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言

在日本三鷹市(Mitaka),一條擠滿了低矮的米色建筑的繁忙街道上1,奇怪的公寓樓群在空中的輪廓線頗為壯觀。從外面看,這棟有九套公寓的住宅樓就像一組兒童積木,形狀和顏色像萬花筒般多樣——綠色的圓柱體堆疊在紫色的立方體上,藍色的立方體放置在黃色的圓柱體上。進入內部,它會帶來奇幻刺激的感受。九套公寓中的每套公寓都有一間環形客廳,廚房設置在正中央。臥室都是方方正正的,衛生間呈筒形,書房則完全是球形的。每套公寓都涂上了十幾種不同的顏色,每一種顏色都很亮眼。(以302號公寓為例,它的廚房是藍色和檸檬綠色,書房是檸檬黃,衛生間是森林綠。)客廳里的梯子就是擺設?;炷恋孛骅偳吨咸谚执笮〉耐姑尜N磚。整棟建筑看起來并不像住宅,更像是超大型嘉年華游樂園。盡管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很古怪,但它的設計目的卻非常嚴肅:對抗死亡。

該公寓是由荒川修作(Shusaku Arakawa)和馬德琳·金斯(Madeline Gins)設計的,這對藝術家夫妻致力于他們稱之為“反轉命運”(reversible destiny)的理念。他們相信,死亡是“過時的”2“不道德的”3,而且根本不是注定的。“雖然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與死亡相遇,但并不意味著要永遠如此。”荒川和金斯在2002年宣言中如此寫道,“迄今為止,對死亡這種不可避免的窒息結果而進行的任何抵抗都是零零碎碎的,而對抗死亡必須要付出連續、持久且全面的努力?!?span id="z7owmq9" class="super">4

他們主張,在這種對抗死亡的努力過程中,建筑是最有力的武器。要想對抗死亡,我們必須從根本上重塑我們的環境,創造出從身體和精神上向我們發起挑戰的空間。居住在像三鷹公寓這樣的地方會使人們失去平衡,擺脫他們的習慣和常規作息,改變他們的觀點和看法,刺激他們的免疫系統,對,還有使他們永生。“我們相信,人們與建筑環境緊密而復雜地交織在一起能夠使他們成功擺脫(似乎不可避免的)死亡判決!”5他們寫道。

初次了解荒川和金斯的想法時,我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個精妙的比喻,一種藝術性的挑釁。但是,當我在2018年秋天拜訪位于曼哈頓的反轉命運基金會(Reversible Destiny Foundation)總部時,我才知道他們是認真的。該基金會是荒川和金斯在2010年創辦的?;饡念檰栶^長手冢美和子(Miwako Tezuka)說:“我想他們真的相信,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延長壽命,他們真的對這一信念滿懷激情?!?/p>

他們把這一信念付諸實踐,在太平洋兩岸建立了好幾個項目。在日本的養老町(Yoro)6,他們設計了一個面積達195000平方英尺[1]的公園,里面充滿了不確定因素,以至于需要給游客提供頭盔才行。在紐約的東漢普頓(East Hampton)7,他們創建了延壽屋(Bioscleave House)。延壽屋是棟單戶住宅,比三鷹公寓的設計更加極端,粉刷了約40種令人瞠目的顏色,窗戶的位置好像是隨機的,崎嶇不平的地板圍繞著下沉式廚房。反轉命運基金會館長斯蒂芬·赫普沃斯(Stephen Hepworth)告誡道:“你會扭到腳,如果你不小心點,你可能會正好掉進廚房。去衛生間時千萬不要著急?!?/p>

盡管他們設計的每棟建筑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所有的設計都是要通過各種形狀、顏色和表面的碰撞以及方向和規模上的突變使人們迷失方向。(實際上,這些空間非常違反人們的直覺,因此都帶有說明書。8)從他們設計的建筑中出來,“就像從過山車上下來一樣。你會感覺重心不穩?!焙掌瘴炙拐f道。

為了整個反轉命運工程、社區、縣鎮,或是他們描述為“沒有墓地的城市”9,荒川和金斯還有更大的夢想。他們想要向死亡發起一場全面的建筑戰。但是,即使他們發現了永生的秘密,他們自己也沒能利用上。荒川于2010年去世(金斯拒絕透露死因,她告訴《紐約時報》“這個死訊是個壞消息”),金斯也于4年后死于癌癥10。

