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番外:黃金之城1
- 倚天:我在崆峒劍走偏鋒
- 大王巡山小妖
- 2870字
- 2025-07-10 08:45:40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晚上,忽都來見任行。
“小仙師神機妙算,爺爺果然上當。”
在爺爺、叔爺爺、太叔爺爺、太太爺爺等一群人的巨大陰影下,忽都這輩子都沒嘗到過成功滋味,現在按照小仙師指示去做,居然把爺爺騙得團團轉,他一整天都興奮莫名,喜得抓耳撓腮。
小仙師說得一點沒錯,這事簡單得很,果然順順利利,毫無差錯。
他其實沒做什么。
只不過見了金照,說要賞賜五萬兩銀子和兩千只羊,然后給知事沙謹吩咐時,也是說給五萬兩銀子和兩千只羊,兩邊說法毫無區別。
可是爺爺先入為主,認為自己會命令沙謹給十萬兩,而金剛寺肯定也收到十萬兩。
故而上午金照大師對爺爺說只收到了五萬兩,立刻就讓生性多疑的爺爺坐不住了,這才有了現場查驗羊的數量。
可是兩千只羊怎么就變成了兩萬只羊?這點他也未想明白。
自己對知事沙謹說得明明白白,兩千,不是兩萬。
“小仙師,羊是怎么變成兩萬的?”
任行高深莫測道:“這有何難?三太子略施法力,便將札付上的字跡改成了兩萬兩。”
“怪不得,如此就說得通了,三太子真是法力無邊。”忽都一拍大腿,衷心佩服,對三太子信心高漲。
“少帥不可急躁,飯要一口口吃,路得一步步走。等過兩年,大帥逐漸疏遠金剛門,金照禪師也不再登門,那時候才能考慮你自己的事,明白了嗎?”
“謝小仙師指點,在下感恩不盡,日后等我當上都元帥,定然請仙師再來帥府,為我左膀右臂,在下別的不敢說,在這北庭之地,必然大力扶持你崆峒清火一脈。而且.......”
忽都腦中閃過答納失里火熱的身子,不禁咽了口唾沫。
堂叔燕鐵木爾眼界極高,要跟答納失里光明正大在一起,肯定得借助小仙師。
“只要說動我叔,在下說不定能讓崆峒青火觀上達天聽,再現佛道斗法。”
“如此,小道就先謝過少帥了,少帥但有所需,在下絕不會袖手旁觀。”
忽都大喜,“謝小仙師,若有事需煩請三太子出手,在下便派人去平涼。”
“不用。”任行擺手,“你若有事,三太子會托夢給我。”
忽都感動不已,眼中充盈淚水,“這......三太子居然如此抬舉我這小帥?還有小仙師.......也如此貼心。”
“少帥切莫妄自菲薄!你既得三太子青睞,命格貴不可言!”
看著忽都眼睛慢慢睜大,任行注視著對方,一字一句道:“少帥切記,你我皆為三太子眷顧之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小仙師!在下謹記,從此之后,這天山北路就如同你家崆峒青火觀后院,但有所需,只需來一封信便可。”
兩人又聊了半天,一種從未有過的情緒在忽都心中彌漫升騰,讓他信心大增。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吧!”
忽都走時,腳步輕快,走出了“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感覺。
等忽都離開,任行長長吐出口氣。
跟忽都說得輕松,實際上做起來卻并不容易。
其中關鍵便在于韋一笑。
鐵不花毒解后,都元帥府不再限制任行等人自由,任行一行人出了帥府,韋一笑果然出現,還見到了布袋和尚說不得。
任行以明教隱秘為誘餌,讓韋一笑和說不得為自己做兩件事。
知事沙謹將密封好的札付交給驛使,傳給提領所的路上自然被韋一笑點了睡穴,然后將札付送給任行。
任行這個做舊老手,自然有辦法打開札付,一番操作,將千改為萬。再重新封好,由韋一笑原路返還。
等那驛使莫名其妙醒來后去提領所后,說不得拿著偽造的金剛寺度牒,找到了哈剌魯商人阿木爾,自稱來自黃金城金剛寺采買院,兩人到提領所,說不得出示度牒,稱得到都元帥府通知特來交接,把羊趕進了商人家的牧場,將一萬八千只羊作價一萬兩賤賣給了阿木爾,剩下兩千只稱留給金照禪師處理,交代阿木爾莫要提兩萬只羊。
阿木爾作為同北庭和曲先塔林兩大都元帥府做慣了生意的大商人,當即心領神會,只覺得這是采買院、提領所同都元帥府之間不可言說的勾當。
阿木爾派個人去給金照禪師送信,稱已經代領了賞賜給金剛寺的兩千只羊,如何處置請金照禪師示下。
至于府庫中的銀票,韋一笑偷了五萬兩銀票和賬冊出來,任行修改賬冊后,再偷偷讓韋一笑擇機送回原處。
.......
