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白帝遺恨
- 三國的無雙寶物
- 愛碼字的艾老師
- 1260字
- 2024-12-02 07:37:00
章武元年,蜀漢的天空被一片陰云所籠罩。
關羽敗走麥城,慘遭東吳殺害的消息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入劉備的心中,使其悲痛欲絕,盛怒之下,他決意舉兵伐吳,以報兄弟之仇。
趙云心急如焚,急忙進宮面見劉備。
宮殿之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趙云抱拳行禮,言辭懇切,大聲說道:“主公,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宜先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兇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愿陛下察之。”
劉備坐在龍椅之上,面色鐵青,雙眼布滿血絲,他緩緩抬起頭,看著趙云,沉聲道:“子龍,云長與我情同手足,他被東吳所害,我怎能不報此仇?此仇不報,我劉備有何顏面面對天下?”
趙云向前一步,繼續勸道:“主公,您心懷天下,志在興復漢室。此時伐吳,實非明智之舉。曹操雖死,但其子曹丕篡漢,此乃大逆不道,天下人皆欲除之。若主公能先伐魏,必能贏得天下民心,關東義士定會紛紛響應,如此一來,蜀漢大業可成。東吳之事,可待日后徐徐圖之。”
劉備卻猛地站起身來,一揮衣袖,決然道:“子龍,你不必再勸。我意已決,此仇必報,哪怕粉身碎骨。”
趙云見主公如此堅決,心中長嘆一聲,無奈地退下。
劉備執意東征,留下趙云鎮守江州,肩負起保衛蜀漢后方的重任。
次年,劉備于夷陵遭遇東吳陸遜的火攻,大軍潰敗,如潮水般退回秭歸。
消息傳來,趙云心急如焚,他立即點齊本部人馬,率部急馳救援。
一路上,趙云騎在戰馬上,面色冷峻,心急如焚,日夜兼程,心中只想著盡快趕到主公身邊。
當趙云趕到永安時,劉備已收攏殘軍,暫得喘息。
趙云走進營帳,只見主公形容憔悴,往日的英武之氣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疲憊與落寞。
趙云心中悲痛萬分,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恨不能代主公受此戰敗之辱,哽咽道:“主公,云來遲了,讓主公受苦了。”
劉備微微抬起手,虛弱地說道:“子龍,起來吧。此乃我之過錯,不聽你等勸諫,才落得如此下場。”
趙云站起身來,強忍著淚水,說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主公在,蜀漢便有希望。”
不久,劉備病重,召諸葛亮等重臣于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的宮殿內,彌漫著一股哀傷的氣息。
趙云站在榻前,看著主公氣息奄奄,心中如刀絞般疼痛。
劉備躺在榻上,眼神緩緩掃過眾人,將幼主劉禪與蜀漢大業托付于諸葛亮,又對趙云等舊部一一叮囑。
劉備看著趙云,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不舍,緩緩說道:“子龍,你我相識多年,你對我的忠心,我從未有過懷疑。如今我將去矣,劉禪年幼,蜀漢的江山還需你等輔佐。望你能像以往一樣,盡心竭力,護持蜀漢江山。”
趙云涕零而拜,泣不成聲:“主公放心,云定當遵主公遺命,盡心輔佐幼主,哪怕肝腦涂地,也絕不退縮。只要趙云一息尚存,必保蜀漢江山不失。”
劉備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隨后緩緩閉上雙眼。宮殿內頓時響起一片悲痛的哭聲。
趙云站起身來,擦干眼淚,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加沉重。
趙云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蜀漢,等待著興復漢室的那一天到來。
之后的日子里,趙云親自訓練士兵,加強蜀漢的軍事力量,時刻警惕著內外的敵人,全心全意地輔佐幼主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