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過后,戚家軍修整完畢。軍士們繼續結陣向倭寇最后的陣地攻去。
如果這場攻打牡丹峰的戰役有難度系數的話,那最開始的緩坡戰難度系數是零,攻占左鋒的難度系數是三十,最后的山峰就能達到八十!
牡丹峰高峰分可大致為東西兩側,總體來說東側比西側大一些,可實際上的地勢更為復雜,還有許多零碎險峻的陡坡。
東西兩側山峰形成了一個絕佳的地勢——掎角之勢!
一般來說應對掎角之勢要分兵同時攻打,這樣就可以使倭寇自顧不暇,無法產生聯系,可是這場仗卻沒這個條件!
想上山只有一條羊腸小路,這條路夾在東西兩側之間,想要攻山也只有這一條路!
也就是說,戚家軍想攻占牡丹峰必須使用一字長蛇陣,硬扛東西兩側倭寇的火銃射擊爬到山頂才能夠沖擊倭寇陣地!
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種境況下,戚家軍雖是精銳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下牡丹峰!
這不僅僅是地形的問題,戚家軍與倭寇交手兩次,深知這幫倭寇戰力弱但戰心強,因而很難潰陣。
這種地形只要倭寇不退,戚家軍死傷一定不小!
這種情形最正確的做法是將山頂圍住,等倭寇沒了水源糧草就會自然崩潰,可是軍情緊急只能冒險強攻了!
這種情形只能靠戚繼光親自帶出來的勇衛營精銳將士了!
戚家軍副將張鐵峰見狀親自帶著護衛趕來指揮大軍攻山,他在陣前喊道:
“凡我等此次出國抗倭,年俸餉銀足四十兩有奇!
每日領餉也無刮風下雨,只是袖手高坐,也少不得我等一日三餐!
但弟兄們需記得,這銀兩都是官府從百姓身上納來的,那時在家種地辛苦,現在不用勞作,白養我等幾年,不過望我等上陣殺敵一二,若是不肯效命,百姓養我等何用!?
我亦知此仗兇險!可我勇衛營是當年戚帥一手調教出來的!!乃是精銳所在!雖說朝廷不恤!可也決不能丟了戚帥的臉!
此戰我要帶頭攻山!戰死我也當先!
勇衛營!隨我出戰!”
趙匣聽了這番話也是感觸頗深!朝廷拿銀子養兵不就是為了給百姓一個安全的環境嗎!
遼東乃至整個九邊都是個顛倒景象!士兵為求賞銀殺良冒功,百姓苦不堪言只能跑到草原上當韃子求活!整個遼東的財富都進了李家的口袋,最后再到了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手中!
軍功、戶籍、官職、互市敕書......為了功名利祿什么都可以買賣!皇帝好大喜功卻要百姓受苦挨餓!這樣的天下又怎能長久?!
但惜這大好河山落于外族之手,要將近三百年才掙扎出這番泥潭!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的機遇,也使中華文明桎梏在了農耕時代!實在是可恨、可惜、可嘆!
就在趙匣遐想的時候,他身邊的人都拿著刀槍默默走向了張鐵峰,趙匣轉頭看了一圈下意識也跟南兵走進了先鋒隊伍,就在他邊走邊思慮時,張鐵峰對他喝到:
“你是哪個!我怎么不認得你!”
這聲爆喝將趙匣的思緒拉回了現實!他回神后晃了晃腦袋抱拳道:
“我是....額......我是客將!李提督派我來聽命于吳老將軍!”
張鐵峰上下打量了趙匣一陣說道:
“我知道了!哈!倒是把你給忘了!你下去吧!等會就別跟著攻山了!這場仗可不比以前!”
趙匣剛要說話,張鐵峰揮了揮手打斷道:
“好了!你的命金貴!這是玩命的活!若你死了也是一番麻煩,我等可沒心思護著你!”
趙匣也不知張鐵峰為何如此厭惡他!他只得嘆了一口氣拖著鏜耙默默向后走去!
張鐵峰轉頭舉起盾牌抽出腰刀唱道: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這歌聲喚起了南兵的集體記憶,不僅是勇衛營,攻山的三千余人都跟著唱了起來。
歌聲響徹了牡丹峰,后軍又響起了鼓聲,將士們配合鼓點齊聲高歌,聲音震撼林木,全軍上下生出了一股舍生忘死的氣勢!
張鐵峰與其護衛打頭陣舉盾向山頂走去,勇衛營也跟著他使用大盾圍成了一團,由于道路狹窄不便大軍通行,軍士們只能等著勇衛營殺出一條血路再上山。
趙匣望著戚家軍先鋒遠去的身影又回想起了張鐵峰的那番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倭寇先是聽見一陣陣激昂的歌聲從山下傳來,又看到許多人舉盾攻山,尤其是那歌聲氣勢振奮磅礴,令倭寇產生了空前的恐懼心態!
幸好日軍一番隊大將黑田隼人就在牡丹峰西側防守,他拿著長矛揮舞著叫喊道:
“哇嘎!不許顫抖!不許害怕!只要守住就有封地美姬和奴仆!!!我們可是太閣大人的武士!!不許懦弱!準備!準備!”
他這么一喊,倭寇也冷靜了下來。足輕握緊了鐵炮,前排的武士也綁住了頭巾拿起倭刀長矛等武器準備抵抗戚家軍的進攻!
勇衛營行至倭寇火銃射程內,黑田隼人喊叫道:
“鐵炮!開炮!!”
無數銃聲響起!勇衛營的大盾上響起了“啪啪”的聲音!
倭寇的鐵炮裝填速度快,但是精度和射程都不及明軍的鳥銃,中距威力卻相差不多。
戚家軍大盾又名剛柔排,足有四十斤重。盾牌以硬木為骨,表面蒙多層生牛皮,關鍵部位鑲嵌鐵片增強防護。
牛皮具有緩沖火銃彈丸沖擊力的效果,這是戚繼光專門設計出來抵擋火銃的器具。
可是大盾再堅固卻也有極限,無數彈丸轟擊下,盾陣內好多將士身中數彈仍舉盾前進,這條羊腸小道也留下了幾十具忠骨,戚家軍都憋了一口氣向牡丹峰山頂沖去!
山下的戚家軍看見許多同袍的尸體滾下后都憤怒異常,就在大軍躁動不安時,一桿吳字大旗沖入了將士們的眼簾!
吳惟忠早就與副將商議好了,待李鐵峰帶勇衛營攻入山峰時,他便帶軍沖上山頂以雷霆之勢破敵!