然而,他們的作品還在。想要對抗死亡的人們可以通過愛彼迎(Airbnb)租一間三鷹公寓11。

建筑可以幫助我們永生的概念很顯然是一種科幻的想法。但是足不出戶就可以改善我們的健康狀況、延長我們的壽命,哪怕只是一點點,這個想法怎么樣呢?哇,我發現這個點子令人無法抗拒。畢竟,我真的非?!罢保╥ndoorsy)12。我不是說我不喜歡大自然,我認為大自然是很迷人的。我露營過很多次,而且非常享受。只不過我容易焦慮,不愿冒險,我的公寓既溫暖、舒適,又安全。遠方傳來了許多新聞報道——塞倫蓋蒂(Serengeti)的野生動物、湄公河三角洲(Mekong Delta)的洪水,還有南極的冰芯——但是,我始終覺得在我的客廳里施展我的手藝最舒服。

雖然我可能過于極端地依賴室內,但并不只有我這樣,現代人類基本上就是一個室內物種。北美洲人和歐洲人大約90%的時間都待在室內13,在一些大城市,室內環境使室外環境相形見絀。曼哈頓島的面積只有23平方英里[2],但是室內建筑面積卻是其3倍14。與室外不同,室內空間還在擴張。據聯合國估計,在今后40年里,全世界的室內建筑面積大概會增加一倍15?!跋喈斢趶默F在起至2060年,每年新增建筑面積就是日本當前建筑面積的總量?!甭摵蠂?017年報道稱。

令我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已經開始認為室內環境值得調查研究。各領域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室內世界,繪制其輪廓,揭示其奧秘。微生物學家正在繪制我們的建筑中大量出現的細菌圖表,化學家們則在追蹤飄過我們房屋的氣體,神經學家正在研究我們的大腦對不同建筑風格的反應,營養學家們則在調查餐廳設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食物的選擇的,人類學家正在觀察辦公室設計是如何影響全球員工的生產力、敬業度和工作滿意度的,心理學家正在探索窗戶與心理健康、照明與創造力、家具與社交之間的聯系。

他們的發現表明:室內環境從方方面面,有時甚至以令人驚奇的方式,塑造了我們的生活。簡單舉幾個例子:在寬敞的病房分娩的女性比在較為緊湊的病房分娩的女性更有可能進行剖宮產16。溫暖昏暗的燈光使學生不那么焦躁、好斗17。清新的空氣、通風良好的環境能夠增強辦公室員工的認知能力18。

我們住所的地理位置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各種各樣的連鎖影響。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19,一群加拿大醫生報告稱:住在摩天大樓的高層可能確實是致命的。醫生們研究了近8000名在家中遭遇心臟驟停的成年人病例。發病時患者所在的樓層越高,醫護人員到場救援的時間就越長,他們的生存概率就越低;住在3樓以下的患者中有4.2%的人幸存下來,而住在16樓以上的患者中幸存者只有不到1%。住在25樓以上的患者,無一幸存。

但是住在1樓也不是萬能的。在一項研究中20,科學家發現住在曼哈頓的一些摩天大樓高層的小學生,比住在低層的小學生閱讀能力更強。那么,有什么可以解釋這其中的聯系呢?正巧,這些建筑都位于橫跨主干道的橋邊,交通的不斷喧鬧使得低層單元比那些高層單元的噪聲大得多。噪聲可能使年幼的孩子們很難聽出單詞音節的微小差別,而這恰恰是至關重要的一項閱讀技巧。確實,住在建筑底層的孩子們聽力考試分數較低,而后續研究已經證實21,嘈雜的環境會阻礙語言學習。

畢竟荒川和金斯的想法并不像表面聽起來那樣離譜。就科學事實而言,我們知道,恰當的挑戰可以強健我們的體魄和精神。(開始舉重吧,你的肌肉將會隆起;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吧,你的大腦將產生新的聯結。)沒有理由認為這些挑戰不能出自我們自己的家。數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了解22,將動物放在刺激性的空間中(與其他動物做伴或放在放置了隧道、玩具、迷宮、梯子和轉輪等設施的籠子里)比將其放在單獨的、毫無裝飾的籠子里對其健康更加有益。復雜的環境能夠增強動物的免疫系統,減緩腫瘤的生長,使神經元對損傷的抵抗力更強,并避免與衰老有關的認知力下降。

有間接證據表明,有趣的環境對人類也有好處。比如,研究人員發現城市中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要低于農村地區。雖然其確切的原因不明,但有一種理論認為城市生活更加刺激和復雜,因此能夠保護大腦23?!拔艺J為能夠讓我們更健康地變老的空間可能就是能夠讓我們以多種方式參與其中的空間。”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認知學家和建筑師勞拉·馬里寧(Laura Malinin)說道。在她自己的研究中24,馬里寧已經收集了一些初始數據,表明視覺上復雜的房間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認知能力。[3]

因此,荒川和金斯并沒有完全偏離軌道。馬里寧說:“我不確定是否能夠‘反轉’命運,因為我認為我們是通過自己的生活來塑造自己的命運的,但我真的相信他們在挖掘一些東西,那就是物質環境對幫助我們保持健康有著巨大的,且迄今為止尚未被發現的潛力。”

我決定對這重要的室內空間展開一次“遠征”,去慎重考察這個完全由我們自己創造的世界。室內宇宙是什么形狀的?它的影響力有多大?它包含了哪些生態系統?我們該如何去適應?這些室內景觀是如何塑造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我們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及我們的健康、快樂和幸福的?