幾日后,任行父子得了兩萬兩銀票賞賜和十車禮物,在數百元兵護送下離開了都元帥府。
臨行前父子兩個都忙個不停,任百良同滿都拉日夜纏綿,互訴衷腸,任行則拉著金剛門十二剛子頓頓飲酒吃肉,加深感情,打聽金剛門的情報。
同眾人道別后,任行父子、振威鏢局三人及車耀一路朝西南而行,走了三日,來到了博格達峰下的黃金城。
黃金城處于天山東翼,距離吐魯番所在的哈剌火州也不算不遠,此地在絲路上,來往客商不斷,又恰好地處北庭、曲先塔林以及哈剌火州三不管處,是一個西域絕無僅有的繁華之地。
護送任家父子的是一個千夫長,名術伯,一路上為任行父子詳細講解了西域局勢。
“海都一代梟雄,重建了窩闊臺汗國,一度打到哈剌火州城下,成宗朝被我欽察軍擊敗后一蹶不振。十多年前,察合臺汗國吞并了窩闊臺汗國,之后同我朝反復爭奪西域,還攻打伊利汗國。
自怯別為汗后,察合臺汗國不再與我朝交戰,疆界才穩定下來。
六年前,察合臺汗國發生內亂,至今未平息,故兩個都元帥府都采取了蠶食之策,一年往前拱一點,也不把敵人逼急,察合臺忙著內斗,也不來管我們,六年下來,疆域恢復不少,如今天山南北兩路大部分富庶之地都成了咱們的地盤。”
術伯也詳細介紹黃金城的來歷。
西域地處重要商路,自忽必烈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以來,此地不斷交戰,到了海都抗元的時代,許多大商人達成共識,為了自身安全,分別拜見了窩闊臺、察合臺、金帳汗國以及元朝,提出要求,商人自建一座和平城池,作為戰事起時的避風港,四方都不得攻打,作為交換,此城將城稅的一半拿出來分給四方。
處于戰爭中的各國對物資和錢財都有渴求,且蒙古人對商人極為優待,故而各方都同意了。
于是三年內,商人們建起了一座規模龐大的城市,命名為黃金城,分北城和南城。
城市建成后,七家商幫成立了黃金城商會,制定律法,委派督城官,五年一屆。
西域大量富戶涌入,城市日漸繁華,成了數十萬的一座大城,后來連原在別失八里的金剛寺也遷到了黃金城外20里處。
“自咱們把疆域擴展到黃金城以西數百里后,這個規矩也沒有變過。我朝也承認黃金城是商會自管。”
距離城門大約三里有一塊碑,上面用蒙古語、漢語、哈剌魯語等多種語言寫著:
“偉大的薛禪汗、海都汗、聶古伯汗、脫脫蒙哥汗共同立下誓言,黃金城神圣不可侵犯,若任何人違背此誓言,都將遭到蒙古騎兵的追捕,東自高麗,西至西海及密斯兒,長生天是公正的,誰也不能逃脫懲罰。”
任行呆呆看著這塊石碑,腦子里思考著這四汗都是誰,耳中已經傳來術伯的聲音。
“朝廷曾下令,我軍士卒不得越過碑界,只能護送兩位仙長到此了。”
任百良連忙道:“送到此地,足見都元帥和千戶盛情,在下心領。”
術伯同手下幾人一通商量,十幾人紛紛將自己的刀和甲都交給其他人,數百人向任家父子舉刀致意后,轉身朝東北去了。
術伯卻向看著自己一臉不解的任百良笑道:“都元帥讓在下辦件事,故而要同你們一同進城。”
任行心知肚明,忽都已經偷偷告訴他,術伯乃是鐵不花派來調查金剛寺財產的特使。
一行人緩緩騎馬趕車朝黃金城前進。
任行突然注意到,群山中,一座城堡矗立在黃金城北面的雪山之上,在夕陽下熠熠生著金光。
那城堡遠遠看去,分成左中右三塊區域,連成一體,中間高大,兩側狹長,便如一對翅膀。
“那是哪里?”
“金雕堡!”術伯笑道。
“也叫金鵬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