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姐遠嫁,牽掛常在
- 魯中逐夢:李安的逆襲傳奇
- 起名貞南
- 3240字
- 2024-11-28 14:00:44
大姐李甜南下的行囊,裝滿了家人的牽掛與期望,一路顛簸,踏入了南方那座滿是機遇與挑戰的城市,一頭扎進了一家電子廠的忙碌生產線。
電子廠宛如一座龐大的蜂巢,車間里,密密麻麻的生產線縱橫交錯,機器嗡嗡作響,好似永不停歇的蜂鳴。大姐每日清晨天還未亮,便隨著宿舍樓道里急促的起床鈴聲,匆忙洗漱,和工友們如潮水般涌進車間。她被分配在組裝流水線上,狹小的工位前,堆滿了各類電子元件,從微小的電阻、電容,到精致的芯片、電路板,在她手中飛速流轉、拼接、焊接。頭頂那慘白的燈光,不分晝夜地亮著,將大姐略顯疲憊卻專注的面容照得清晰分明,長時間高強度的勞作,讓她的手指磨出了繭子,手腕常常酸痛得拿不穩筷子,可她從未有過怨言,每日工作時長遠超十二小時,只為能多掙些加班費,幫襯家里改善生活。
彼時,正值電子行業競爭白熱化階段,工廠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斷接下緊急訂單,大姐所在車間頻繁開啟“趕工模式”。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生產任務,她和工友們常常連軸轉,吃飯時間被壓縮到極致,只能匆匆扒拉幾口盒飯,便又回到崗位上。車間里彌漫著焊錫的刺鼻氣味和機器運轉的熱浪,大家汗流浹背,卻絲毫不敢懈怠。不僅如此,隨著智能化生產設備逐步引入,大姐還得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培訓課程,學習操作新機器、解讀復雜的數據參數,生怕跟不上時代步伐被淘汰,那股子不服輸、努力扎根城市的勁頭,就像在老家田間辛勤耕耘時一樣堅韌。
日子在忙碌中如白駒過隙,難得的假日,大姐被工友拉著,一同出游放松身心。陽光灑滿街道,她們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集市,攤位上擺滿琳瑯滿目的商品,色彩斑斕的衣物、香氣撲鼻的小吃,讓久困于工廠的這一群姑娘們心生歡喜。逛累了,一行人尋了處公園,綠樹成蔭,湖水波光粼粼,大姐坐在湖邊長椅上,分享著從家鄉帶來的炒花生,正笑得開懷時,一個身影闖入眼簾。
張宇,身形挺拔,面龐透著南方小伙的溫潤,一身整潔得體的襯衫西褲,搭配著簡約的領帶,手提公文包,典型的白領裝扮,透著職場人的干練與儒雅。他也是趁假日來公園散心,被大姐那溫婉善良、質樸純真的氣質吸引,目光不自覺在大姐身上停留。鼓起勇氣上前搭話,從夸贊家鄉花生的香脆,聊到各自工作趣事,一來二去,情愫悄然萌動。
原來,張宇在市中心一家頗具規模的科技企業從事市場營銷工作,整日周旋于數據分析、項目策劃與客戶洽談之間。雖說工作環境舒適,身處高樓大廈的辦公室,有空調調節室溫,有柔軟的辦公椅和寬敞的辦公桌,但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也常讓他喘不過氣。頻繁的出差,長時間對著電腦鉆研市場趨勢、撰寫方案,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飯,與大姐在工廠流水線上的辛苦勞累,是不同形式的拼搏。
此后,張宇常來電子廠門口,捧著一束野花,或是帶著熱氣騰騰的在手機上提前預訂的特色小吃,耐心等待大姐下班,熱烈追求的心意不加掩飾。大姐起初還有些羞澀與不安,畢竟自己只是個普通女工,和張宇的白領身份有著明顯差距,可張宇真誠的眼神、貼心的關懷,慢慢打消了她的顧慮。
隨著相處漸深,大姐在張宇眼中看到了真誠與擔當,在這座陌生城市,尋到了溫暖港灣。可談及婚嫁,大姐滿心猶豫,遠嫁意味著與家人聚少離多,家中父母年邁,弟妹還需扶持,她怎能放心得下。夜里,大姐撥通了家中電話,聽筒中傳來熟悉的聲音,那是家的溫度,讓她眼眶泛紅。
“媽,是我,甜兒。”大姐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努力壓抑著即將涌出的淚水。
“甜兒啊,你可算打電話了,在那邊咋樣啊,累不累呀?”母親焦急又關切的聲音傳來,仿佛跨越千里,要將大姐緊緊抱住。
大姐喉嚨像是被什么哽住,頓了頓才說:“媽,我挺好的,就是想你們。我認識了個小伙子,人挺好的,對我也上心,可我一想到要遠嫁,心里就空落落的,舍不得你們。”
