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海群島東北約莫二千一百公里處,貨艙堆滿鐵礦石的“東方巨擘”號巨型散裝貨輪以十五節的常規巡航速率,循著橫穿和平洋的洲際航道朝彼岸目的地穩步前行。這艘可承載十八萬噸貨物的龐然大物僅配有三十六名船員,此刻,包含船長蘇遠航在內的九名船員,齊聚在船樓頂端的瞭望臺上。
“老蘇,八點一刻了,他們該不會碰上啥麻煩了吧?”
“不會的,肯定按時抵達。繼續仔細搜尋,別掉以輕心。”言罷,蘇遠航抄起微光望遠鏡,朝南邊海域凝望。
四年前某一日,在海軍效力滿十五年的蘇遠航中校接到退役通知,同日,一份隱秘任命也遞到他手中。此后兩年,蘇遠航與船上其余三十五名海軍退役軍人,以“環球遠洋航運集團”員工身份,歷經軍事情報局特訓。最終,蘇遠航出任“東方巨擘”號船長,一年間,攜眾戰友于瓦爾帕萊索至祖龍帝國濱海港航線上往返三次。
除卻在異國港口靠岸,趁裝卸貨物間隙,船員能在海港免簽區自由活動時段,平日生活著實平淡如水。船只離港后,三十六名船員,除船長外,余者分早中晚三班,每班值守八小時,輪流“照料”巨輪,直至再度進港。
四天前,一封特殊電報打破“東方巨擘”號寧靜。
這是蘇遠航他們首次承接秘密任務,此前,已在訓練營地或日常演練里,多次模擬執行此類隱秘行動。
時光緩緩流逝,蘇遠航心底漸生焦急。
預定碰頭時刻為夜間九點一刻,眼瞅著時限將至,卻毫無動靜。莫非那艘長途跋涉趕來的潛艇遭遇困境?
“老蘇,快看,六點方向!”
大副趙鵬飛的呼喊驚得蘇遠航一哆嗦。
五百米開外,一根潛望鏡探出海面。
“發燈光信號,核驗對方身份。”
趙鵬飛當即朝立于桅桿頂的船員吹哨示意,比劃一番。
伴隨“東方巨擘”號燈光閃爍,那潛望鏡亦回應燈光信號。
“就是它,可算到了!”
“航速降至三節,小趙,你親自掌舵,其他人都去右舷甲板候著。”
“是!”趙鵬飛疾沖入船橋,初次執行特殊任務,內心亦是激動難抑。
蘇遠航瞥一眼腕表,又仰頭望了望星芒閃爍夜空,才稍緩口氣。八點五十一分,分毫不差。依情報局所給“星圖”,僅有二十分鐘空當。意味著,此二十分鐘內,無偵察衛星掃描這片海域,二十分鐘后,衛星便會掠過頭頂。必須于這短暫時限內,完成轉運事宜,與潛艇脫離,回歸原線蟲。
潛艇徐徐靠攏,船員早已備好纜繩、吊車。
“鋼鰭”號攻擊核潛艇悄然貼靠“東方巨擘”號右側。船員拋出纜繩之際,數位軍人現身潛艇指揮臺。待兩船相對靜止,船上吊車運轉,率先將三名軍人吊運過來,接著,一臺特制設備也穩穩轉移上船。
潛艇指揮臺上那軍官朝登船的三名軍人揮手作別。
道別信號發出,潛艇周遭海水翻涌,約半分鐘后,龐大艇身沒入深海。“東方巨擘”號緩緩續行大概六分鐘,駛離會合海域,蘇遠航才令貨輪增速前行。
“帶他們去船長室,我六分鐘后過去。”
擱下無線通話器,蘇遠航又瞧一眼夜空,全程僅耗時十八分鐘,盡在掌控。
相較各式艦艇,“東方巨擘”號船長室堪稱“奢華”,有寬達一米三的單人床,獨立浴室,還有艦艇難見的日用電器,像大屏幕智能電視、雙門冰柜,甚至一套頂級音響。
這般配置,讓覃鴻飛心生艷羨,畢竟軍營里可沒這般大尺寸智能屏。
“這是我自掏腰包購置的。”
門邊聲響傳來,覃鴻飛忙將擱在電視上的手撤回。
“海上日子太單調,平常就靠看電影解悶,所以買了這套影院設備,只是地方局促,效果打折扣。”船長走進來,主動伸手,“我叫蘇遠航,‘東方巨擘”號船長。”
覃鴻飛握手回應:“我姓覃,此次行動指揮官。”
“少校?”蘇遠航上下打量覃鴻飛,見其詫異神色,續道,“我也曾是軍人,在海軍服役十五年,退役時是中校,如今海軍給了預備役上校銜,不知能否算戰友。”
“當然是,你們可都是軍人吧?”
