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區里的植物醫生
- 開一間療愈萬物的花店
- 小米煮酒
- 3154字
- 2024-11-30 14:17:42
云棲苑小區里,午后的陽光懶洋洋地灑在中央花園的草坪上。幾個打扮得體的寶媽,正坐在遮陽傘下,邊看著不遠處沙池里玩耍的孩子,邊分享著剛到的有機水果和育兒經。喬樂葵也在其中,安靜地剝著一個橙子,偶爾微笑著回應兩句關于蕊蕊上幼兒園趣事的問話。
“哎,樂葵,”說話的是陳薇,兒子樂樂和蕊蕊同班,兩人關系不錯。她湊近一點,壓低聲音,帶著點神秘兮兮的興奮,“你陽臺那盆‘寶蓮燈’,真的神了!我昨天帶樂樂去你家借繪本,又偷偷瞄了一眼,那粉嘟嘟的花苞,垂下來跟小燈籠似的,葉片油亮得能照鏡子!比我在植物園看到的還精神!你到底給它吃了什么仙丹啊?”她眼里滿是毫不掩飾的羨慕。
旁邊的李悅也來了興趣:“對啊樂葵,我也聽薇薇念叨好幾次了。就你陽臺角落那盆葉子像荷葉,花像粉燈籠的?看著就貴氣,不好養吧?”
喬樂葵笑了笑,把一瓣橙子遞給蕊蕊,語氣平常:“哪有那么神,就是普通的寶蓮燈花。可能…我媽留下的那些老方子營養液比較對胃口?加上我那兒光照、通風位置剛好湊合。”她輕描淡寫地把功勞推給了母親孟蘭的“遺產”。
“湊合?你也太謙虛了!”陳薇不依不饒,“我去年花大價錢在花市買了一盆,寶貝得跟什么似的,結果沒倆月就蔫頭耷腦,葉子嘩嘩掉,花苞都沒見著一個!最后含淚扔了。你這盆養得,簡直就是教科書級別的!”
喬樂葵的陽臺,是她在新家精心打造的一個小小“綠洲”。面積不大,但充分利用了立體空間。
除了幾盆常見的綠蘿、龜背竹,最顯眼的就是靠窗最佳位置的那幾盆“寶貝”:一株姿態優雅的日本紅楓小盆景,幾叢色彩斑斕的觀葉秋海棠,以及那盆讓陳薇念念不忘的寶蓮燈花。
這里配備了簡易的補光燈、溫濕度計,還有她自己根據母親筆記調配的各種營養液分裝瓶,看起來專業又用心。這個小天地是她離婚后心靈的寄托,也是她悄悄驗證空間培育效果的試驗田。
“樂葵,商量個事兒唄?”陳薇眼睛亮晶晶的,帶著點撒嬌的意味,“你那寶蓮燈…能不能割愛?我實在太喜歡了!或者…你幫我養一盆小的?我出錢!多少都行!放在我家客廳C位,絕對蓬蓽生輝!”她雙手合十,做祈求狀。
喬樂葵有些為難。寶蓮燈確實不好養,對環境濕度、光照要求苛刻。她這盆狀態好,除了陽臺環境合適,更重要的是在植物空間里“強化”過生命力。直接給陳薇,風險太大。
“薇薇,這花嬌氣得很,你家客廳的環境不一定適合。”喬樂葵委婉拒絕,“要不這樣,我這盆是母株,最近旁邊冒了個小側芽,我試試看能不能給你分株培育一棵?但丑話說前頭,不保證活,而且你得嚴格按照我的方法來養。”她把責任和難度先擺出來。
“分株?好好好!沒問題!保證當祖宗伺候!”陳薇一聽有希望,立刻滿口答應,興奮得像中了獎。
一周后,陳薇如愿以償地從喬樂葵陽臺捧走了一個小巧精致的白瓷盆,里面是帶著幾片嫩葉的寶蓮燈小苗。
喬樂葵給了她一張手寫的“寶蓮燈養護指南”,詳細列明了光照、澆水、濕度和借用母親名義特調的各種營養液的使用方法,特別以母親的姓氏標注了“孟氏1號營養液(葉面噴施,每周一次)”和“孟氏3號營養液(灌根,半月一次)”。
陳薇如獲至寶,把小苗放在了客廳最顯眼、陽光最好的位置,嚴格按照指南操作,還特意買了個加濕器對著吹。
然而,好景不長。剛過一周,喬樂葵就接到了陳薇帶著哭腔的語音轟炸:
“樂葵!救命啊!你的‘小祖宗’要不行了!葉子邊緣發黃發焦,還卷起來了!花苞…哦它還沒花苞…但看著就快死了!我都是按你寫的做的啊!是不是我哪里弄錯了?你快來幫我看看!”
喬樂葵心下一沉。寶蓮燈對環境變化確實敏感,但按她的指南,加上小苗本身被空間能量強化過,不應該這么快出問題。她安撫了陳薇幾句,約好下午過去。
一進陳薇家明亮現代的客廳,喬樂葵的目光就鎖定了那盆寶蓮燈小苗。它被供奉般放在一個精致的金屬花架上,旁邊還亮著一盞專業的植物補光燈。然而,原本應該飽滿翠綠的葉片,邊緣確實出現了難看的焦黃色,微微卷曲,整株植物透著一股萎靡不振的氣息。
“你看你看!”陳薇指著小苗,心疼又焦慮,“我水沒多澆吧?光照也按你說的,散射光!加濕器24小時開著!營養液一次沒落下!”