“閨女,你說啥呢,要是那小伙子靠譜,你可別錯過。爸媽年紀大了,就盼著你能有個好歸宿,只要你過得幸福,咱這心里才踏實。”母親邊說邊抹著眼淚,身旁的父親接過聽筒,清了清嗓子。
李華坐在昏黃燈光下,手攥著聽筒,沉默良久,煙袋鍋在鞋底磕了又磕,良久,才緩緩開口:“閨女,你若真心喜歡,就嫁,別委屈自己,咱家盼你好。你這些年在外吃苦受累,也該尋個依靠,家里這邊,你別操心,只要你過得幸福,爸媽就知足。”父親的話,質樸卻有力,如定心石,讓大姐心中糾結稍緩。
婚期敲定,在南方一座寧靜小鎮,婚禮籌備得簡樸,卻處處透著溫馨。李安隨父母、二姐輾轉千里,奔赴這場婚禮。小鎮街巷,掛滿紅綢燈籠,喜慶氛圍洋溢。婚禮當日,大姐身披紅妝,鳳冠霞帔,明艷動人,可眼角那抹淚痕,藏不住對家人不舍與牽掛。
李安望著大姐,往昔回憶涌上心頭,那些田間嬉戲、燈下相伴讀書時光,如幻燈片在腦海放映,心中五味雜陳,眼眶酸澀。大姐拉著李安的手,指尖微微顫抖,從懷中掏出一個厚厚的紅包,塞到他手心,緊緊握住,目光殷切:“三弟,姐雖遠,心掛著家,你好好念書、奔前程。家里爸媽年紀大了,二姐也要有自己生活,以后咱家指望你撐起來,你定要爭氣。”李安重重點頭,淚水奪眶而出,話語梗塞在喉,只能用力回握大姐雙手,期許無聲,承諾在心底扎根。
婚后不久,大姐便迎來了新生命的降臨,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呱呱墜地,他們為其取名優優。優優的到來,給大姐的生活添滿了別樣的色彩,也讓遠在魯中的家人多了一份牽掛與期待。大姐時常抱著優優與家人視頻通話,小家伙肉嘟嘟的臉蛋,亮晶晶的眼睛,一逗就笑,萌態十足。
“爸媽,快看,優優又長胖啦,這幾天開始咿咿呀呀學說話了呢。”大姐滿臉洋溢著幸福,將手機鏡頭湊近優優,小家伙像是感知到了遠方親人的目光,揮舞著小拳頭,嘴里嘟囔著含糊不清的音節,逗得屏幕這邊的家人哈哈大笑。母親眼眶濕潤,嘴里念叨著:“哎呦,我的乖外孫,長得真俊吶,要是能抱在懷里親一口就好了。”父親在旁,雖不善言辭,卻也笑得合不攏嘴,眼角的皺紋都透著歡喜。
大姐在照顧優優的同時,也沒忘了對家人的關懷。每隔些時日,仍會精心挑選南方特產,從軟糯的糕點、新鮮的果脯,到特色手工物件,打包寄回。電話里,除了分享優優成長點滴,還是一如既往地問候家中瑣事,關心父母身體,事無巨細。
“爸,你腰不好,別干重活,田里的事,雇人幫忙也行,別累壞了身子。媽,你別總省著,多買點好吃的補補。”叮囑完父母,又把話頭轉向李安,“三弟,學習咋樣啦?可不能偷懶,有啥難題多請教老師,姐相信你能考上好大學,給咱家爭光。”每次通話,大姐都恨不得把積攢的千言萬語一股腦兒倒出來,聽著家人的聲音,想象著他們的模樣,以此慰藉遠嫁的思念。
逢年過節,視頻通話里,一家人雖相隔千里,卻似圍坐一堂。大姐會提前用手機軟件預訂家鄉風味的年夜飯食材,快遞到家,讓家人能嘗到熟悉味道;看到李安因學業壓力略顯憔悴,她還會線上訂購各類營養滋補品,督促他按時服用。視頻接通時,大姐總是先盯著屏幕里家人的臉端詳許久,嘴角掛著笑,眼里卻透著想念,嘴里念叨著:“哎呀,爸媽,你們看著又老了些,可得多注意身體啊。李安,你又長高了沒,學習別太拼,也得勞逸結合呀。”
父母生日時,大姐會提前定制蛋糕,托人送到家中,電話里跟著大家一起唱生日歌,讓相隔千里的生日宴,也滿是溫情。二姐有時工作遇煩心事,大姐耐心傾聽,出謀劃策,以長姐身份,守護家人周全。而對李安,大姐更是關注學業,聽聞他競賽獲獎,興奮得在電話那頭尖叫,“太棒了,三弟,姐就知道你行!繼續加油,以后定有大出息。”
不僅如此,大姐還常通過社交媒體,分享南方生活點滴、育兒經驗,家族群里總是熱熱鬧鬧,李安遇到學習瓶頸,在群里傾訴,大姐總能第一時間回復,用自己在外打拼的故事激勵他克服困難;父母對新電器使用存疑,大姐就錄制詳細操作視頻,遠程指導。大姐還時常在家庭群里發一些自己和張宇、優優的日常照片,照片里一家人笑容燦爛,配文總是充滿對家人的思念和祝福,像是“爸媽,三弟,二姐,愿你們也天天開心,盼著早日相聚”。這份跨越山水的親情,像風箏線,一端系著大姐在南方的牽掛,一端牽著魯中小村家人的思念,堅韌且綿長,成為李安在求學路上、逐夢途中無畏拼搏的強勁動力,時刻提醒他,身后有家人期許目光,定要闖出一片天,不負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