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然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只是給寫的小說拍插圖照片,居然也能用到視覺特效師,這可是拍電影才有的待遇啊。
后來他才知道,自己在日本火了,而且火的程度遠超他的想象。
不為別的,就為他帥。
日本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太旺了,整個社會聲色犬馬,奉行及時行樂,娛樂產業空前發達,雖然電影行業不爭氣,黑澤明等大師拍出來的正經電影沒多少人看,但不正經的東西卻大行其道。
其中男色消費這幾年可謂是風生水起。
那些有錢有閑的姐姐們,最喜歡在帥氣小哥哥身上花錢。以前日本女性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本國帥哥,一種是歐美白人帥哥,后者尤其受歡迎。
現在,她們又有了第三種選擇——中國帥哥。
最近10年來,中國經濟也越來越繁榮,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尤其繁榮,連帶著日本女性看中國男人也越來越順眼,別的不說,至少在身高這塊,中國男人、尤其是中國北方男人,是有絕對優勢的。
肉蛋奶的充足攝入,讓中國人的身高不僅領先亞洲,甚至都不輸很多白人國家,黃渤經濟圈的日益活躍,也加強了日本與中國北方的貿易和人員往來。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出現在日本,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出現在中國,雙方對彼此了解越來越深,跨國戀也越來越多。
日本女性的第一選擇依然是歐美白男,尤其是美國男人,別提有多迷人了。
中國國力雖然不如美國,卻也是世界第三極,矗立在日本旁邊猶如一個巨人,威壓極大,僅次于美國。
日本女性中漸漸出現一批鐘愛中國男人的少數派,也是應有之義。
高橋杏梨就是她們的前輩。
而高橋杏梨對夏天然的欣賞,也說明夏天然的樣貌確實長在了這些日本女人的審美上。
夏天然不知道的是,在日本,在日本女性的某些圈子里,傳的最廣的不是他和中森明菜這對俊男靚女的愛情故事,而是他和過氣女作家·離異家庭主婦·獨自撫養女兒的單親媽媽·高橋杏梨的姐弟戀。
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事情傳著傳著就變了樣。
在日本版故事中,夏天然和高橋杏梨是患難見真情。
故事梗概大體如下:
一個19歲的熱血少年,早在中學時代就打遍全校無敵手,當之無愧的學校霸王。
(此處參考《熱血高校》小栗旬)
后來少年得罪了某家豪門公子,不得不輟學,到社會上廝混。
公子依然不放過少年,竟然派極道團體追殺。少年為了躲避追殺,跑進了一家小店,店主正是單親媽媽高橋杏梨。
善良勇敢的高橋女士幫助少年躲過追殺,少年為了報恩,主動提出給高橋女士當書模。
再后來,高橋女士被人針對,小說無法發表,插圖照片也無法拍攝,可憐的單親媽媽陷入絕境。
就在這時,熱血少年挺身而出,幫助高橋女士找來《東洋晚報》的主編,一陣慷慨激昂昭和氣息十足的演講過后,主編被其感染,力排眾議,毅然決定連載高橋女士的作品——《琴島愛情物語》。
之后的日子里,照片拍攝很順利,熱血少年和甜美少女在鏡頭前如同一對璧人,但在鏡頭外,少年的視線卻總是聚焦在那個單親媽媽身上。
他總想往對方身邊靠,還和對方女兒成為好朋友。
單親媽媽察覺到了少年的感情,但迫于世俗壓力,她只能逃避。
少年很失望,也很生氣,就想報復對方,于是在鏡頭前更加賣力的表演,和中森明菜肆意調情,這才有了那些感染力十足的插圖照片。
最后小說成功發表,大獲成功,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少年少女是一對,但在無人知曉的幕后,一段姐弟戀卻早已萌芽,并開始茁壯成長。
“正傳”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但很多人不滿意,于是就有了諸多“外傳”。
在外傳里,那故事情節可就生猛多了,日本人好意思說,夏天然這老實孩子都不好意思聽,臟耳朵!
這些事情都是那兩個日本人說的,中國這邊的團隊人員聽了之后大受震撼。
在故事中莫名其妙成了第三者的中森明菜,也大受震撼。
她這些日子流言纏身,某些沒節操的小報,像《星海快報》那樣瞎編亂造的假新聞她也看過一些。
她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某些小道消息不靠譜,她以為校園流言、小報假新聞就已經很過分了,沒想到跟日本那邊相比,中國這邊簡直純潔的像小學生。
真的,中森明菜突然感覺自己的那些大學同學其實都很善良純潔,以前她認為很碧池的那些女同學,現在再看,竟是那般可愛!
那些女同學連嫉妒都那么缺乏殺傷力,更不用指望她們真的能做什么惡了。
她不解的問:“高橋女士比夏天大了快20歲,幾乎能當他媽媽了,這也有人信?”
有些gay里gay氣的造型師不解的反問:“為什么會沒人信?不被世俗認可的愛情,多么的美好偉大,不是嗎?”
這家伙答非所問,中森明菜都沒興趣繼續跟他說話了。
結果造型師還來勁了,掏出一張報紙,指著一張照片道:“這是報紙上刊登的高橋女士的照片,你看,年紀也沒那么大嘛,而且容貌端莊,和夏先生還挺般配。”
眾人齊齊湊過來觀摩。
報紙上的高橋杏梨,看起來大約只有30歲,一看就是一張老照片。那時的她比現在年輕,也比現在瘦,因為角度問題,臉看起來很小。
關鍵是,那時候的高橋杏梨還很會作,私下里脾氣很臭,鏡頭前面卻做出一副楚楚可人狀,不知道多少人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下意識的認定她是那種溫柔善良堅強勇敢的單親媽媽。
中森明菜感覺自己簡直日了狗,她就說日本女人都不簡單,一個個都是心機婊,果然高橋杏梨也不例外!
夏天然這個當事人興致勃勃的了解了這一切,不得不說,這故事還挺帶感,也頗有日本特色。
日本人顯然是把自己那一套生拉硬拽的套到了中國這里,用日本人的思維方式理解中國故事,出現這種誤讀也不足為怪。
而且日本那邊經濟確實走在了中國前面,寂寞大姐姐和帥氣小鮮肉的愛情故事,中國現在還普遍缺少這根弦,日本那邊呢,雖不算登堂入室,卻已經有了不少受眾。
不知道多少如狼似虎的日本大姐姐,此刻內心正蠢蠢欲動呢。
一念至此,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問造型師:“那你們兩位這次來中國,是……”
造型師知道他想問什么,點頭道:“我們是受一位女士相托來到這里的,那位女士很欣賞夏先生,據我所知,她以前還給夏先生寫過信,說自己以后會親自來中國拜會夏先生。”
夏天然頓時來了精神,難道傳說中的包養環節這就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