喬樂葵沒急著回答。她走近花架,先是仔細觀察葉片焦枯的形態和位置,然后伸出手指,非常自然地、像檢查孩子額頭溫度一樣,輕輕觸摸了一下焦黃的葉緣邊緣。同時,她凝神靜氣,屏蔽周遭雜念。
瞬間,一股清晰而痛苦的意念傳來:
【……燙……干……渴……風……吹……疼……】
燙?干?風?喬樂葵微微蹙眉。她抬頭看了看那盞亮著的補光燈,又看了看旁邊呼呼作響的加濕器噴口,正對著小苗的方向。
“薇薇,”喬樂葵收回手,語氣平和但帶著篤定,“問題可能出在這兒。”她指了指加濕器和補光燈的位置,“你這盞補光燈,功率是不是有點大?燈罩離葉片太近了。寶蓮燈喜歡濕潤,但葉片非常嬌嫩,最怕高溫烘烤和強風直吹。你這加濕器的冷霧一直對著葉片吹,加上補光燈的熱量,就像給它做了個‘桑拿風’套餐,葉片水分被快速蒸干,邊緣就焦了。”
“啊?!”陳薇傻眼了,“不能吹風?加濕器不就是要對著吹嗎?我看網上都這么說的!”
“網上說的不一定適合所有植物,尤其這種嬌氣的。”喬樂葵耐心解釋,“我媽筆記里特別提過,寶蓮燈的葉片像嬰兒皮膚,對強光和直吹的冷風、熱風都極其敏感。它需要的是整個空氣環境的濕度,不是對著它猛吹。”她再次搬出母親的權威。
“那…那怎么辦?”陳薇慌了神。
“別急,發現得早,還能救。”喬樂葵安慰道,動作麻利地開始處理
“第一步,把加濕器挪開,別對著它吹,放在它斜后方一米遠,讓霧氣自然彌漫過來就行。第二步,把這盞補光燈調低功率,或者拉遠一點距離,避免燈罩高溫直接輻射葉片。第三步,”她拿出隨身帶的一個小噴壺,里面是清澈微綠的液體,“這是‘孟氏急救修復液’,我媽筆記里對付這種物理灼傷很有效。我給它葉片正反面都噴一遍,能幫助受損組織修復,減少水分流失。”噴壺里其實是稀釋的空間泉水,效果溫和。
她一邊輕柔地噴灑,一邊在心底對小苗傳遞安撫的意念:【安全了…熱風走了…慢慢恢復…】。她能感覺到小苗的痛苦情緒在減弱,轉為一種虛弱的【……舒服……】。
噴完藥液,喬樂葵又仔細檢查了一遍環境:“好了,按我說的調整好,這幾天別施肥,澆水也等盆土表面干了再澆。讓它靜靜恢復,別老盯著它看,植物也需要休息。”她開了個小玩笑,緩解陳薇的緊張。
“好好好!都聽你的!”陳薇連連點頭,看著樂葵專業又沉著的動作,心里踏實了不少,“樂葵,你真是…神了!看一眼摸一下就知道問題在哪!不愧是孟蘭教授的女兒,這家學淵源,不服不行!”
喬樂葵只是笑笑,收拾好東西:“什么神不神的,就是經驗加一點我媽的‘土辦法’。養植物,有時候得像養孩子,光給‘好東西’不行,還得知道它真正‘想要’什么,什么對它‘不舒服’。細心觀察最重要。”
幾天后,陳薇在小區遛娃群里曬出了寶蓮燈小苗的最新照片:焦黃的邊緣沒有蔓延,葉片雖然還沒恢復飽滿,但明顯支棱起來了,透著一股子韌勁。
【樂樂媽】:@喬樂葵報喜!樂葵女神妙手回春!我家小祖宗緩過來了![圖片]孟蘭教授的筆記和急救液太神了!姐妹們,家里有嬌貴植物搞不定的,找樂葵!專業!靠譜!
【豆豆媽】:哇!真的精神多了!樂葵厲害!下次我那盆蝴蝶蘭再不開花就找你!
【果果奶奶】:小喬是有真本事的,隨她媽媽!我家那盆老樁杜鵑最近也不精神,回頭幫我瞧瞧?
【軒軒爸】:+1!喬小姐,方便加個微信嗎?有償咨詢!
喬樂葵看著群里刷屏的稱贊和詢問,又看了看自家陽臺上那盆在陽光下亭亭玉立的寶蓮燈母株,葉片舒展,新生的花苞低垂,醞釀著粉色的光華。她輕輕碰了碰它厚實的葉片,感受著那蓬勃的生命力。
“媽,你的筆記,還真是我的護身符。”她低聲自語,嘴角彎起一抹溫柔的弧度。在云棲苑這個精致的小世界里,她憑借母親留下的“遺產”和自己的“細心觀察”,悄然播下了“植愈”的第一顆種子。而陳薇家那盆劫后余生的寶蓮燈小苗,成了她能力最自然、最生活化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