“沒錯,全是軍人出身。”蘇遠航取來四只玻璃杯,從冰柜拿出瓶白酒,“請坐,這一路辛苦了。接令后,我們就調整航程,在這兒等了好幾個小時。”
覃鴻飛在對面凳上落座,倆特種兵卻仍挺立。
“這次任務很要緊吧?”蘇遠航明知故問,若不重要,情報局怎會啟用他們這批秘密力量。
“這……”
“我懂,培訓時教官就叮囑,不該問別問。”蘇遠航笑了笑,“你們先洗個澡,看樣子,核潛艇條件可比不上咱商船。另外,我給安排個單獨艙室,回國前,沒人打擾。”
“上校,我們有物件需處置。”
蘇遠航微蹙眉頭,看向特種兵中間那臺設備。
“船上裝的是鐵礦石吧?”覃鴻飛引開其目光,“我們運的貨有輻射,雖對人無害,卻能被解說為探測到。”
“埋進鐵礦石里?”
覃鴻飛點頭,“金屬礦物能屏蔽輻射,保險起見,得這么辦。”
“我帶你們到貨艙去。”蘇遠航擱下酒杯,起身在前引路,“尾部貨艙是精選礦石,品位高,屏蔽效果更佳。”
覃鴻飛不啰嗦,喚上倆手下,隨蘇遠航離了船長室。
貨輪前后共六個貨艙,各貨艙又分八個小艙。裝貨時,優質鐵礦石多置于最靠船尾貨艙。雖說每個小艙裝三千來噸貨,可堆在數十平米艙內,也有近十米高。
蘇遠航喊來好些船員,忙乎數小時,才安置妥當。
覃鴻飛用輻射探測儀測了又測,確認無誤后,留倆手下輪流值守,在隨蘇遠航出了貨艙。
接下來十八天,“東方巨擘”號以十五節航速奔行一萬三千公里。
期間,平安無事。蘇遠航在船員冊、航海日志做手腳,把人數添到三十九人。覃鴻飛三人也趁此時機,跟船員學了些航海本事。
第十九天清晨,“東方巨擘”號抵至寶島群島東南約二百海里處。
“明早破曉,就進南海了。”蘇遠航指向前方滄海,“總參謀部定有安排,會派戰艦、戰機護航。沒料到,海軍干十五年,退役四年后,才真正執行這頭一遭任務。”
覃鴻飛不敢松懈,蘇遠航說話間,他舉起望遠鏡,朝西北眺望。
海平面上,三個移動黑點引其注目,忙調焦距,竟是三架低空盤旋的“海隼”反潛直升機。覃鴻飛神色驟緊。
“SH-60K,某島國海上自衛隊反潛機,像是在搜潛,沖咱來的?”蘇遠航也瞧見了。
“不清楚。”覃鴻飛輕搖腦袋,“但咱得準備好。老蘇,趕緊去布置,絕不能讓人登船。”
蘇遠航不含糊,朝船橋內趙鵬飛吹哨,打出備戰手勢。
“船上有加密電臺么?”
“有,在我住艙,你要聯系總部?”
“不……”覃鴻飛稍作猶豫,“不用加密的,用普通電臺呼叫。”
“普通電臺?”
“對,咱是普通商船,若遭他國船只攔截,只能用普通電臺。用加密的,不就暴露身份了?”
蘇遠航恍然,對覃鴻飛更添欽佩。
六分鐘后,一組電波破空襲向遠方,和平洋亦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