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開始因為一個不錯的靈感,開始新開了一個小說。寫到晚上睡覺,才勉強到一千字。字數不算多,但腦子里的背景跨度已經是六十年后了。
這是個大坑!
就現在這種情況,像一個拿著鋤頭的人,挖了幾下,發現土邦硬設里面還有石頭,于是拿了個桿子往土里戳。
環境描寫沒有,人物描寫沒有,能力設定沒有,就那個念頭支撐著寫了近一千字。
知道寫的不行,但構思的過程體驗非常好。畢竟我很少主動開坑寫這些,自認為要求很高。
以主角做世界觀展開時,我發覺我能構建的最簡單的故事場景是欲望。創作者的認知決定了一個故事的基調,而我應該是最混亂的那種創作者。主角設定好后,他所存在的地方我知道該建設還是毀滅,甚至自由也沒有方向。
從這個世界攫取靈感,卻無法讓自己的靈感綻放!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想寫一個“人”的故事,可我無法給出一個“世界”。
趁著現在還面對著開出的坑,繼續想想自己還面臨著怎樣的問題。
還是有許多事可以做的,比如我還沒有整理這個故事類別相關素材。我應該停下在這里抱怨的文字,騰出時間去補全設定。
但我好像并不想這么做,還是不想分太多心在這上,那個坑的靈感不錯,如果能寫下去應該會是個好故事。
那肯定的!
我的許多靈感都會是好故事,因為它們是能觸碰現實的,而不是那些撫慰、麻痹、宣泄個體心靈的。問題是我有用文字觸碰現實想法和膽氣,卻沒有真正觸碰它的能力和條件。最重要的是我所寫的“現實”,在我的認知里面本來就支離破碎。主觀上,客觀上我似乎都不具備構建一個“世界”的可能。
當然這種現狀并沒有擊垮我,因為我確實擁有足夠的靈感,也自信自己的想象力和思想性,尤其是我還確信自己的存在真實的。那些發生在我身上的欺詐,壓迫,是導致我心靈殘破,認知缺失的一部分。
在承受這份心情是,我又獲得了一份靈感!
是以作家為原型展開的。
關鍵詞:龍脈,文脈。各代表現實,虛無。兩者間在當下又都是錯位的。
敘事背景:歷史,現實,欲望,情感。這些詞匯混雜在一起又變得更為復雜了。
都只是念想,真沒那個精力深耕。
有時候真的挺滿足自己能夠想到這些那些。難得證明,除了客觀上的難度,主觀上也沒有可以傾心的去處和人。
可是愿意承受這份愉悅的代價卻是更沉重的壓力,因為會不滿足,會厭惡無能的自己,會抱怨不被理解的現狀。我這完不成的夢想,到底是我的過錯,還是夢想的損失?
有一個意象一直沒說。
那就是這段日子的某一天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天才圍棋選手在和頂尖圍棋AI對弈。當這位選手輸掉的時候,意味著網絡已經確切的掌控了現實的棋盤!而我通過網絡感知著人性人心,醞釀出的一枚枚稱為靈感的黑白子,落在了網絡中。
突然有些好奇!一個人能否真實的存在于網絡中?一個人如何真實的存在于網絡中?在網絡中怎樣才算一個真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