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授箓!名登天曹
- 尋道萬千,從任家鎮開始
- 手哨
- 2048字
- 2025-01-04 13:02:00
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赦罪。
正午之前,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舉行授箓醮儀。
張之維、李昆山、路明,參加此次授箓者三人,在道童引領下,來到位于天師府西側的一處院落。
坐北朝南,正殿五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前有門屋,組成四合院,院子中間,乃是一座法壇。
三清四御、三官五老、南北二斗、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等一百三十八尊銅像供奉壇內。
“這里便是萬法宗壇……”
望著古樸肅穆的法壇,李昆山心中敬畏油然而生。
正一原本有四大宗壇,分別是龍虎山張道陵正一玄壇,茅山三茅真君上清法壇,閣皂山葛玄靈寶玄壇,西山許旌陽凈明法壇。
后因三山甚少傳世,元時張天師奉旨領江南道教事,故三山符箓均收歸龍虎,遂改正一玄壇為萬法宗壇。
時至今日,萬法宗壇乃是正一道最高法壇、共同宗壇,萬神聚集之地。
祖庭授箓,正是在萬法宗壇舉行。
咚~!
時辰已至,隨著鐘罄響起,李昆山三人按吩咐盤膝坐于法壇之中,等待授箓。
法壇周圍,除了布置醮儀所需法器道具之外,還有三十六名童子按方位站定,各自手持神幡。
一切就緒之后,三師登壇。
所謂三師,傳度師、保舉師、監度師,分別負責講經說戒演法,均由龍虎山高功擔任。
齋儀時高坐居中,道功最高,可稱之為高功。
現今的正一道,唯有加授‘上清五雷經箓’者可稱為高功。
“授箓之后,需得遵守三皈九戒十二愿?!?
“三皈即皈依道、經、師三寶?!?
“九戒一者敬讓,孝養父母,是初真戒?!?
“二者克勤,忠于君王,是念真戒。”
“三者不殺,慈救眾生,是持真戒。”
……
傳度師講經之后,保舉師開始說戒。
關于這些,李昆山等人從各自師長處,早已熟知。
但并未因此怠慢,反倒表情格外嚴肅。
三皈九戒十二愿,并非說說這么簡單。
授箓之前還好,凡人一個愛怎樣怎樣,一旦授箓,名登天曹神職加護,便得嚴守戒律。
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一旦違背,便會受到上天懲罰,輕則削減道功,重則收回金箓。
聽起來貌似有些過于嚴厲,好在,正一戒律并不十分苛刻,九戒也都是不殺、不淫、不嗔、不盜之類的基本道德準則。
再一個,平時還有一些小忌諱,比如飲食上,不吃牛、狗、雁、烏魚之類,也都不算難事。
最重要的一點,和全真出家不得婚嫁不同,正一是可以嫁娶的。
若非這樣,李昆山絕對不可能拜九叔為師,更不可能費力巴拉跑來授箓。
咚~!
說戒之后演法,待到演法完畢,又是一聲鐘罄。
三師將三張黃紙點燃,上面寫著李昆山三人的名姓籍貫生辰八字,上達天聽。
若是上面沒有疑問,就能授箓了。
不過初授,六七品小吏,一般都不會有問題。
至于九叔那次升授,是被他們三個劣徒坑了,而且后面也很快解決,并未造成實質影響。
唯有像是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箓’,正二品神職,才會對授箓者極高要求,不但要品行清潔,且得德高望重。若是無德性福份,妄欲職箓高大,反遭上天譴責。
轟~!
心中不由得胡思亂想,忽然隱隱一聲轟鳴,徑直貫穿天靈。
“這是……”
李昆山不禁愣住,旁邊的張之維、路明也是如此。
就在方才,他們得到天庭認可,已然名登天曹!
隨著神職附加,一股神力降下,使得三人瞬間脫胎換骨。
“……五層?!?
回過神來,感受著授箓獲得的神力,李昆山心中沉吟。
這股神力并未改造他的身體,只是單純的賦予一股力量,大體估計一下,差不多抵得上煉精化氣五層。
“真是不錯?!?
只是初授,便相當于煉精化氣五層,得到這個結果,李昆山不禁一陣咂舌。
要知道,內丹修煉不易,單是筑基就不知道攔下多少人。之后煉精化氣,更是夜以繼日的水磨工夫。
而正一授箓,只需要跟‘上面’打聲招呼,便可獲得這種力量。
不得不說,相比全真,正一道士確實輕松太多了。
當然了,凡事有利必有弊,這種力量雖然得來容易,但屬于借用,因此有很多限制。
比如自身體魄,并沒有增強。
再者,既然是借,就要守規矩,也就是各種戒律。
一旦違反,力量可能削弱乃至收回。
“也行!”
總歸來說,還是很不錯,不枉費這段時間的努力。
李昆山合計一下,他內丹術煉精化氣三層,加上授箓的附加的神力,現在相當于煉精化氣六七層的程度。
如此一來,單純在氣這方面,遠超過普通的初授正一道士。
當然了,如果對方和他一樣,也兼修內丹術,比如張之維,那就另當別論。
另外,雖然同樣是初授,張之維的雷部神職是七品,比李昆山低了一品,因此獲得的神力只相當于煉精化氣四層。
相同的道理,之后若是升授,屆時四五品的神職,便可達到于煉精化氣八九層的程度,已然是這一境界的極限。
而若是加授,正三品神職,便可突破煉精化氣,邁入煉氣化神境界!
“這么厲害。”
想到這里,李昆山不禁有些詫異。
九叔現在只是升授四品,而石堅已經加授三品,豈不是說,石堅的實力已經達到煉氣于化神!
不得不說,不愧是茅山大師兄。
法不輕傳、箓不輕授,能夠升授的,基本都是一些上一代的老頭子了,就比如此時主持授箓的三位高功。
三山符箓加起來,升授的高功也不過二十幾人!
“接箓牒。”
思索之時,醮儀繼續,到了此時,授箓其實已經基本結束。
而授箓之后,便是正一道長,可以開壇做法。
除了箓牒、經書之外,屆時所需的法印、法劍、令旗、天蓬尺等法器,乃至道服、道帽,都在此時一起授予。
李昆山三人表情嚴肅,一一接過。
咚~!
臨近正午,一聲鐘罄,此次授箓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