要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必須敢于邁出家門去探索,至少暫時是這樣的。在之后的章節中,我們將參觀一間為最大限度減少醫療差錯而設計的手術室,一所為促使孩子們更加活躍而設計的小學,以及一座為滿足囚犯心理需求而設計的監獄。我們將了解科學家如何利用頭戴式腦波測量耳機、生物識別腕帶、環境傳感器、電子地圖、機器學習以及虛擬現實技術來研究建筑環境并追蹤人們對其的反應。我們也會思考建筑將會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從可以監測我們健康的智能房屋,到可以幫助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兩棲漂浮屋等。我們甚至還會簡單地遠程考察一下冰封的圓頂,或許還能建造宜居火星的房屋。

是時候給室內世界應有的重視了。我們已經忽視室內環境太久;我們對其太過熟悉,以至于一直輕視了它的力量和復雜性。這一切終于發生了改變,我們對室內景觀的探索發現越多,需要對其進行改造的機會就越多。通過深思熟慮、認真仔細的室內設計,我們幾乎可以改善生活的每個方面。環境塑造了我們,但我們不必被動接受環境的塑造。

即使很小的設計變化都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想想羅德島婦嬰醫院(Women and Infants Hospital of Rhode Island)新推出的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25。按照傳統,醫院的早產兒一直在大型開放病房中接受照料。這些病房混亂、擁擠、嘈雜,充滿了機器嗶嗶聲和聊天的聲音。每天都有十幾個嬰兒被靠墻排成一排,其中有很多還在保育箱里,幾乎沒有空間留給想要和自己的孩子共度時光的父母們。

然而,在2009年,醫院開設了新的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廢除了開放式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每個早產兒都被安排在一間寬敞的單間中,里面配有一張沙發床,父母可以在這里過夜。這樣從公用的開放式病房到私密病房的改變對嬰兒的發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新的秘密病房里度過生命中的前幾周的嬰兒體重迅速增長,出院時的體重高于那些曾在開放式病房照管的嬰兒。前者患敗血癥的可能性也更小,所需的醫療程序更少,表現出的壓力和疼痛的跡象也更少。

建筑并不能解決我們的所有問題。設計干預的效果通常是微妙而復雜的,而且建筑環境的研究往往很難開展和詮釋。另外,本書中的專家們努力應對的挑戰(從預防慢性疾病到使矯正系統更加人性化)除了基礎設施升級,還有更多。以令人矚目的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研究為例,物質空間很可能對嬰兒有直接的好處。比如,研究表明26,噪聲能夠使早產兒的發育偏離軌道,增加他們的心率和血壓,降低他們的血氧飽和度。這些生理反應或許部分解釋了嬰兒在安靜、私密的房間中發育得更好的原因。但是,單間的好處不能僅僅歸功于建筑,還有一部分要歸功于單間設計使嬰兒的父母可以和嬰兒共度時光并參與照料27。

這就是好的設計能夠做到的——擴大了各種可能性。它將我們推向正確的方向,助力文化和組織變革,使我們能夠表達我們的價值觀。好的建筑能夠幫助我們過上更健康、更快樂、更有收獲的生活;創造更加公平、人道的社會;增加我們在危險世界中的生存概率。好的建筑設計可以成為我們創建更好未來的基礎,盡管它不能使我們永生。


[1]1平方英尺≈0.0929平方米。

[2] 1平方英里≈2.59平方千米。

[3]在某些方面,這種想法與使老年人居住環境更為便利的普遍做法背道而馳。“很多老年公寓的設計原則都是素凈的色彩、簡單的布置、簡約堅固的地面、米色的墻壁,諸如此類,”馬里寧說,“我們創建了全部都在一個水平上的東西——那些視覺上簡單的東西,那些易于確定位置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使得環境更加的貧瘠,而不是豐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沾化县| 云浮市| 花垣县| 麟游县| 临颍县| 崇信县| 绥化市| 万宁市| 惠水县| 石林| 德州市| 利川市| 郸城县| 扶风县| 大同市| 上犹县| 化州市| 清远市| 荔浦县| 施甸县| 酒泉市| 东方市| 六安市| 泉州市| 突泉县| 奈曼旗| 泊头市| 怀仁县| 阿合奇县| 江川县| 胶州市| 松江区| 康乐县| 松阳县| 安龙县| 鸡西市| 临沧市| 商都县| 南澳县| 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